電影訊息
聯航93--United 93

航班/颤栗航班/联航

7.6 / 111,095人    111分鐘

導演: 保羅葛林葛瑞斯
編劇: 保羅葛林葛瑞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兔主席

2008-07-05 07:10:21

United 93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United 93 (2006)
 

 
 
上週六在Boston Commons的Loews Theatre看的。這個片子就是講9/11中第四架被認為是試圖撞擊白宮或國會山的被劫持客機Flight 93的故事。美國政府對這個事件的官方版本是,機上的乘客已經了解到兩架飛機稍早時候撞入世貿大廈,另外五角大樓遭到攻擊,他們意識到自己所乘坐的客機被劫持的目的,是攻擊另一個目標,出於愛國行為,他們認為必須做點什麼,阻止恐怖主義者陰謀的得逞,因此在客機上發動了一個「顛覆行動」。最後客機沒有達到目標,在中徒墜毀,機上四十多人無一生還。在飛機上,許多乘客打電話給自己的親人,留下了許多錄音,讓人們得以在後來重構當時機上的情景。這個導演希望把發生在這個飛機上的事拍下來——實際上是在做一種場景重構(reconstruction)。他根據的材料很有限,除了公佈的一些電話錄音外,就是CNN的新聞,還有採訪了許多當事人的家屬。此間沒有得到政府的支持,也沒有得到什麼「新料」。
 
因此,回過頭來看,這個片子不過是宣傳官方版本的93號班機遇難經歷的一個宣傳片。這個宣傳片根據的是公共媒體上已知的事實,而不是全部的事實真相。從這角度來看,這個片子確實拍早了,沒有必要這麼急著拍,不妨多等幾年,等更多的事實和材料被披露出來,等人們對事件的了解更多、更豐富、更深入、更可靠一些的時候,再拍不遲。從這個角度上看,我認為片子還可以多等幾年再拍。另一方面,一些人抗議這個片子拍得太早的不恰當之處,在於這個事件剛剛發生不幾年。而這又是一個國家級的災難事件。人們的創傷還沒未撫平,現在拍一個表演性的、戲劇化的紀錄片加以渲染,為時太早。此片因此也就成了一個爭議片,其預告片在美國一些地方上演後,就遭到部份觀眾的抗議,而根據一個民調,有六成的被採訪者聲稱不會去電影院觀看本片。對很多人來說,這個歷史事件過於恐怖,人們不想現在到電影院去看它,不想再受心理衝擊。
 
我去看這個片子,主要是我對一切和9/11相關的東西都很感興趣。這個片子評價不錯,IMDB觀眾投票八分以上,Rottentomatoes的影評人評價達91%。不過最後看完片子還是比較失望,似乎沒看到什麼東西。覺得片子實際上沒什麼好看的。另外,如很多人所說,拍得確實很像紀錄片,據說導演就是拍紀錄片出身的,這個片子因此看行去確實不像是真正的電影,而像一個紀錄片,希望拍得帶有真實性的味道。裡面的攝影都是手持攝影機拍,晃動得很厲害,看得暈頭轉向。
 
片中比較關鍵的大概是飛機上搏鬥的鏡頭。根據片子的敘述,反抗的乘客們衝入了駕駛艙,衝擊截擊的恐怖主義者。實際上,美國官方公佈的黑盒子材料,是被砍掉最後三分鐘的內容的,並沒有任何已公佈的證據證明反抗的乘客們衝入了駕駛艙。因此,United 93這個片子大概是為了突出乘客的英雄主義及其反抗鬥爭的直接意義,因此描述乘客們衝進了駕駛艙,最後飛機失控墜毀。根據現有的材料看,這是導演自己的想像。
 
片子末尾部份的字幕顯示,「飛機墜毀時,距離最近的空軍戰鬥機在百多英里以外。」這句話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這句話的意思是,93號班機是自己墜毀的,是在乘客的抗爭之下自己墜毀的,而不是被美國空軍擊落的。這就一方面迎合了官方的說法,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乘客英勇鬥爭本身的意義。如果客機是被美國空軍自己擊落的,那麼其鬥爭行為的價值似乎也被沖淡很多。
 
實際上,美國民間有很多人反對93號班機是自己墜毀的說法,而認為它是由美國空軍擊落的。一方面,美國政府拒絕公佈黑盒子中最後三分鐘的內容,使人們無法知道飛機墜毀前到底發生了什麼?另一方面,許多目擊與地面證據顯示,飛機是在空中爆炸後再墜落的,而不是官方說以垂直勢態向下墜落。現場的飛機殘骸鋪開有七八英里之廣。這些可以參考以下網站:
 
http://www.flight93crash.com/
http://www.911review.com/attack/flights/f93.html
 
另外,批判者認為當時乘客不可能在空周用手機向地面打電話,因為根本沒有信號,以此質疑官方說法,認為所謂手機記錄都是偽造。這個片子中,乘客絕大多數都使用座位上的空中電話打電話,而非使用手機。
 
我個人對片中的內容,如乘客者撞入駕駛艙,基本上不太相信。
 
有人說這個片子對穆斯林恐怖主義者「帶有同情心」,其實只是對這些恐怖主義者做了比較人性化的描寫,沒有將之簡單的妖魔化,比如片子一開頭就從他們在酒店的禱告開始;把他們刻畫成非常的緊張不安;作為領導的那個恐怖主義者看上去很斯文、文雅,受過不錯的教育。但看完本片不會對穆斯林激進分子有任何的好感。而這些人動輒掛在嘴上的Allah Akhbar (安拉萬歲)更讓人感到極其的恐怖。
 
總之,這個片子是完整地敘述了一下官方版本的93號班機的遭遇,而實際上事實究竟如何,還有很多懸疑,有極大的爭議。從這個角度看,片子拍得稍微早了點。片子可以說帶有宣傳官方口徑的性質,另外宣揚英雄主義、宣揚反恐鬥爭。它要傳達的資訊是,反恐鬥爭早在9/11/2001,在被劫持的飛機上,就已開始了。從這個角度看,這個片子又可以說是一個宣傳片。
 
最後,我認為片子可看可不看。當然,實際上看片子的過程還是很緊張的,但看完就覺得實際沒什麼。我看的那一天是週日晚上,在波士頓最熱鬧的電影院,人只坐了大概1/5左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