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瘋狂雷電路--Crazy Thunder Road

狂雷街区/CrazyThunderRoad

6.4 / 616人    95分鐘

導演: 石井岳龍
編劇: 石井岳龍 平柳益實 秋田光彥
演員: 山田辰夫 小島正資 南條弘二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08-07-22 10:22:13

四方田犬彥對這個電影的介紹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四方田犬彥在《創新激情——一九八零年以後的日本電影》中把石井聰互放到了北野武之後,作為該書論及的第二位電影作者,評價也挺高。下面就是四方田犬彥對石井聰互的《反季節花開雷電路》相關的一些評論——

故事背景
石井聰互1957年生於九州博多,他的出道之作《高中大恐怖》與後來的《水中的八月》都明確地講故事發生地設定在博多,片中人物的罵人話和客套話都是博多口音。而在《反季節花開雷電路》這個故事裡面,雖然導演沒有點名,但很容易推想出該故事發生在北九州的某個大城市。石井這種把博多看做自己創作根據地的意識,使他後來在以東京為故事背景地進行創作時產生了微妙的偏差。

出道經歷
石井曾在東京的日本大學藝術系學習電影。1976年,他獨立製作完成了8毫米作品《高中大恐怖》,因其表現暴力衝動的新鮮嘗試引起日活關注。1978年,他以和澤田幸弘聯合導演的形式用35毫米的膠片翻拍了這個作品。與日活新動作片老牌導演的合作,加上他對美國新電影的嚮往以及對朋克搖滾的關注,他的初期作品獲得了支柱性資源。

困境中的創作
日活的新動作片作為一種類型片,在當時已經成為明日黃花,浪漫情色片成為了日活生產的主流電影類型。而在石井拍攝的鏡頭所展現的影像中,持續表現了對暴力和破壞的衝動。從《反季節花開雷電路》到《爆裂城市》、《逆噴射家族》,石井以一種日本電影孤兒的身份,在作品中充斥了過剩的暴力,洋溢著無政府主義豪情。這令觀眾亢奮不已,產生了對他和他電影個人崇拜式的情感。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日本社會整體呈現出犬儒主義傾向,無可否定,他的熱情吶喊在觀眾面前屢屢遭遇無人喝彩的尷尬,從1984年開始,當日本進入泡沫經濟的高潮,石井因感到自己在方法論上陷入困境,遂息影多年,直到1993年再次復出。

故事
反季節花開雷電路是石井所創作的第二部作品,主人公是一個青年飛車黨,石井通過這個人物正面表現了青年向絕望的毀滅狂奔的情形。
阿仁對自己所屬的「族」被強行解散深感不滿,於是帶領夥伴搞起派別活動,到處引發衝突。一氣之下他投奔從前的前輩、現在的右翼團體幹部,前輩收留了他和他的夥伴。但阿仁對右翼團體感到厭惡,憤然出走。他遭到與之對立的飛車黨幫派的毆打,失去了一隻手和一隻腳,但他堅持不放棄復仇。如同科幻片中的合成人一樣,他全身鎧甲上陣,用反坦克火箭筒向右翼幫派和飛車黨發起攻擊。戰鬥到最後只有主人公一人活下來,他渾身傷痕纍纍,騎著摩托車踏上逃亡路。片子的開頭曾交代,在阿蘇山的火山口附近紅褐色的荒野上,橫躺著一輛摩托車的殘骸。看到這裡就會明白,這是在交代主人公的最後結局。

風格
在這部片子裡,石井生動的描寫了從事漫無目標破壞活動的飛車黨如何被右翼幫派吸納進去的過程。只有阿仁一個人對入伙表示了片刻猶豫。於是他被要求拿起模型槍,如同被催眠了一樣向著訓練用的假人發起猛烈攻擊。在這個場面里,畫面瞬間被用上了紅色濾鏡,接下來這紅色巧妙地與成了右翼團體一員的阿仁襯衫背後映著的太陽旗疊印在一起。
但是,石井與《17歲》的作者大江健三郎不同,他對因同性戀情節而與右翼結為一體的主體興趣不大,而是始終把關注點聚集在主人公阿仁的無政府主義衝動上。鏡頭隨著風景粗暴地轉來轉去,最後讓人覺得彷彿還原為無機的色彩運動。鏡頭以驚人的速度累計疊加。當速度達到最高時,如何達到突然的絕對停止?這就是這部電影要講的故事。攝影和畫面銜接都體現了對這一運動的模仿。這部電影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是展現了光的影像。片子一開始就是黑色柏油路上的積水反射出來的紅、藍、綠等色彩斑斕的油花。接下來還有暗處發出的閃光、槍戰時的炸裂光,對於散亂之光的變幻,石井感受到了特別的魅力。他的這一特點後來在90年代的作品中以更加靜謐、精煉的形式出現。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