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寒 汐

2008-07-12 22:45:25

歷史借我,我要YY


這部電影在坎城引起了兩種極端的反應:法國人的滿不在乎和外國人的好奇和滿足。
學歷史的要學會拒絕兩點:一是太過感性,二是太過相信野史。我是個學歷史的,又是一個佔有以上兩個缺點的學歷史的,於是對不同歷史人物便有了或偏愛或憎惡的態度。當然,我也不會一生下來就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他們,世人對他們的評論是相當重要的。例如項羽劉邦,兩人中項羽是敗者,於是有很多人開始同情項羽。這種憐惜之情從一開始的一小撮人發展到後來聲勢浩大的鄙劉大軍。司馬遷在寫《史記》時,明顯也是YY過了的,撇去其中有神化人物的嫌疑不談。項羽在烏江邊與烏江亭長的一番談話與先前帶著28人部隊的突出重圍之戰,那28人是先後戰死了,項王最後也自刎了,烏江亭長後文也沒了描寫,那這些事情和對話有是從哪裡來的呢?YY唄!
民間百姓不知居廟堂之高的王侯將相的喜怒哀樂,於是自行想像杜撰,而那些真正身處高位的人們,又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要將真實掩埋。記得小說《步步驚心》中說過:「春秋有董狐直書,司馬遷千古史筆千古文章,班固范曄雖稍遜也還是知道而為,陳壽有所私於魏,卻未曾昧心刪改。可自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歷史就成為天子的歷史,可以任意塗鴉篡改。」一句話,我們看到的歷史有何曾是最初的那個歷史啊?近幾年,網路上YY成風,有點文化底蘊的人都寫起了書,其中一隻大軍便是「清穿」,清史稿洋洋灑灑那麼多字,有多少是真實記錄了歷史的?很少。作為距今最近的而又是最謎團重重的王朝,歷史再次化身為人人可裝扮之的小姑娘。
其實,無論是電影或是書籍,都只是一個切口罷了,歷史只是一個載體。我們對英國曆史感興趣,於是有了《伊莉莎白》《黃金時代》《江山美人》以及其他;我們對哈布斯堡王朝感興趣,於是有了《茜茜公主》一部,兩部,三部以及更多。這些都只是引子,沒有百分之百的純淨體,只有摻雜了杜擬,想像,野史,傳說的混合體。
幸好這位頗有爭議的《Marie-Antoinette》是由小科波拉導演的。說是在的,本來我們也對瑪麗皇后在政治方面的功過沒什麼興趣。作為女性,我只是想看她的心理歷程。古代用公主來聯姻這一損招可謂是中為皆適用。瑪麗是幸運的,因為歐洲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她不用為了爭寵而擔心,不像中國古代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可以一夫多妻;同時她又是不幸的,嫁入法蘭西的她別說侍女,就連帶走一隻小狗的權利都沒有。完全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群,陌生的禮儀,這些對於一個年僅14歲的小女孩來說是有些殘忍。科波拉抓的是細小,看著瑪麗一路隱忍,我也有些於心不忍(我是先看了歷史的)。可以說,作為皇后,她在某些方面使我無法原諒,聲色犬馬奢靡豪賭並不是解決心靈孤單,對法國及奧地利負責的最佳出口,作為統治者,你可以無才但不能無德。這正是為什麼我不能對瑪麗投以完全的同情的原因。清朝後期的皇帝才能屬於祖輩很多,但是在德行方面任堅持嚴己家風,節儉也是從自身做起。影片中瑪麗也曾說過「停止向宮廷輸送寶石」的話,只是不知道歷史上的她是否說過了。可作為一個女人,她的任性又顯得無可厚非,她說這是她逃離公文壓力的最好途徑,在現實和夢境之間她選擇了夢境,並一覺不肯醒來。如果在早些年的法國,她頂多也只會留下一個「浪費皇后」的罵名,可她身處的大革命時代,將她美夢敲碎的是斷頭台。時代的悲哀大過個人的悲哀。
科波拉要表現的只是一個對新環境無法適應的女人,巧合的是這個女人也叫Marie-Antoinette,也是法蘭西路易十六的妻子,法國的末代皇后,也選擇了用時尚麻痹自我。她要給我們看一段YY過了的歷史。
很好,至少我看到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