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

蝙蝠侠黑暗骑士/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黑暗骑士(台)

9 / 2,862,117人    152分鐘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編劇: 克里斯多福諾蘭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瑪姬葛倫霍 希斯萊傑 蓋瑞歐德曼 亞倫艾克哈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艾小柯

2008-07-30 09:31:49

小丑與電鋸狂人


看完《蝙蝠俠之黑暗騎士》,我就在琢磨,劇本怎麼沒有讓小丑更邪惡一些,乾脆像《電鋸驚魂》裡的惡魔Jigsaw一樣,徹底扮演上帝的角色,跳出個人仇恨的怪圈與操縱他人的快感,而是通過極端的手段為他人「清洗靈魂」。如此,不僅白染上了黑,黑也透出些許的白,除了灰色的中間地帶,還有表面上閃著銀光的黑暗襯裡,將挑戰極限進行到底。

Heath Ledger的表演當然是影片最大的亮點。他咂巴著嘴在人耳朵邊似笑非笑的問「幹嘛這麼嚴肅」的時候我覺得很好笑,可他下一句立刻變成氣沉丹田的喉音,目光凶利得像把刀,整個放映廳都隨著他的低音嗡嗡直響。我忍不住一哆嗦,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一股心有餘悸的冷衝上眉頭。

經典的博弈論之「囚犯兩難抉擇」處理得也還過關,導致最不可能結果出現的原因比較有趣,一是兩艘船儘管沒有聲音交流,但因為是一個動態決策的過程,對方的決策結果被即時反饋回來,所以決策過程中依然可以依據這些輔助資訊來改變預期推測;二呢,是遊戲設計的風險比較大,早已超出了一般的成本收益範疇,而道德的天平上,「德」與「命」孰輕孰重是文學藝術的永恆命題,從來就無標準答案。

在我看來,小丑兩次自述身世,講臉上的傷疤如何得來其實未必是真實狀況。他每一個版本都有出入,細節也無法推敲;但唯一不變的主題是他被醜陋人性所傷,從而走上了憎恨人類的不歸路。再加上他善玩心理戰術如同上帝一樣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特性,小丑和電影《電鋸驚魂》中的惡魔Jigsaw簡直同出一轍。不過同樣是類型片,儘管小醜的角色比較其他漫畫人物中的反派豐滿鮮明得多,但比起Jigsaw的扭曲,似乎還少些味道。《電鋸》系列中表現出來的Jigsaw,同樣為人性中的醜陋一面而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念,由一個天才科學家變成了嗜血惡魔。但比起小丑單純的復仇動機,Jigsaw如機器人般完全抽離感情的邪惡還是要略勝一籌:他不僅給人以扭曲的選擇的自由,更為重要的是他並不以毀滅人性為目的,儘管他是「人性本惡」的信奉者與實施者,但扭曲的反面仍然以隧道後的那點光亮為目的。如果說《黑暗騎士》中的小丑是黑暗人性的代言人,那麼Jigsaw便是黑暗背後那一點點銀灰色的點綴。儘管都是類型片,這些微的差異讓《電鋸驚魂》多了那麼一點點現實主義色彩;但單從表演的角度來說,小醜的勝出毫無疑問。

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小丑除了邪惡與心中充盈的復仇感,似乎還少了一個反面,也就是性格上的弱點。《電鋸驚魂》系列中的Jigsaw無論如何還有對失去孩子的愧疚與憤懣作為人性一面的體現;而《黑暗騎士》中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小丑,卻沒能向觀眾展示他「阿基利斯的腳後跟」,這導致了影片整體結構的偏移,也導致了對兩船「兩難抉擇」片段的疑問:他的失算究竟有沒有可信度?

在表現人性黑暗的過程中,除了航標一般引導劇情走向的小丑,另一個重要輔助人物,檢察官Harvey的出現,讓《黑暗騎士》在整體人物塑造的豐滿度上超越了《電鋸驚魂》。Harvey從拋硬幣到變成雙面人,其寓意都讓我一次又一次聯想起來那些著名的黑白對比片段——《No Country for Old Men》之中一枚硬幣兩面的殺手與老警長;《Capote》中前門後門的戰慄。這樣強烈而直白的寓意,讓《黑暗騎士》超越了普通意義上的漫畫電影,重心從出人意外的情節與特技場面轉換到人物性格的塑造上來,這也是為什麼它被稱為「最嚴肅的漫畫電影」。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塑造最為成功而精彩的兩個人物,一個是小丑,一個是檢察官Harvey;而作為題眼的黑暗騎士蝙蝠俠,倒像個跑龍套的傢伙一般跟著情節隨波逐流,只在結尾凸顯了一下內心。當然,這樣的安排大概與蝙蝠俠系列電影的整體節奏相關:《蝙蝠俠前傳》講述白為什麼是白,而《黑暗騎士》描繪黑為什麼是黑;可以推測,在最深的黑暗之後,黑與白將在黎明前再次交鋒,其精彩度很可能不亞於導演Christopher Nolan最為精彩的作品《致命魔術》——至少,我全心希望如此。

說到「嚴肅」一點,對於漫畫超人電影、動畫片、武俠片還有恐怖片這樣的類型片,我覺得「嚴肅」可說是一柄雙刃劍,對度的把握是個關鍵,否則,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基本上,類型片相對於現實主義的劇情電影,其最大的差異在於很多不用解釋作為約定俗成的不合理之處。比如,武俠片不需要解釋為何大俠們可以飛簷走壁,也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力氣說明古代的人怎麼就能不藉助外力或者科技便能像神仙一樣空中飛、水上飄;超人漫畫故事草草兩句點一下超人們的來龍去脈,沒必要事無鉅細的特別解釋超能力究竟來自哪裡(否則便成科幻電影了),也很少觸及這些具有超級能力的傢伙們幹嘛非得以拯救世界為己任;而壞人們除了邪惡與面目可憎之外,他們為什麼能夠上天入地無惡不作,為什麼想幹什麼壞事就幹什麼壞事。觀眾一般將這些本不合理經不起推的細節作為約定俗成,不去問問題,或者換句話說,觀眾看的就是這樣通過極度浪漫主義手法來表現的極致理想主義情節,本來就不要那麼嚴肅。而類型片若要超越俗套拍出火花,就得挑戰這些不夠嚴肅的前提假設,但挑戰到什麼程度,這是個大問題。太過嚴肅了,比如《黑暗騎士》中對小醜的塑造,會讓人忍不住轉換思路,也很認真的問:小丑沒有蝙蝠俠的顯赫身世,也沒有先進的科技武器,他怎麼就能夠像上帝一樣無所不能?監獄中的他怎麼就能把手機放入囚犯的身體,怎麼就能剛好算計出看守的弱點讓一切都按他的計劃進行?蝙蝠俠讓工程師Lucius Fox控制無比強大的隱私監視系統,這背後究竟在隱射什麼政治人物?而基本相同主題的《電鋸驚魂》系列,觀眾一般卻不會這樣打破沙鍋問到底——畢竟,技術細節不是恐怖片的重點,視覺驚悚與情節扭曲已經熬去人大部份精力,只要邏輯上沒有重大漏洞,主題上一點點嚴肅的人性討論就已經讓人刮目相看了。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整體來說依然在漫畫超人電影的大框架下進行,影片最大的亮點——Heath Ledger對反派人物小醜的塑造和檢察官Harvey的雙面人形象——卻讓這部電影大大超出了普通類型片的限定,十分嚴肅的探討了人性黑暗的多個方面,嚴重的挑戰了類型片超現實主義基調的前沿。這既可以被理解為一種精彩的新均衡,也可以說在鋼絲上尋求危險的新刺激。這條路究竟能走多遠,我有些懷疑,只能屏氣凝神等著看導演Christopher Nolan來繼續展示;但有一點毫無疑問:精彩的表演絕對是鋼絲上那根讓人保持平衡的竹竿——明年奧斯卡的角逐中,已故Heath Ledger的最佳男配角已然鐵板釘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