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全民公敵--Enemy of the State

国家公敌/全民公敌/国家的敌人

7.3 / 260,158人    132分鐘 | USA:140分鐘 (extended version)

導演: 東尼史考特
編劇: David Marconi
演員: 威爾史密斯 金哈克曼 強沃特 麗莎波奈 蕾吉娜金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溫帶季風歸來

2008-07-26 02:45:29

電影政治學?


   電影題材和拍攝還是來一套,甚至傳遞的理念——自由與政治,政府與人民,正義與腐敗等等也是老一套。
   但這就是永恆的,不僅僅是電影所關注的。所以我叫他電影政治學,可能是最近一直在閱讀政治哲學方面的書籍吧,以看到這部電影我就想到這個名字,電影政治表述從來就不僅僅是好萊塢的專利,不用說反戰的題材,如庫布里克的諸多膾炙人口的影片,以及反越戰的題材的電影等等。就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如咱們中國也從來沒少過這類的電影,從地道戰地雷戰,一直到風雲兒女之類的所謂「主旋律」響徹雲霄…………嗚嗚
   問題是,電影政治學並不存在,電影也許可以靠著政治的噱頭踱進廟堂或者淪為垃圾宣傳品,如好萊塢那時候一系列攻擊前蘇聯、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電影,現在看來也很不齒這種行為。電影不會成為政治學,電影甚至連自己的本分做到都很難,話就是這樣,電影妄圖干涉政治的努力只是文藝青年或老年們的自慰罷了。然而,電影還就得擺出一幅電影政治學的味道來困惑大眾,激盪某許多人的內心呢。比如咱國家幾年前的《生死抉擇》之類的那時的居於廟堂江湖的甚囂塵上……電影政治學?好萊塢差遠了,還是商業片的那套,還是政治題材的那套,結合的再嚴密和諧再反響強烈(如死皮的《辛德勒的名單》)也永遠被踩在政治腳下……老美還是歧視它的,航母它的,先發制人它的。
   好了,觀眾們不要在迷戀什麼電影政治學了,不是說這有多沒意義,電影依然意義重大,只是電影政治學不要真的被無良的無聊的所謂專家學者們打造成型才好~~~呵呵呵,回到史密斯的《國家公敵》,網友說的都很好,不能翻譯成人民公敵,而應當是國家公敵,國家往往不代表人民,人卻往往被國家踩在腳下。而我則認為也許這部影片無意中傳遞了這樣一個隱喻:人們自己會被強行定義為自己的敵人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