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a Tonal
2008-07-17 00:12:27
那片紅
馮導的集結號,拍出戰爭的殘酷與真實。在戰爭的襯托下,也表現了人性的脆弱。
想談談電影色調的問題。投名狀以青銅色為主色調,還原了歷史的某些方面。集結號在色調的運用上比投名狀更為深刻,影片中戰爭可以說是黑色的,我甚至希望它是無聲的,可以稍稍掩蓋一些無奈的蒼涼和悲壯。但其實影片中戰爭又是血紅色的,橫屍遍野,血流成河。導演在影片多處以紅色細節突出點綴黑色主旋律,代指導員的紅色圍巾,集結號上的紅色絲帶,軍帽上的紅色五角星,炮火下九連戰士模糊的血肉之軀……紅色情結是那個年代的標誌,是戰士們熾熱胸膛里滾燙的愛國之心。
影片沒有明顯的拔高人物,也沒有臉譜化英雄形象;而在細微處真真切切的反映了人性內心的恐懼與畏縮,還有面對死亡的憤怒和對生命及榮譽的執著。試問從前哪部相同題材的電影敢描繪戰士第一次上戰場就尿(sui)了的「小丑」行為,哪部電影會表現上級領導謊言被拆穿時卑微下屬失控的憤怒?影片一開始就是緊湊的戰爭場面,殘酷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戰爭結束以後,本以為一切歸於平靜和溫情,沒想到執著的男主角卻挖掘到一個難以面對的真相,集結號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謊言,一個導致所有戰士犧牲的所謂顧全大局的謊言。
在整個放映過程中,我注意到馮導總是從右邊拍攝男主角的臉,側重那隻被地雷炸瞎了的眼睛和眼角醜陋的傷疤。沒有辦法理解馮導的想法,也許馮導想借這隻瞎眼和傷疤,警示戰爭在男主角心底留下的深深的烙印。即使生活回歸安然和平靜,但是這滿載故事的右臉,時刻提醒著他一切不可能回復原來的模樣。男主角這個硬漢在動盪戰爭中流血,在和平年代裡流淚;有時候人可以抵禦機槍大炮的狂轟濫炸,卻不一定能承受戰爭和死亡留下的陰影。周黎明說,馮導把類型片拍成了主旋律片。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