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時空旅人之妻--The Time Traveler's Wife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时光旅的恋人(港)/时空旅人之妻(台)

7.1 / 157,985人    107分鐘

導演: 羅伯史溫基
編劇: 布魯斯祖爾羅賓斯 Audrey Niffenegger
演員: 瑞秋麥亞當斯 艾瑞克巴納 朗李文斯頓 史蒂芬托波羅斯基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李梓驥

2008-09-01 09:08:51

你沒看到這個故事裡有你的影子嗎?


    電影版的敲板定音,不禁地讓我想起那段閱讀The Time Traveler's Wife的陰霾時光。總覺得這個故事的基調深邃而不黯然,如同封面上的墨綠。如今發佈的電影版劇照和海報也沿襲了這一基調。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劇照中飾演亨利的巴納身材十分壯碩,與閱讀時想像中的結實瘦感大相逕庭。導演從之前說好的Gus Van Sant到現在的Robert Schwentke,而且還選擇在聖誕節當天發行,很難不讓人懷疑製作公司的商業取向。至於,電影的期待值會不會因此走低,尚不能枉下定論,我們只能拭目以待。在期待正式公映之前,不妨說說閱讀時的一些關乎時代的體認。期許導演也能發現,這層夾在時間驅動下情感與現實的衝突。

  讀完《時間旅行者的妻子》,是若干個晚上在自習室伴隨著某些人瘋狂磕教科書下實現的。
  
  本書作者奧德麗·尼芬格在文學表現力和情節的創造力、張力上的表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從亨利和克萊爾的第一次邂逅到以後無數次的「約會」,再到亨利的死去及克萊爾的等待,奧德麗無不以平淡的情節描寫來敘述這一次次的時間旅行,給作為第三者來經歷這些時間旅行的我們一個客觀思考的空間,在裡面我們沒有看到常出現在一些所謂的「暢銷書」里華麗到主觀控制的辭藻。而以男女主人公為視角的時空交叉描寫,我想應該是文學從電影上借鑑而來的表現手法。這樣的手法,頗具辯證性,而且用在時間旅行的這樣一個題材上是再恰當不過的了。無論你從亨利的角度還是克萊爾的角度去讀,都具備合理性,因為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不一樣,這也常常會發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更何況,他們還時空交錯。
  
  我想,作者能寫出這樣的故事並不只是根據自己的職業異想天開從而虛構一段幻想中的科幻愛情。而跟我們當下的時代背景也有所關聯。現代人,尤其是生活在一些工業化、市場經濟過份發展的城市人,往往因為市場的大眾價值觀的引導而被抹平自身原有的稜角,人人自危地追逐著工業機器的急速運轉的加速度。然後自豪地說「瞧!我把時間都貢獻給了工業社會!」注意,是工業社會,而非社會。社會並不僅僅是市場和工業。然而,在我們所貢獻出去的東西當中,能力和時間的比例是多少?我們大多數人不過是把能力最小化,而時間最大化了,僅此而已。留給自己的時間大量流失,往往讓我們找不到自我,抑或是,有所愛有所衷,卻來不及,更甚者,不敢去行動。因為我們已經身陷時間怪圈的泥沼,不可自拔。這是現實中的時錯症。然而,同一性存在於個體性,我們心裡蠢蠢欲動的慾望總在春風拂起之時,悄悄地在灰燼中重生,開始似乎是早已註定生無窮迴圈。而《時間旅行者的妻子》大概就是新芽破土那一剎那的靈感。相遇、相知、死亡、再見。循環。亨利的時錯症無疑是像徵著現代社會裡人被時間駕馭的生存狀態 - 身不由己,而克萊爾則是另一種獨立於社會節奏之外的一種藝術家的生存態度 - 為愛而生、我行我素。兩人在爭分奪秒的戰爭中與時間博弈,死亡在這時也不過是另一場博弈的開始。這場戰爭沒有輸贏。命運和他們倆最終妥協,用面對死亡來交換一場經歷過極刑的約會。命運玩弄了他們,而他們也沒讓命運盡興。算是各得其所吧。
  
  雋永的愛情固然可貴,但並非每個人都敢去追求。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基礎的話,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足夠長的年份後錯時症興風作浪的可能性。但至少,在這個世界還在正常邊緣的時候,我不甘願當一個被動的時間旅行者。他們的女兒阿阿爾芭就做到了掌控時間。也許,對於現在的我們,亨利和克萊爾的故事算是針對錯時症的一劑免疫。
  
  不駕馭時間,就被被時間駕馭。
  
  勇敢去愛吧!

P.S. 基於豆瓣需要評分後才能發表,我暫且先給予小說應得的評分。待公映觀影過後再來修改;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