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ton
2008-09-02 06:42:22
電影世界裡的女性作者
的確是衝著標題去的。沒錯裡面有很多床戲。但是一點也不色情。
故事很簡單,可以說是圍繞一段感情的零散小節的合成。很女性,確實很女性。因為一邊看的時候一邊在想起另外的兩個女性作者,馬儷文和徐靜蕾。
故事冗長而簡單,兩個年齡不相稱的人相遇,有好感,然後在一起。當然很容易就會套上所謂的不倫之戀。其實喜歡就好了,管它是姐弟戀,還是師生戀,還是婚外情呢。故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部片子的角度。如果看過岩井俊二的電影,那麼對岩井表達女性美的能力一定嘆為觀止。情書裡的博子和樹,能拍得如此的唯美。然而當女性作者來表現女性的時候,那種空靈的女性形象又加上了更多的,更複雜的思緒。這樣的女性更真實。
這部片子的女性很特別,因為她們不再以花瓶,英雄所救的美,和愛情傻子的角色出現。她們出現得很自我,很有力量,甚至可以說很女權。這種女權的宣洩不在於是否有power,而是在整部片子的內容上。一個成熟的女性和一個美型小男生。連床戲的開頭都是女性的主動。男生只是一個追隨者和等待者。可以說在這個電影世界裡面,出現了一種以女性為視點的電影,而那些絕大部份的電影都是以男性的角度來看待世界,看待女性,所以女性在很多電影裡面情感很單一。但是在這部片子裡面,女性以一種真正自我的方式出場,沒有經過任何男性導演的束縛。
為啥會想到馬儷文和徐靜蕾,因為在看片的時候不斷的聯想到《我們倆》和《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感覺很像。比如我們倆裡面,小馬的角色很強烈很自然,如果是男性導演的話,女性的出場肯定是溫柔而內斂,但是《我們倆》裡面,小馬和老太太的表現直接而自然,完全是身邊女性的形象,一點兒也不嬌柔造作。雖然說《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有點矯情,但是徐靜蕾的視角依然是女性的,還有《夢想照進現實》就更能體現徐靜蕾的那種女權的思想。一個演員和導演之間的交鋒,最後女性獲勝。而且當中有很多女性的思辨,雖說劇本是王朔的。
當我們再看回大部份的影片,男性作者的電影,再和女性作者的電影做比較,其實會發現,男性的邏輯性和連貫性很強,而女性作者大多是一些小故事將整個電影串聯起來,而且表達細膩,有時候也缺乏技術,但是這種技術的缺乏更能體現女性電影的風格。最主要的區別就是,男性導演電影裡的女性是男性所要的女性;而女性導演鏡頭裡的女性才是真正的女性,表現自然毫無矯情的女性。
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女性導演的電影作品少之又少,我看過的也就是那麼四五部,但是在閱讀完女性導演的電影后總能找到某種相似的地方。真的希望女性導演能成為電影世界的一股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