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霜天曉角

2008-07-15 06:39:17

死亡詩社,恰似春風化雨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是一部乾淨而純粹的電影。
    校園、青春、成長、人生,這些在無數電影中用濫了的主題,卻在彼得•威爾的《死亡詩社》中再一次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一個傳統教條的預備學院。1959年,美國威爾頓預備學院。廣袤的原野,清澈的河流,茂盛的樹木,古老的鐘樓,金色的霞光中像暴雨一般席捲天空的鳥群,洋溢著歐陸風情的建築,明麗而富有山野氣息,而這裡恰恰卻是一個古老、傳統以凝重嚴格教學風格著稱的教會式學校。
一群懷揣夢想的學生。他們有著良好素質,他們有著優良血統,他們純真、高貴、英俊。在他們文質彬彬、循規蹈矩、成熟老到的外表下,藏著的是內心的激情與骨子裡的離經叛道。「傳統、榮譽、紀律、優秀」的校訓被他們篡改成了「嘲弄、恐怖、頹廢、排泄」。隱隱的,一場反叛蓄勢待發。
    一位心懷自由的老師。基丁老師的到來給學院帶來一絲生氣。他是威爾頓的榮譽畢業生,回校接替退休的老師。他提倡自由發散式的思維哲學,他崇尚以自由的心靈選擇人生,他教學方式的大膽改革,亦是一種對傳統教育理念的背叛,卻讓學生們內心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與震撼。然而,這一切,究竟是幸運還是不幸?
    影片的前半部輕鬆歡暢,頗有喜劇味道。「船長,我的船長」,基丁老師以惠特曼的詩句開始了他的第一堂課。他帶領學生在校史樓聆聽「卡匹迪恩」的教誨,他讓學生們在綠茵場上訴說自己的夢想,他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以全新的視角去俯瞰世界,他向學生介紹那一首首有思想的詩歌,在他的啟發下,學生們重建了基丁老師當年在校時曾積極參加的一個秘密團體——死亡詩社。於是我們看到,學生們點燃了自己的青春激情,自由、智慧、勇氣、激情一點點注入他們的心靈,他們開始勇敢的面對自己新的人生,開始成為真正的人。
    如果僅僅到這裡,浪漫主義者的鬥爭似乎勝利了,可現實卻是殘酷無情的,四處碰壁撞的是頭破血流,影片的後半段並沒有採用好萊塢慣用的大團圓結局,而是將悲劇的內涵淋漓盡致地顯露出來。「死亡詩人致力於吸取生命的精華」,浪漫詩人以死亡作為了慘痛代價。尼爾的《仲夏夜之夢》在那個大雪紛飛的夜晚成功上演,他面對的仍舊是拒絕,來自他威嚴頑固的父親的義正嚴詞,像專制的國王,權威不容挑戰,殘酷而現實地拒絕。尼爾臉上的狂喜和激情僵硬黯淡,被沮喪和頹廢所取代,走投無路的他面對父親緩緩坐下,眼中閃爍著淚光和絕望。沉悶的夜裡,槍聲響了,尼爾用父親的手槍讓自己的靈魂飄向了遙遠的天國。「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尼爾的死訊震驚了整個威爾頓。校方迫於壓力,決定調查導致尼爾自殺的原因。
    影片的最後五分鐘裡,故事達到高潮。基丁老師不得不離開威爾頓,「船長,我的船長!」托德•安德森朗誦著這熟悉的詩句,高高地站在自己的課桌上。情感與力量在壓抑中完全的爆發出來,男孩子們開始一個接一個站到了課桌上莊重地注視著他們所熱愛的老師。除了卡梅倫等幾個膽小鬼以外,幾乎每一張課桌上都站著一個挺直了的男子漢的身軀。「謝謝你們,孩子們!」基廷深情地留下了一個微笑。這是一種確確實實的力量,浪漫主義的激情讓每一個觀眾都深深為之動容。
    故事留給我們的是浪漫主義者在精神上的勝利,可是,澎湃的青春為什麼又會被現實殘酷的拒絕?這又何嘗不是浪漫主義者和理性主義者的雙重悲哀?一面是束縛與壓力,一面是激情與夢想,總想尋找一個平衡的支點,這個支點上,是生命的真諦,是人生真正的意義,可是這樣的一個平衡點又在哪裡呢?
    我喜歡基丁老師。一個浪漫主義詩人,一個自由主義者。或許我們曾經都這樣幻想過,能遇見一個如摯友般的老師,他跟你笑談文學,鼓勵你發揮個性,給你以人生的啟蒙。基丁老師便是這樣,有著一種獨特的睿智、風趣和詩意。羅賓•威廉士的表演很出色,甚至剛出場時哼著小曲一露面,便已得到大多數觀眾的喜愛。他是現實世界裡的老師,但他更是引導學生青春航程的船長。如果拜倫和莎士比亞被僵化的理論所遮蔽,那麼就把這些理論從教科書里毫不猶豫地撕掉,他教會了學生敢於向傳統權威和世俗規範挑戰,獨立思考,充滿熱情自由不羈地追求夢想。基丁老師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著這一群在禁錮里壓抑太久的學生,讓他們恢復了飛翔的勇氣和嚮往飛翔的激情。可是我依舊疑惑,縱使風箏渴望飛的更高,更遠,它終是被一根線繫住,秩序、強制性的規則和體制下,基丁老師是否太過於理想化了些?學生們需要的僅僅是浪漫主義嗎?面對現實,理性何在?基丁老師的失誤在於並沒有教會學生們如何珍惜自己可貴的生命,冷靜、理性、謹慎地做自己。影片的結尾,基丁老師離去時,他那深情的微笑里是不是還帶著幾分悵然?是不是還懷著幾絲自責?
    我喜歡尼爾。在基丁老師的課上尼爾尋覓生命意義的激情被點燃,他重組了死亡詩社,瞞著父母參與他夢寐於求的話劇的演出,《仲夏夜之夢》,他光芒萬丈。然而當帷幕落下,面對父親嚴厲冰冷的目光,在現實和夢想之間,他無路可逃。他的自殺讓人措手不及。飛雪的寒夜,他帶上精靈的荊冠,踏著冰涼如水的夜色,了結了自己短暫的生命。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一個尋夢者的浪漫和激越,我們看到背負現實生活壓力的被束縛者無奈和呻吟。可是,我依舊疑惑,尼爾在現實中碰壁後選擇這種極端的方式來祭奠自己夢想中的青春是否明智?死亡使他解脫,那麼他是否想過他的逃避首當其衝的會殃及他最最熱愛的基丁老師?如果他知道基廷用心良苦的啟發被曲解為教唆、慫恿、迷惑和誤導,他還會選擇自殺嗎?
    我喜歡托德。他活在他那優秀的哥哥的光環下,沉默寡言,內向的外表下激情卻在默默流淌。在課堂上,忐忑的托德無所適從,「我不懂咆哮,我不會表達,站在這讓我覺得難堪,但老師為什麼讓我做這些」,基丁老師用獨特的辦法讓他釋放了自己潛在的激情。那些看似荒誕不經的話語脫口而出,一種堅定已經從托德的心底油然而生,自信的驚喜籠罩在他的臉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影片的結尾,他站在桌子上高呼「船長,我的船長」,身軀依舊柔弱,目光卻是格外堅定。可是我依舊疑惑,校長又怎會善罷甘休,父母又怎能不失望氣惱?退學的威脅,父母的逼迫依舊需要面對,是承認「錯誤」,還是堅持己見?基丁老師終究是離開了,還會有人像基丁那樣鼓勵他,挖掘他的潛力並給予他力量嗎?托德那剛剛燃起的夢想與激情是不是會被殘酷的現實扼殺?
   尼爾死了,托德以及其他的學生並沒有放棄對夢想的追求,基丁老師走了,那些學生們的臉上,寫滿了不甘,寫滿了惜別,可也許,一曲新的夢想詩篇即將奏響。縱使現實的殘酷會磨平許多鋒芒的稜角,可深藏於內心的心靈之光將永遠不會被禁錮。一部《死亡詩社》,讓我們從死亡中醒來,我們的眼裡噙滿熱淚,我們感到無奈的悲哀,因為我們熱愛這個故事,當我們的生命里有了夢想,有了自己,一切便開始不同起來。
    讓我們記住這位基丁老師的扮演者:羅賓•威廉士。
 讓我們記住這部電影的導演:彼得•威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