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母親 [日]--Our Mother

母亲/Kabei:OurMother

7.6 / 1,518人    USA:133分鐘 | Germany:133分鐘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山田洋次
編劇: 平松惠美子
演員: 吉永小百合 淺野忠信 壇玲 坂東三津五郎 志田未來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圓圓

2008-08-06 11:36:54

沒有起伏, 更無高潮, 平淡卻仍不乏感動人心的力量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去年看《多羅羅》的那同一個廳看的《母べえ》, 影片結束的時候也有掌聲, 但不如去年熱烈, 過了一會又響起第二輪掌聲, 因為第一輪掌聲響起的時候, 很多人還在抹眼淚鼻涕, 空不出手來.
  
去之前有看過影評, 對這電影的印象便是那「溫馨家庭劇」, 也有聽說這電影乃是導演山田洋次向所有無私偉大的母親們致敬的作品. 然則, 在完整看過影片之後, 卻覺得有理由懷疑那些寫娛樂新聞的人究竟有沒有看過影片本身. 確實, 影片中的主角是一位溫柔而堅強的母親, 但影片的意圖絕非單純如許多人所理解的那樣「將鏡頭對準一個普通家庭, 以此為窗, 展現當時的時代風貌」或是「刻畫母愛的偉大」. 同時, 我也認為, 那些批評影片焦點渙散的人, 你們並不曾真正看懂它.
  
在同是二戰背景的電影中橫向比較,《母べえ》在氣勢上不如《硫磺島家書》恢弘, 在劇情上不如《戰俘快車》跌宕, 但不應當以此為指摘的依據. 若以文體來譬喻電影, 我認為《母べえ》只是一本陳舊的日記, 鬆散地記錄著一些不該被遺忘的往事, 請勿要求它磅礴大氣或是情節曲折, 那是對史詩或者小說的要求. 日記是用來記錄生活軌跡的, 即便是在非常的年代裡, 家庭生活也是淡如水, 但不乏趣致點滴,《母べえ》便是這樣一部淚中有笑的生活記錄.
  
「母べえ」, 讀作「ka-be-」, 英文片名中的「Kabei」便來自於此, 是野上家的女兒們對母親的暱稱. 要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母べえ》是: 在父親野上滋因發表反戰言論, 被定為「思想犯罪」而被捕後, 母親如何身兼父職撐起這個家的故事. 然則, 可以濃縮至一句的只有劇情梗概, 我無法將母親的辛苦提煉概括, 用一句話說清. 一方面, 母親要四處奔走, 為探視解救丈夫而不懈努力; 另一方面, 兩個尚年幼的孩子需要養育, 裡裡外外的家務事需要操持, 還要兼職賺錢以籌措家用.. 即便生活如此拮據艱難, 她也一直堅持著自己的操守, 無論面臨多大的逆境都不卑不躬. 警察的譏笑挖苦, 父親的不理解, 孩子缺衣少食, 乃至丈夫病死獄中, 作為精神支柱的親友相繼離世.. 這一切的壓力都沒能壓垮她的脊樑, 這就是《母べえ》所描寫的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母親的形象.
  
當然, 那樣艱辛的慢慢長路, 並不僅是依靠母親一人之力一路行來的. 最先伸出手來鼎立相助的是父親的學生山崎, 他因為深度近視和一側耳聾, 起初不在徵兵之列, 因而得以陪伴野上一家, 代老師承擔著父親的義務. 此後不久, 父親唯一的妹妹, 孩子們美麗的姑姑, 久子也來到這個家中一起生活, 儘管久子畫畫很棒而做飯很糟, 但不妨礙孩子們喜歡和依賴她, 她成為了繼山崎之後對這個家來說深為重要的另一精神支柱. 來自奈良的仙吉叔叔雖然只一起生活了不長的一段時間, 但他的來到, 在精神上汲於母親極大的支持, 臨走時還將自己用畢生積蓄購置的金戒指留給了母親.
  
叔叔返鄉之後, 孩子們在廣島的祖母病了, 獄中的父親無法前往陪伺, 久子姑姑只能孤身回到家鄉盡孝, 戰後次年痛苦地死於輻射病. 在獄中的父親日漸憔悴虛弱, 雖然熬過了難耐的暑熱, 但未能熬過寒冬. 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 父親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 然而未能給家人以絲毫安慰, 因為妻女們面對的, 是父親冰冷的屍體. 而母親僅存的依靠, 山崎, 也因為戰事的步步深入, 最終未能免除被徵召上戰場的厄運, 在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 因船艦觸雷沉沒而溺死. 母親在失去了所有精神支柱後, 仍然堅強地獨自撫育女兒, 孤獨地走完餘生.
  
母親臨終時, 小女兒照美哭泣著安慰母親: 母親終於可以放下所有的重擔, 去天堂和父親、久子姑姑還有山崎相會了. 然而母親盡最後一絲力說出的遺言卻是: 她不求來生, 只求今生與父親相守. 這讓女兒們難忍悲慟的遺言讓人不由得想起胡蘭成那「但使歲月靜好, 現世安穩」的婚書, 我想母親的遺言和那婚書是一個意思. 這一刻的安寧, 即便無可能永遠都在, 俗世的廝守, 也比在天堂的永遠更加美好.
  
母親的臨終是這部影片的終幕戲, 但我覺得, 在片末放映字幕時所回放的那些回憶母親生前如何操勞的鏡頭與旁白, 才是真正的結尾, 亦是影片的主旨: 是誰將這些責任與辛勞加諸在如此柔弱的母親身上? 是誰生生分離了一個原本美滿的家庭? 又是誰剝奪了父親、久子姑姑和山崎的生命? 那些說《母べえ》是人情戲親情戲溫情戲的, 請回答影片末尾的那些提問.《母べえ》壓根就是對挑起戰爭的那個瘋狂時代的質問. 雖然戰爭已經過去了一個甲子, 但戰爭造成的創傷至今尚未痊癒, 在戰後六十年這個坎上, 日本國內泛起的對戰爭反思的浪潮, 是促成《母べえ》出世的溫床吧?
  
透過影片中對那個年代視為必然的那些荒謬事的揶揄, 在令人發笑之餘, 也滲著一絲苦澀.
譬如居民開會前向天皇朝拜 (勿發笑, 這就好比某個時代和諧國凡會必先朝拜始皇帝), 主任讓大家集體面朝天皇宮跪拜, 但一個頂真的婆婆糾正大家說, 她在報上看見天皇正在行宮, 應朝行宮跪拜. 但行宮在哪呢? 到底該面朝何方呢? 又有人覺得向天皇跪拜是對皇權的致敬, 不管天皇在不在宮中, 都應向天皇宮跪拜. 大家喋喋不休地爭論到最後也沒有人能做的了主, 就連居委主任也不敢定奪, 表示要向地區主任請示..
又如母親病倒, 山崎生氣女兒們為何不去延請醫生診治, 大女兒初子回答說, 自從地區內唯一的醫生被強徵入伍後, 就只剩下醫生年邁的老父為大家看病了, 老人家忙不過來..
再如姑姑在街上被所謂的「愛國婦人」們指責, 說擦口紅是違反國家禁奢令的可恥舉動, 叔叔也被要求捐出金戒指支持「聖戰」.
最好笑的應屬居委主任, 煞有介事地向母親轉述他聽來的「日本強大之路」:「日本將稱霸亞洲, 德國將稱霸歐洲, 然後日本再與德國決戰, 最終稱霸世界! 所以, 我們現在要和德國暫時做朋友.. 」
  
其實居委主任是個好人, 都是仰仗他的幫忙, 為母親找來一份代課教師的工作, 母親才有了一份雖然微薄但勉強可以維生的收入. 在戰事日趨緊張, 燃料即將配給之前, 他還悄悄賒給母親許多煤炭儲備過冬. 還有別的鄰居把自家女兒的舊衣送給母親. 但在那樣荒謬的時局下, 母親雖然接受好心鄰居的幫助, 卻絕不敢向鄰居吐露內心的真實想法. 偶有一次, 帶著小女兒和丈夫開出的書單去丈夫的老師家為丈夫借書的時候, 忍不住悲慼向教授訴說了丈夫被抓走時的狀況, 教授的回答卻是:「你把自己說得像受害者一樣, 但你丈夫難道不是因為犯罪了才被捕的嗎?! 」母親不堪忍受「丈夫是罪犯」這樣的侮辱, 當即放下所借的書籍, 拖起女兒便離開. 只有仙吉叔叔來到的時候, 母親的精神才終於得以放鬆, 小姑久子和大女兒初子都無法理解為什麼母親會和如此粗鄙惡俗的叔叔談笑甚歡, 那是因為, 只有和仙吉叔叔在一起的時候, 母親才終於可以暢所欲言, 無所顧慮. 正是依賴著這些率真而可貴的人情與親情, 依賴著這些精神上的支柱, 母親才得以在那樣一個風雨飄零的亂世一路頂著困難走過逆境.
  
影片中值得再三體味的細節有許多. 其實我並不覺得教授對父親的指責是真心, 從教授夫人熱心地用戰時極難得到的珍貴的咖啡招待母親; 從教授夫人追上不打招呼便離去的母親, 讓母親把野上先生想借的書帶回去, 並把女兒照美來不及吃的蛋糕包好塞給照美這種種細節, 都可以看出教授家對野上一家的憐憫與關切. 只是, 在那樣的時世中, 教授也怕被定性為「叛國賊」的學生會為自己引來禍事吧? 就像老醫生所感嘆的那樣: 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世啊! 一個不敢大聲說出真理的荒謬時代.
從教授家離開的時候, 照美不情願地被母親拖走, 邊走邊不住惋惜她還沒來得及吃的那塊蛋糕. 似乎照美在劇中的台詞一直都是在叫喚著「我餓」. 在另一場戲中, 母親帶著一雙女兒去赴外公的壽喜燒宴席時, 面對老父要求的, 脫離父女關係與離婚歸家的兩個抉擇, 母親毅然選擇了與老父脫離關係, 並且當即離去. 被母親拖走的照美又是很不情願, 惋惜她尚未到口的牛肉. 或許大家都會感嘆母親的高潔風骨, 也會原諒照美的年幼不懂事, 但我覺得這兩場戲裡照美的哭鬧, 其實還有更深的寓意吧:「麵包」的力量不能無視.
就如同教授有他的無奈, 外公對母親的苛刻也是可以理解的. 身為公務員的他, 因為女婿的「叛國」深受閒言碎語的困擾, 不堪重負, 乃至不得不辭去公職. 脫離父女關係只是一種威脅吧, 他堅持要女兒離婚肯定不完全是自私的理由, 更多的應當是想要從悽苦境地拯救女兒的赤誠父愛吧.
還比如山崎對母親深藏不露的微妙感情, 這種無私到令人匪夷所思的情操不免使人感動落淚.
《母べえ》便是這樣一部生活日記, 沒有起伏, 更無高潮, 平淡卻仍不乏感動人心的力量.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