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成名在望--Almost Famous [2000]

几近成名/成名在望/成名之路

7.9 / 294,600人    122分鐘 | USA:162分鐘 (director's cut) | Croatia:152分鐘 (DVD extended cut)

導演: 卡麥隆克羅
編劇: 卡麥隆克羅
演員: 比利庫達普 法蘭西絲麥多曼 凱特哈德森 傑森李 派屈克福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08-07-16 01:23:23

it's all happening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What do you love about music?」「To begin with, everything…」

這就是一個搖滾記者和一個搖滾樂手的最真實對話!對於他們音樂都是不可替代的,在所有人都在呼喊搖滾樂已經完蛋的1973年,一個未成年的小伙子跟隨一個二三流的樂隊(stillwater)進行了一次奇妙的巡演旅行。

不能說在這次旅行中誰教會了誰什麼,雖然在他們眼中威廉只是一個未成年的毛孩子,但他對音樂卻有著驚人的理解力和獨到的看法,甚至他可以佯裝一個有妻兒的老成寫手。他母親是一位古板的大學教授,而姐姐卻是一個不為母親理解的「叛逆少年」,在她18歲時(1969年),她離開母親和弟弟去尋找自己的美國夢了,威廉的印象中她會去舊金山,因為那是自由和嬉皮的聖地,我們不知道她是不是對了那裡,但她留給弟弟最好的禮物「One day you will be cool! Look under your bed, it will set you free...Listen to Tommy(who樂隊的一張專輯)with a candle burning and you will see your entire future...」,然後威廉像參加一次神聖的儀式一樣,放上唱盤,放上唱針,點燃蠟燭,一切隨著音樂開始旋轉起來,威廉的生活從此不再一樣了,這些唱片彷彿為他指明了方向,但當他真正踏上這條道路時仍然是一位未成年的孩子,從11歲時,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真實年齡,16歲時他也只是一個痴迷於搖滾的孩子,並不知道什麼是搖滾樂的陰暗面,當他面對Groupies和drugs時,他也會困惑,但是難能可貴的是他是個很有定力的孩子(也許是導演故意讓他有定力的吧,電影畢竟是電影嘛…),他抵制住了一切誘惑,認真地進行著自己的工作,以自己的方式去生活,雖然這樣還是會讓他的媽媽擔心,但是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因為音樂和蠟燭讓他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和方向,他克服一切困難去採訪,對融入樂隊的生活……雖然在巡演結束時,他的文章還是被樂隊給否定掉了,但是他盡了自己的努力,問題已經不是他的了,當他拯救的心愛女孩子Penny Lane(用Beatles一首歌曲作為自己的名字,雖然是個樂迷,但是過著Groupie的生活)還是幫他與Russell(Stillwater的吉他手)重歸於好,他最終在滾石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Stillwater的文章,而且登上了雜誌的封面……

電影永遠是誇張的,但不可否認它是生活的表現,當搖滾處於蟄伏時期(woodstock剛剛結束,新的勢力正在形成的時期),一個孩子與一個三流的樂隊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新生力量(當時是新生力量呵呵)必將意味著搖滾的復興!導演對搖滾的理解超過了所有人,相信他如果生活在這個故事裡,可能是電影中的任何熱愛音樂的角色,可能是Russell,可能是威廉,甚至可能是Penny Lane,當然也可能是在台下的任何一個狂熱者!生活在搖滾中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它的魅力,因為那是他們的生活,有得有失,有起有伏,但音樂的一切都是真實的,都是他們熱愛的,生活是豐富的,也是複雜的,也正是為此才會有傳奇吧……

於已,只是一個搖滾的愛好者,沒有人在我11歲時給我聽搖滾唱片,沒有蠟燭引導我的未來方向,只是半路出家,什麼也創作不出來,永遠是個outsider,不過it's all happening,可能有一天我也會投入進去,也許不會太晚,一切都在發生,為什麼我不能像威廉一樣把握自己的未來呢?是因為沒有那隻蠟燭嗎?誰會給我點燃這支蠟燭呢?為什麼不能是自己呢?成名才是搖滾生活嗎?能不是過著一種自己的生活呢?搖滾不搖滾不要緊,只要是自己的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吧!能夠在生活過程中有所悟,有所得,那麼失去的將會更有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