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ir

放牛班的春天/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

7.8 / 67,915人    97分鐘

導演: 克里斯巴哈蒂
編劇: 克里斯巴哈蒂
演員: 法藍柯波蘭德 尚巴堤莫里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微喵の兔紙

2008-09-10 03:15:50

放牛班的春天


這是一部法國電影Les Choristes(歌聲伴我心)
英語翻譯是The Choir Boys(唱詩班的男孩們)
而漢語翻譯的是放牛班的春天,這是中國式翻譯,放任不管的一個班級,迎來了萬物復醒的春天。
音樂,馬修人性的光芒,孩子們認真善良的表情,從電影一開始到結束,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
「池塘底部」的孩子們,是一群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校長高壓政策下,過著枯燥無趣的寄宿生活,經受著體罰和無端的訓斥。
而愛好音樂的馬修的到來,開始悄悄改變這原本讓所有人甚至父母放棄的「池塘底部」。
我十分敬佩馬修,面對一開始無序混亂的班級,他不但沒有厭煩,反而設身處地的想辦法改變這一切,在他的心中,他們不是問題少年,他們只是孩子,有點叛逆而已。
同時,帶著他對音樂的熱愛,馬修也將這份熱情,融入到孩子們中,問題少年組成了合唱團,唱著一首首動聽的歌曲,聽著旋律優美的音樂,中音、高音、低音,每個孩子稚嫩的臉上都因歌唱而變得認真、變得激昂,無趣的生活變得有意義,而每一個孩子,都因此悄然改變著。
有一評論家曾這樣說過:「不同於一般的運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電影,或極盡誇張搞怪的爆笑喜劇,《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這也創造了法國電影新概念——陽光情感電影。這部沒有美女、暴力;沒有動作、兇殺和商業元素的好電影成為了本年度法國人的心靈雞湯。」
音樂,不置可否,是電影的一大看點,該片在拍攝前,導演哈巴提亞遊遍全國,才找到一個適合的男主角,一個嗓音唯美的12歲小男孩.
其實導演克里斯多福·巴哈提亞並非電影出身,他其實是一位出類拔萃的古典吉他手,畢業於著名的巴黎師範音樂學院,並在多個國際性大型吉他比賽中勝出。
而片中其他的男孩子,也是從周圍小學、中學尋找出來,沒有演戲經驗,但率真自然的一群孩子。
由他們組成的唱詩班唱出的歌曲,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也讓每一個看這部電影的人在看到他們真誠的臉,聽到動聽的歌曲時而感動。
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那時那刻,是否感覺到孩子們清澈的歌聲悠然滑過心間?
電影也在說明一個問題,教育。
問題少年,真的是問題少年嗎?
望著他們唱歌時的神情,沒有人會說他們「變壞」,
看到他們望著窗外時渴望的眼睛,沒有人會說他們「叛逆」,
看到他們紛紛放飛寫滿祝福的紙飛機送別馬修,沒有人會說他們是「池塘底部」。
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孩子,只有人們對孩子的挑剔。
頑皮,叛逆,固執等等,這些只是孩子天性的可愛,他們應該在正確溫和的引導下健康自然的成長,與其高壓下教育他們,不如用音樂,用真誠,用熱情,用善良,融化他們因被忽視被排斥而漸漸變冷的心。
而馬修,正是個合格的教育者,他關心每一個人,激勵著每一個人,他讓孩子們感受到溫暖和希望。
用音樂帶給孩子對生活的興趣對未來的希望。
每一天的歌唱,是孩子們心裡黑暗中的一座燈塔。
「池塘底部」的孩子們開始唱著悅耳的歌曲,放飛紙飛機,踢球,大笑,迎來屬於他們的春天。
電影還安排了一個角色,就是被誤偷錢的惡劣男孩,安排他的出場,更多的是進行比較。
唱詩班的孩子因為馬修的努力,迎來難得的春天,而這個男孩,卻因為校長的獨斷和盲目偏見,斷送了他的前程,以致於他最後做出放火燒學校的報復行徑。
他並無大錯,真正錯的人是教育他的人,我相信馬修也永遠忘不了他走之前那帶著微微絕望微微善意的微笑。
然而馬修並不是什麼教育家,他能做到這些,就是一個平凡人心裡光輝的人性力量,讓他的形象從電影開始越來越高大。
他更熱愛音樂,他每夜才思泉湧,激昂的創作出一首首健康向上,充滿希望的歌曲,為這些孩子而作,為自己心中神聖的夢想而作。
只是可惜,最後馬修還是被冷酷自私的校長開除,從校長惡毒的話中,深深刺激了馬修的自尊,確實,馬修是個「失敗」的音樂家,他一生沒有成名,一直靠教他人唱歌為生,他也是個「失敗」的老師,因為他被開除。
但是,當我們看到孩子們充滿朝氣昂頭挺胸歌唱的樣子,我們不能說這是「失敗」,尤其是在馬修離開以後,曾經的問題少年,開始了新的生活,其中一人還成為世界著名指揮家,而校長,也被校內因馬修而感動的其他教職員工告發,
一切,在馬修離開的蒼茫背影之後變的充滿溫暖。
電影拍攝並沒有拘泥老套情節,風格新穎,人物性格刻畫深刻。
原本的淒涼景色,鍍上孩子純真的笑容,原本失落的離開,卻在小孤兒固執的追隨馬修時讓你忍不住微翹嘴角。
這確實是一部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一部雖有點沉重,但仍存滿希望的電影。
04年上映的《放牛班的春天》,我如今才如痴如醉看了一遍又兩遍,有點慚愧,但更多的是慶幸,還好,我沒有錯過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