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四百擊 The 400 Blows

四百击/四百下/胡作非为

8.1 / 128,202人    99分鐘

導演: 法蘭索瓦楚浮
編劇: 法蘭索瓦楚浮 Marcel Moussy
演員: 尚皮耶李奧 Claire Maurier Albert Rem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白3

2008-08-14 07:56:49

400擊


買碟的時候老闆說,小姑娘看那麼多悶片兒,來給你介紹幾張。400擊悶嗎?絕對不。

聽寫,孩子們傳遞著自己覺得夠味兒的照片,老師罰站,被冤枉,報復性地寫下一些話,這一切太熟悉,就像給了你一個課堂,一個固定的格式,讓你去回憶曾經的那些點滴。可是僅僅侷限於此的話,特呂弗自然不過化作新浪潮中的小浪花,何以領浪頭。那個疑似強迫症的小男孩是第一段的點睛,他真實得讓你想起自己的過往,讓你會心的微笑,放鬆心情來看這個本是憂愁的故事。400擊里不乏這樣的「贅筆」,這個寫了又撕撕了又寫最後搞到一個作業本都給撕完了的小男孩,一起練跑步時偷偷離開隊伍的孩子們,報復同學弄壞他的怪異眼鏡,兒童劇院裡小朋友們的表情(太真實了,難道是偷拍?)……如此的真實,誘惑著年幼時的記憶隨影像回到身邊。

我一邊看,一邊吃著哥哥拿的榛子巧克力。400擊的味道就像它,有榛子的香郁,卻是化不開的苦。我想特呂弗拍這片子的時候一定是循著自己當年的感受來拍的,沒有成人的自以為是,沒有滄桑過後的麻木,滿滿的童年的真摯與苦澀。

就像小安托萬第一次離家出走一樣,「我不可再在這個家呆下去了,非自動消失不可……我受夠了,我想獨自生活……」 也許你們會認為脆弱,認為幼稚,可是要怎麼去要求一個孩子去堅強,去面對這些他想不到解決辦法的問題?離開是一種簡單又直接的方式,他不會考慮後果,不會想到那條該死的路是不是所謂的錯誤,他並不會那麼的在乎,他只是想透口氣,想脫離那讓他不痛快的環境,很孩子氣,卻坦然。當然,回家後媽媽突然變得溫柔也是讓安托萬內心雀躍的,再一點鼓勵,他又變回到了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孩子。

可惜特呂弗和安托萬的童年就那麼的操蛋,好不容易得到的溫馨與信心被無情地扼殺在了學校里。即便是我現在,寫了一篇自以為很有水平的作文,結果連個45分的達不到,我也還是非常的沮喪,只是失落被很好的隱藏起來。但對好不容易新生的小安托萬來說,那便又塌了一片天。只是別責怪他太脆弱,他在被窩裡聽著父母吵架長大,他在吵架中聽得了自己的身世,他有個不關心他的媽不真正愛他的爸,他很年幼一點點脆弱對他的傷害真的會很大,他在一次仿如新生的機會後照到了自己的心靈引導,找到了向上的激情,可是他的自尊心,他的希望又被那狗娘養的老師給撕得粉碎。

安托萬再一次的離開之後所有的過程,與其說是種種不順利的經歷,不如說是他心中的大海對他的召喚。 他的孤獨,唯有博大的海才包容得下。奔跑,就是渴望的體現吧。我對《巴黎我愛你》里兩個男人的故事中的那段奔跑印象很深,覺得跑出了他心中的渴望。安托萬的又何嘗不是呢?只是這份渴望更複雜,他的沉重讓這段奔跑有了純粹的快樂。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本不喜歡引用這句被無數有逼沒逼的人奉若生命真諦的話,可是目前只想到了這麼一句。畢竟它也美好了,美好到了我想讓安托萬投入的世界。

安托萬的故事,特呂弗的回憶,甚至是我的童年。

我們在童年的被窩中聽那些爭吵,我們在學校里無憂無慮又無形間抹殺掉了孩童的美好,我們在成長中失去,迷茫。

我會在生命中任意的一個時期回味這部電影,讓它把我帶回可愛又苦澀的童年,讓我重新體會青澀的青春。為什麼400擊是經典?不談它的拍攝,它在新浪潮中的地位,它的大師導演,就單純地感念它將我們帶回了那些回憶吧。 這就已經讓我感嘆滿分的存在真他媽的可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