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男兒本色 [港]--Invisible Target

男儿本色/

6.8 / 2,557人    129分鐘 | Australia:128分鐘 (theatrical version)

導演: 陳木勝
編劇: 陳木勝
演員: 謝霆鋒 余文樂 房祖名 吳京 江若琳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08-08-18 22:37:03

《男兒本色》的功與過


    我承認,這個題目的確有一點標題黨的行徑,看過《男》片後,隨感既多又雜,分類談談。

打鬥:
    既然歸類為動作片,自然從動作格鬥講起。陳木勝有個優點,就是在他片中的演員,若是能打的(如成龍),他就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最佳例證是《我是誰》結尾的天台大戰;若是不怎麼能打(如此片中的小謝小余,還有《特警2》中的小陳等人),他照樣能把他們調教成格鬥高手一般,能讓人在螢幕下一樣看的賞心悅目。
    從這個角度來看,《男》中的格鬥並非不出彩。開頭余文樂橫掃黑幫打手,吳京初顯身手的強悍,以及冷飲店一場三方混戰,都是頗令人叫好的橋段。
    然而全片看來,整體打鬥卻有不淋漓暢快的感覺,原因何在?
    其一,業餘打職業,動作設計尷尬。片中三個正角,除了謝霆鋒還算自習過一些武術,余房二人幾乎就是新手上陣,全靠武指設計的那兩個花架子,勉強美觀,實效幾乎為零。看反派,吳京,武術冠軍,太極宗師,巷戰過甄子丹,身手甚是了得;安志傑,當年神出鬼沒的《黑俠2》,曾被譽為李連杰接班人,也是一身真功夫。這兩派一打起來,可難壞武術指導,只好設計出一些讓雙方各有損傷,不痛不癢的招式,纏鬥一陣之後,草草了事,十分敷衍。
    其二,碎玻璃之多,超越《雙子神偷》。吳京大概還沒從《雙》片的角色里出來,一看這回又有一大堆玻璃可碎,自然滿心歡喜。出拳起腳,大塊玻璃應聲而碎,但見人體與玻璃齊飛,鮮血共拳腳一色,這種廉價的破壞,看多了既令人審美疲勞,也難免顯出場景設計的不高明,更難令人叫好了。
    其三,拙劣的跟風與模仿。陳木勝大概是看了法國「大片」《企業戰士》系列,《B13》,覺得裡面攀爬者上竄下跳不走樓梯的把勢甚是瀟灑,於是立馬搬進自己新片來用。卻可憐了謝霆鋒吳京,學著人家職業高手,不走別處,專爬屋頂,十多米就敢往下跳,落地還不帶翻滾,隨意擺一個大字,還兼用多處效果明顯的鋼絲,直摔得全身骨折,艱難爬行方休,除了落下「拍戲拼命」的美稱,一無所獲。
    其四,人撞物多過人打人。前面也說過,因為是業餘大戰職業,自然不能在你來我往的拳腳上多費功夫,於是全片幾乎成了挨打之大全。吳京大戰三個警察,往往是一兩招出手,便有人中招,而且中招者並不是簡單倒下,或是飛出幾米遠,撞在一堵厚牆,兼砸倒幾個箱子,或是連連重擊之下,身體將一堆雜物完全摧毀,更有甚者動不動就被打得滾下樓梯,鼻青臉腫,鮮血滿面,直一個慘字了得,至於《我是誰》中那種拳腳生風的凌厲過招,難以復見。
    總體評分:5/10(觀賞性一般,功過相抵)


爆炸:
    爆炸似乎是陳木勝的強項,《我是誰》中突破性的工廠大爆炸,《特警1》中的展覽館爆炸,《特警2》中機械人大戰警察時的火爆,都令人印象深刻,不過那都是過去式了,經歷了《新警察故事》特效的萎靡(成龍推手推車逃生時那個被嘲笑為煙火表演的爆炸),以及毫不火爆的《寶貝計劃》,陳木勝號稱要在《男兒本色》回復一貫的火爆水準,可惜結果卻不甚理想。
    爆炸首先要為劇情服務,符合情理、推動劇情是首要條件,否則沒頭沒腦的亂爆一氣,還不如直接改成正邪雙方互擲手榴彈,互射RPG來的刺激。可惜,陳木勝拍了多年爆破大戲,似乎還不怎麼領會這個道理。開篇吳京一夥搶劫運鈔車,堂而皇之在大街上來一個驚天大爆炸,運鈔車飛起數米,火球巨大,觀賞效果真是一流,可是如此爆炸,真有必要嗎?殺人搶錢,只需用小型塑膠炸彈定向炸開車門,以強大火力幹掉車中警衛(何況還有個李燦森是內鬼,更加方便),拿錢走人即可,如此大費周章的爆炸,實在有炫耀之嫌。再看後面幾場追逐,室內槍戰戲,更是爆炸上癮,謝吳首次交鋒的小小房間,居然也在正中爆破一個手榴彈,更不用提悍匪殺入警局後隨手亂丟手榴彈,虧得片中還交代吳京一夥乃是傭兵出身,竟然如此兒戲,套用《殺手里昂》里加里奧德曼的話:「我叫你們殺他,沒叫你們拆樓!」
    爆破非但不合理,還不真實,不禁讓人懷疑陳木勝拍片誠意。再談開篇大爆炸,可以看到距離運鈔車一邊稍遠的珠寶店,氣浪衝天,無數櫃檯掀翻,謝霆鋒女友更是被甩出鏡頭外,可見爆破之強,但在而後的一個俯拍鏡頭,卻看到距離運鈔車另一邊更近的兩輛私家車,只不過玻璃震碎而已,車身完好無損,車體更是沒有一絲被掀起來的跡象,兩邊差距如此之大,不禁讓人懷疑這是不是同一個爆炸。
    另外一場街頭追逐中,謝霆鋒身後的手榴彈爆炸,距離不過五六米,片中出現的美式手榴彈爆炸半徑為20米,不要說氣浪,單是爆破後的碎片,在數米內威力遠超子彈,若沒有掩體掩護,看看《反擊王》裡的尚格雲頓就知道結局會有多慘了,可以謝霆鋒只是貓了貓腰就躲過去了,看到這裡恨得我牙癢癢的,直把人當白痴糊弄。
    最絕的那個小房間扔手榴彈,也就沒有分析的必要了,陳木勝炸是炸的好看,但是許多不專業處,讓人一眼看破,美中大不足。警局最後的爆炸,讓人聯想到《雙雄》中的結局爆炸,不過後者讓人隔著螢幕還能感覺到火舌灼衣的逼真,前者只是單純的炫耀火光了,陳木勝玩爆破,到底不如當年了。
    總體評分:4/10(觀賞性強,合理性無)


槍戰:
    槍戰一直都是陳木勝的弱項,所以他的片子雖然火爆刺激,回想起來卻沒有多少值得紀念的子彈橫飛的槍戰場面,唯一槍戰稍多的《衝鋒隊》,也淪為「開槍到哪裡都爆炸」的笑柄。
    陳木勝在槍戰方面的薄弱在本片又一次顯現了出來。一開頭吳京一夥槍戰群警就很有問題,剪輯平淡之下,絲毫看不出街頭雙方火併的真實刺激。悍匪AK掃射之下,警察猶如保齡球瓶,挨個的倒了下去,甚至有幾個警察是身無著彈,「毫髮無傷」地倒下的。更為有趣的是,無論警匪雙方,槍戰時居然都不找掩護,直身而立,端槍而射,簡直就是初玩《馬克思佩恩》的菜鳥玩家做派。常聽人說《PTU》兩人對面開槍不中很是可笑,那此片這場街頭槍戰更是荒謬了,《PTU》兩人雖然對面,最起碼還身體左右閃動,打不到情有可原,這裡警察跟劫匪都絲毫不動,硬是劫匪一槍未中,端槍從左至右一掃,警察死了精光,把最基本的邏輯性都娛樂掉了。而且劫匪槍法甚是「高明」,AK一掃,竟無一顆打到車上、牆上,子彈全招呼到了警察身上,如此槍戰,不看也罷。
    警局停車場槍戰問題也是多多,簡單講來,就是警匪都猶如拿了玩具槍過家家。9毫米貝雷塔隔了三四米直擊汽車引擎蓋,打穿絕對沒問題,不料看見火光幾下,車蓋完好無損,後面人安然無恙。誇張的在後面,AK作為步槍之王,子彈初速710米/秒,近距離的威力那可不是蓋的,結果就看見片中對牆掃了一通,火光爆得猶如節日鞭炮,之後一看,半個著彈點都沒有,拜託,我拿塑料氣槍打牆還有個印子哪,陳木勝指揮一幫拿著噴火星的玩具槍的演員四處放槍,實在是叫人沒有看下去的興趣。
    吳宇森的時代遠了,陳木勝或許學不著了,不過看看林超賢的《G4特工》,《重裝警察》,子彈穿透車門直接命中人體的逼真,以及對不同槍械的把握,也足以叫陳木勝汗顏,忘了,還有《衝鋒陷陣》結尾郭富城一槍穿透兩個身體,子彈繼續重擊在牆上,強烈的音響和著彈點特寫,陳木勝該學學了。
    總體評分:2/10(真的很不好看)


追車:
    我要說陳木勝不會拍追車,肯定有人要罵我了。不急,我們慢慢分析。《衝鋒隊》的追車是不錯,《我是誰》裡面飛車特技也很棒,但那是成家班的特技不是陳木勝的,兩集《特警》有的是翻車,撞車,炸車,但是拿不出一場追車,後面幾個片不用提了,要嘛沒有車戲,要嘛又是成家班功勞,如此算來,陳木勝的車戲,也就《衝鋒隊》能拿的出手。
    話說本片,車戲也並不多,看來陳木勝總算懂得揚長避短的道理,總共只有吳京劫持李燦森逃亡的一場算是像樣的追車戲。一開頭那個神龍擺尾有點唬人,隨後就很潦草了,兩車開了數分鐘相繼撞了,側鏡拍來也並不震撼。
    有點感想,好萊塢像《死神來了2》這樣的低成本恐怖片,《契約》這樣的大爛片,撞車場面都拍的那麼驚心動魄,一個港產大製作,卻始終達不到那種效果,就如同看了街上車禍一般平淡,原因究竟何在?
    總體評分:5/10(拍不好就不多拍,滿足了劇情需要,功過相抵)


其他:
    本來就打算只聊聊片中的動作部份的,劇情就隨便說兩句吧。
    吳京一夥人狡猾之極,居然會因為超速駕駛被余文樂逮了,雖說輕鬆逃脫,還是顯得牽強。
    房祖名要不是有個哥哥,又是臥底,他的戲份還剩多少,恐怕只有活活被打死那一場還能給人印象了。
    三人初識到成為朋友幾場戲很自然,也有笑料,讓人回憶起《喋血街頭》開頭,可惜太短了一點。
    吳京的對白實在是生硬,聽他說話很折磨,偏偏說的還都是大道理。
    不太明白李燦森戲份這麼少,怎麼能出現在片頭演員表。
    郭富城如此客串還真是創舉,也只有當年希區柯克大師才有先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