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雪中蓮

2008-07-14 17:37:46

忘不了的是滋味


《香料共和國》Politiki kouzina,第一次聽到這電影的名字,是在07年元旦的平遙古城。那時正和兩個朋友在溫暖的客棧里,一遍喝著當地自釀的6年醇的黃酒,一邊聊天。那天的黃酒,就糖漿一樣醇厚,以致於在零下14度的冬夜,都大汗淋漓。

  

我吃東西的口味比較清淡,不怎麼能吃辣,也許是這樣,所以味覺比較敏感,能吃出食物中複雜的味道。我生活中的很多有意義的事情,都會伴隨著滋味而被記住,比如對某地印象最深的,並不是看到的風景,卻是伴隨著發生過的事情和見過的人的食物的滋味而被記錄下來。因為看過的風景會像畫一樣,也許永遠會留在那堵牆上;曾經一起吃過東西人,也許有一天會變成路人甲乙,但是一起品過的滋味,就像是被電擊過後留下的傷疤一樣,一直會留在身體裡、血液中。
   

今天終於在網上下載了這部片子,雖然片中大部份的對話是希臘語的,而且沒有字幕,但是演員的精彩表現和出色的配樂,足以讓我嘗出其中的味道。
    

印象裡的中東,就是這樣一塊有著複雜滋味的地方。複雜的歷史、複雜的政治、複雜的文化和複雜的香料,一切都被Mix在那個歐亞之間的土地上。在伊斯坦堡-藍色清真寺,喧禮塔頂喚禮聲的背後,是時而悠揚、時而悲傷、時而激情、時而迷幻的配樂,完全貼合了我對那個伊斯蘭世界的想像。從電影中,我看到了滋味,它隨著血液一起流淌遍全身:是承諾、是信仰、是民族、是國家、是親情、是愛情、是時間、是等待……
  

滋味,其實是很難用言語或文字表達出來,只能停留在每個人的記憶中,就像我記憶中-爸媽做的飯菜、喀什老城裡的哈密瓜、西湖邊上的醋魚、後海的酸豆汁兒、回民街的羊肉泡饃、澳門大學邊上的榴槤雪糕、黔東南路上的臍橙、登頂Poon Hill後的紅茶、喜馬拉雅山的啤酒、遙望泰姬陵時的Massla Tea、南潯河邊的熱薑茶……

  

與其說忘不了的是滋味,其實是因為記憶變成了味道;只要在簡單的生活里,就能品出複雜的滋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