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3 10:07:23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當生存的無聊、艱難、複雜再次把十字路口擺在面前,迷茫中希求解脫的軟弱再次佔據了思想和情感的上峰,我終於來看Hours了,印象里最堪稱女性電影的一部。
一直不敢,是因為怕片子和自己精神波長過於趨向共振的可能性會讓自己陷入更深的糾結,恰好前幾個看了畢成功小談這部電影,得了暗示,有角色釋懷和解脫了,加上也剛看了The Brave One,並不悶,推而及之,這部應該也能看得下去了,才敢拿來看的。
很多感動和觸動的細節。小畢說,在《時時刻刻》里,摩爾和斯特里普的戲是在寫文章,妮可的戲是在總結中心思想,說的太好了。所以最觸動我的無疑是Streep的戲(雖然那段舊「情敵」來訪在廚房裡崩潰的戲實在是讓我也看得很崩潰,好莫名誒)。對於逝去的青春(those hours)、再也沒有無限的選擇這種人生最重要的佐料——即希望——的無望的生活、靈魂伴侶的逝去(對Streep,Ed也幾乎是她生活現在一個巨大的意義所在)、因此而生的對人生懷疑、絕望等等潛在主題的訴說,我想是會引起任何現代人的共鳴的,不止是女性。Ed(查理)反覆直白的說,我現在是為你而活著,這令我我同時感受到到雙方的痛苦,被需要的和需要著的:最後,Ed走了,而Streep繼續生活,因為Ed了無牽掛?而Streep有愛她的愛人和女兒?選擇生存還是死亡,電影在Streep的這一段,最後表達的非常明確,也很能獲得觀者的認同;但是電影之後,這哈姆雷特的天問,依然沒有得到解答。
其他的兩段就沒這麼好懂了,Moore的故事本來是之前讀簡介最令我共鳴的,因為我也是一個面對孩子會不知所措,毫無天然母性的人。但是實際上Moore的迷茫和無助卻沒有讓我入戲。我知道她有些天生的獨來獨往,孤僻,也許有原因也許沒有原因;戰場上歸來的丈夫可以愛著她,卻沒法給她愛和溫暖;朋友為生育而手術面臨生命的威脅令她恐懼而更加烈生命無常的印象(?),她因悲憫而自傷。但是,因為無法面對孩子而逃避,甚至造成查理心靈的創傷,在我來看有些牽強。。。摩爾在旅館閱讀的那一段令我很有感覺,逃開、假裝在一個另外的世界,生活在別處,閱讀,然後驚醒,發現自己做不到——除此之外,我只能從理解上認同她的情緒波動,卻沒法感同身受。
如果說Streep的痛苦在於逝去的永遠美好的過去不得不終結,Moore的痛苦在於無法享受正常的家庭生活而只能活在單身那種虛妄的自由里,她們都因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或世俗生活而痛苦,那麼Nicole的Woolf,她的痛苦是面對整個「生存」這個現實。最後的獨白令我落淚:Lennt,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learn to know it, what it is, and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then, to put it away. Lennt, 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years,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 勒奈特,要把人生看透,一定要真實的面對人生,了解人生的本質,當你最終了解了人生,就能真正的熱愛生命,然後才捨得放下。記住我們在一起的這些年,永遠不要遺忘,永遠記得我們的愛,永遠記得,生命中的時時刻刻。
每個人都有一些時刻,即使只是一些生活的瑣屑(甚至可以說,正是那些瑣屑的)就可以讓我們崩潰,其中最觸動我的,似乎永遠是因為發現自己曾經的幸福和希望變得虛幻了,不真實了,一去不復返了,或者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重要、那麼牽動你、令你感受生命的美好和珍貴。生命是如此的一個奇蹟,我們總想留在那最完美的一刻,不敢面對血淋淋的現實。過於美好的,令人不敢觸摸。當你看透它的時候,生還是死,都只是一個選擇而已。也許不該責備那些選擇結束的人,不該鄙視他們的脆弱無力和屈服,但是每一個選擇活下去的人,為自己也好,為別人也罷,都是堅強的。
btw,化妝的Nicole依然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