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赤壁--Red Cliff

赤壁(上)/赤壁/

7.4 / 40,442人    Singapore:150分鐘 (PG version) | China:146分鐘 | South Korea:134分鐘 | UK:148分鐘 | Argentina:148分鐘 | US

導演: 吳宇森
演員: 吳宇森 梁朝偉 金城武 林志玲 梁朝偉 金城武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eafalone

2008-07-19 06:27:16

讓大片垃圾論見鬼去吧——赤壁,上!


我是一個鐵桿三國迷,從小不知翻過多少遍的三國演義,將其與三國誌進行比對也是件大樂事。曾經夢到一些情節還能雞凍得驚醒,甚至每每翻到喜歡的章節,如長坂坡、逍遙津等等都還能熱淚盈眶。至於後來易老師的解說我就覺得淡如白開了。這次老吳要拍赤壁,我卻是滿懷期待,因為他是吳宇森——不僅僅我最喜歡的華人導演而已。我一直認為,他是華人導演中拍片最類型,卻其實最不會被自己所限制的兩個人之一(另一個是老杜),而大氣魄的動作場面,他比老杜要在行;更重要的是,他早已不像老杜那樣多產,慢工出細活,歷史片簡直一定要是這樣的。

果然,在曹操出場的引子後不久,史詩大幕拉開,長坂坡讓我淚奔了。這正是我想像中的那種場面啊!胡軍在演了多少爛片後也總算是豪邁了一把,拿出了當年驚濤時候的氣魄,甚至勝過那個衣服難看的蕭峰。接下來的新野之戰、武侯赴吳、孫劉結盟、三江口之戰,赤壁陣勢排開,這些主線中雖然夾雜了一些原創的內容,但說一氣呵成還是不過份的,儘管長,但不拖。雖說每個部份中的一些戰鬥場面顯得有失精悍,但熟悉三國的人應該不會覺得乏味,因其中對陣勢、戰法的運用確實是還原得比較到位的,雖然有誇大武將能力之嫌,但,這並非正史紀錄片,而是劇情電影,既然是電影,就會有創造,就會如同小說一般進行誇張的描寫,若要對此進行苛責,就顯促狹。

再說表演。胡軍已經說過就不贅言。金城武近幾年演技的大跳躍令人乍舌,本以為他那張俊臉難以表現武侯的瀟灑氣質,然而他卻令人驚喜。梁朝偉的周瑜在年齡上應該說更接近史實,早非翩翩白衣美少年的周公瑾反倒更加有存在感,也只有這樣的周瑜,才可能與孔明真正惺惺相惜,不過梁的表演就自身而言並沒有突破。尤勇老矣,劉備乏善可陳。張豐毅的笑有些豪氣不足,曹阿瞞雖然愛笑,但還不至於如此頻繁,另外就是再胖些會更好。關公和張飛都照顧了大家的想像,同時比起演義來更貼近正史,二人文采的確都是很不錯的。張震的孫權給人感覺有些錯位,或許是沒有染成黃髮的緣故= =林志玲是我覺得最不和諧的一個,表演稍顯做作,說話的嗲氣也太過現代。至於孫尚香趙薇……這個待會再說。

再說原創部份。牧童吹笛,水牛被盜,為馬接生,瑜亮對琴這些完全都是原創的故事,很多人對此詬病,認為過於拖沓,甚至根本不必演,我卻持相反意見。國產大片皆爛這種意識的形成,與之前某幾部大片自身的水準有差關係是最大的,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劇情前後不連貫,轉折突兀,人物突然做決定,突然做某事,突然死掉,突然又活了,讓人覺得邏輯缺失,很難理解,因此不滿。而在本片中,像「東吳士兵為何士氣高昂,眾志成城」、「瑜亮如何達成共識,為何惺惺相惜」這樣的邏輯聯繫,在小說中是沒有提到的,因為這是「男人才能懂得的英雄氣概(無貶義,老人說女不看三國,這是社會學和心理學問題,不贅述,而且我認為大半的非三國迷也很難一次就看明白),」,因此,就必須通過這樣的一些段落來隱晦地進行解釋,好讓人看得不會一頭霧水,不知所云。要真去掉了這些段落,全是打打殺殺的,不知各位CHINA-JUNK影評家們是否又會認為影片缺乏跌宕起伏,容易引起審美疲勞?

再說畫面和音樂,畫面無可挑剔,音樂良,達到真正的大片水準。

再說瑕疵。如把甘寧的名、字重新組合變成甘興,把天下興亡這種詞拿來搞穿越,在三江口戰役取笑曹軍的智商這些個錯誤,的確是不能原諒的,但,電影並不因為這些錯誤的存在而變得不堪,因為電影,是很長的。。特洛伊的硬傷就更多了去了,只不過國人對那段歷史更不熟悉罷了。順一提,我認為特洛伊比赤壁(上)差了遠了去了。

再說冷笑話。穿插在台詞中的一些冷笑話很有現代的喜感,但我認為並無什麼不妥。雖然拍的是歷史片,但看的是現代人。只要現代人能理解,並會心一笑,而且是不傷大雅的段子,那又有何不可?曾經有一些大片的台詞的確搞笑得令人憤怒,但那些台詞是很正經地說出來,卻沒發現自己的愚蠢,而在本片中,這些笑點很明顯是有意為之,這其中的不同可萬萬不能忽視。

再說導演。這是一部看不出是吳宇森導演,但最後大家都能明白是吳宇森導演的作品。乍一看,厚重的史詩氛圍,有陳凱歌的影子,但卻不像陳那樣富有傳統的人文氣質;對視覺和節奏的完美追求又好像張藝謀,但卻又沒有張那種收放不夠自如,容易用色過猛的缺陷;對人性的把玩和人群關係的觀察很像李安,但又不如李安那麼深入;對群戲的掌控與細節的推敲很像杜琪峯,但又比杜琪峯更為大氣,前後呼應而並不拘泥小節……排除到最後,還是只有一個吳宇森。到最後,問了看完電影的人,什麼感覺——真TMD暴力!佈景真TMD美!這不就是大場面的暴力美學麼,還是吳宇森。

最後說,最重要的,影片的靈魂。

曾經的某些大片之所以為人們所詬病不休,多因大家覺得,花錢去電影院看來的只是一個花架子。空有美麗的外表,卻只是一個沒靈魂的人偶,被導演操控著舞動,卻永遠無法用眼神與你交流。而這部赤壁(上),卻終於擁有了靈魂。史詩片的靈魂是什麼,無非是生命的延續、勇敢、自由。為什麼《勇敢的心》好,就是因為它的靈魂放出了光彩;為什麼我說《特洛伊》不好,就是因為它過於注重小節,注重故事的精巧,卻丟了靈魂,所以它就不如《亞歷山大》,更不如《拿破崙》。無論是曹孟德,孔北海,還是趙子龍,關雲長,諸葛孔明,還是周公瑾,孫仲謀,甘興霸,他們都有這種靈魂。三國之所以成為最為中國人所津津樂道的一段歷史,全在於這些人們所擁有的勇敢、自由的靈魂,全在於這樣眾多的英雄如璀璨明星一般集中在了狹小的一片天幕中。加入孫尚香為一個不大不小的主角,這個決定是冒險的,但她的作用終於還是發揮了出來,這一點上趙薇的表演功不可沒。勇於與比自己強大的敵人對抗,勇於在陳舊的秩序中做出改變,不管有什麼歷史的道標,或者絕對的力量,這些都不是最強大的,最強大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羈絆。只要有這種羈絆存在,人就可以不畏懼命運,不懼怕權勢,自由而充滿力量地活著——這就是黃金之心。瑜亮們,孫劉們正是明白了這種羈絆的存在,才讓成千上萬的將領和兵士們成為了同伴,即使明天就要成為敵人,但又何不在今天為了共同的仇敵而攜手呢。

不論是一個光明的靈魂,亦或一個壓抑的靈魂,只要有了靈魂的電影就是鮮活的,能令人回味的。而只要這個靈魂能夠超越我們的預期,那麼這部電影就是偉大的。赤壁已經成功,是否偉大,就要看(下)部能否延續這樣的質量了。

這是一部想要讓所有的男人、女人、了解三國的人、不了解三國的人都來看的電影,但不可避免地,不同的人看到的依然是不同的一部赤壁。

那些但凡是國產大片就要罵罵咧咧的人,我真替你們累。

你們究竟是來看電影的?

還是來享受等待大片——終於上映——開始責罵——大家一起罵真爽這種低級趣味的?

如果是後者,給你們指一條明路,每個月上新浪娛樂看看新片預告(我都不敢請你們買本《看電影》),等到上映的時候觀察一下網路上的動向,一看有人罵就跟上,見帖跟帖,沒票房就罵不平實,不華麗就罵沒藝術,沒露點就罵故作高雅,不真實就罵故弄玄虛,總之有得你們鬧騰的,根本就沒必要看電影哪怕一眼——怕你們污了她。

最後澄清一點,我這文章可是為赤壁寫的,可不是針對你們寫的,一是我不屑,二是你們不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