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四海逆行

2008-08-19 12:53:15

在死亡詩社我們談論生的意義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種衝擊,很直接的衝擊,這種衝擊在尼爾死的時候爆發了,當尼爾萬分興奮的衝進寢室大聲的告訴陶德,他終於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追求的,什麼是自己熱愛的,什麼是自己一生為之奮鬥的夢想時,我覺得他是幸福的!他比無數渾噩活著的人幸福。

    但他死了,這個幸福的人在他演藝人生第一場完美的演出後死了。開始時我很質疑為什麼他寧願選擇死也不願和父親真正的談一次,說出他的夢想,像告訴其他所有人一樣大聲的說出來,我熱愛表演,這就是我的生命!然後我自嘲的發現我自己說了嗎?我告訴過我父母我的夢想嗎?我選擇了自己熱愛的學科了嗎?是的,我對我學的東西毫無興趣,而且越學越覺得無聊,但這些知識可以讓我營生,讓我有份收入不錯的工作。

    這就是現實主義,那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變成了一個現實主義的人呢?從每一個大人告訴我們,你要成功,你要賺很多錢,你要成為一個大人物,你要上大學,賺大錢,當大老闆!而你真正在想什麼,誰在乎?

    我一個初中的同學熱愛畫畫,她只愛畫畫,她在作業本上畫畫而不是答題,她的成績是墊底的,老師從來不會對這些差生好臉色的,她父母唯一會做的就是在她每次不及格的時候用針扎她是手。扎她畫畫的手。到後來老師連畫黑板報的機會都不會她了。她和我說過,她很想自殺。

    當我們覺得活著很絕望,很痛苦,無法選擇我們想得到的,那至少我們可以選擇結束它。

    有時我在想,我們活著是為了什麼?為了還信用卡?為了還房貸?車貸?為了金錢?為了女人?保爾·柯察金至少還有著自己的目標,理想。他為之奮鬥的事業。而現代人有什麼?精神空虛,道德墮落。性愛與消費永遠無法滿足那空虛的靈魂。但我們又不甘心死去,不甘心被遺忘。不甘心可悲的活著,最後變成一具可悲的屍體,化為腐朽。

    但我們也沒有幸運的遇到約翰·基廷,有時我懷疑,這樣的老師是否只有在文學,影視作品裡才會有,現實中根本不存在。我不否認有好老師,很多的老師很優秀,但他們成不了學生靈魂的導師,他們在知識層面上傳道授業解惑,但他們無法撥開籠罩在學生心裡的迷霧,那是對未來,對夢想的,對自己能力的疑惑和不確定。

    每次我填寫自己的特長時我都很難下筆,我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我只知道自己不擅長什麼——所有我沒有學過的東西我都不擅長。而我學過的東西,我都很平庸。

    當尼克斯去吻躺著的克萊爾,當查理在校會上說「諾倫先生你的電話,上帝打來的,他說我們學校應該招女生。」當陶德站上課桌喊出:「船長啊,我的船長!」我的心怎麼能不澎湃。這很瘋狂,這要付出代價,尼克斯被打的滿臉是血,查理差點被退學,陶德一定會又一次面臨家庭和學校的責難與壓力。但他們不後悔,不,應該說如果不這麼做他們才會後悔。他們的思想被釋放了,這所地獄學院再也壓抑不住自由的思想和年輕的夢想。

    再回到尼爾的死,師兄說,人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但有時我們有追求夢想的勇氣,但沒有追去夢想的力量。尼爾沒有這種力量,也許十年之後他能用了,但他無法忍受十年的煎熬。但我想我可以忍,如果夢想的火焰沒有熄滅的話。所以要汲取力量,從現實中,從如同《死亡詩社》這樣的電影中,從漫畫中,從詩歌中,從小說中,從愛人的口中,從朋友的鼓勵中,從千千萬萬在追求夢想的同路人中。汲取一些勇氣和力量。

The Road Not Taken
by 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n.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n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