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決戰末世代--Doomsday

末日侵袭/决战末世代/灭绝生还者

5.9 / 80,063人    USA:105分鐘 | USA:113分鐘 (uncut version) | UK:108分鐘

導演: 尼爾馬修
編劇: 尼爾馬修
演員: 蘿娜米莎 亞歷山大賽迪 亞卓安萊斯特 鮑伯霍金斯 Caryn Peters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侯曉林

2008-09-12 09:15:06

《末日侵襲》:難以名狀的狂歡


《末日侵襲》:難以名狀的狂歡

  

我們慣於欣賞前景大好,我們慣於欣賞光明未來,我們慣於欣賞清官盛世,我們慣於欣賞國泰民安,我們慣於欣賞正人君子,我們慣於欣賞鐵面英雄,我們慣於欣賞一根筋的救世主,我們慣於欣賞一種風格統治全局的電影,但《末日侵襲》一出手就能夠將我們的這些慣於打個人仰馬翻!

  

《末日侵襲》開篇講述病毒來襲,武裝隔離,在人與人之間建築起「高牆」,不禁讓人想起艾倫帕克根據pink floyd的著名專輯而拍攝的同名電影。隨後主人公臨危受命,深入敵區。小部隊困境求生,打退無數造反派般的朋克青年一層層的進攻,類似著名的《黑鷹降落》類型。女主人公被擒後脫身,監獄中對決雙刀女狂人,又有一點《追殺比爾》的意思。接下來,居然開著火車進入騎士時代,《角鬥士》般地女鬥士對磕大力士。再後來的公路飆車與大爆炸直逼公路動作片的最high點!此外,這片子還借鑑或者說倣傚或者說吸收了諸多類型片,名片的精髓,構建出了一派非凡的光影景像!

  

血腥,cult,殺戮,爆炸,末世,哥德,朋克,機關槍,鋼管舞,斬首,斷手,飛車,坦克,騎士,利刃,吃人肉,血漿臉,火焰與尖叫在片子中比比皆是,混會貫通,組成了一個後現代式的亂燉大雜燴!

  

需要提及的一點是,雖然本片融匯了如此多的暴力,生猛與黑暗的元素,但它整體上呈現出來的氣質卻不是老美b級片的邪惡品味,反而卻有著英式紳士般的節制的內在力量,彷彿在黑色幽默與暴力血腥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點,讓片子看起來即不偏執發狂卻又讓人大呼過癮!

  

說一點思想上的東西。該片以一個末世的寓言般的故事,直指著我們現世的癥結:為了集團的利益而不惜犧牲大眾性命,而根本沒有人對於人基本的光懷與救助。一方面它在揭示《君主論》教導人臨朝時的冷血手腕,另一方面也是在呼喚大集體對於小個體的重視與關愛!

前一方面,在我們的土地上馳騁兩千年,大到君王控國,小到長輩持家,嚴格的明晰等級與界定各自權限(深層上是強勢者對於弱勢者的權利剝削)是維繫權力話語者的必備法寶。

  

後一方面,涉及文化,即我們是否近乎約定俗成地可以接受乃至認同甚至推崇「舍小保大」的價值邏輯?以及犧牲個體成全集體的行為道德?要知道,我們的大一統的代價正是以消滅具有「非同一性」的個體為代價。(哲學上,阿爾多諾認為「非同一性」才是世界的本體特質,這正是對於黑格爾以絕對精神所統攝並建立的哲學大廈的釜底抽薪式的否定與摧毀,從本體論的角度講,我個人認為阿氏理論才是解構主義的哲學鼻祖與根基)

而對於個體價值的重視與關愛是我們文化中歷來的盲點。主流儒學,孔子的菁英性得不到眾民的體悟,漢儒董仲舒改學術理論為「意識形態」,後世經「理學」到「禮教」,變本加厲地「克己復禮」以求「仁」,卻隻字不提對個體的「仁」與解放自己才是對於自身的「仁」。而我們的宗教文化,佛教的避苦去痛術與末世的極樂承諾,以及自產的道教倡導的長生不老,皆沒有發揮出宗教應有的人間關懷與精神救贖的力量!

話題扯得太遠,收回來簡單一句話好了,每個人都是可貴的,都是需要重視並不可忽視的,他們呼吸的是一樣的空氣,擁有一樣的身體,他最基本的生命價值永遠沒有貴見高下,無論他是總統還是乞丐!

  

這一部思想過硬,影音撒歡的片子,也許會給很多人氣急敗壞的不屑一貫或者破口大罵,但它同時也許會給很多人以難以名狀的狂歡!

到底會是哪一種,還需要你自己的體會!因為在這個地球上沒有人能夠代替你的感受!所以,每一個你都是獨一無二的重要!

                                      有肉吃跟著你

                                  2008-8-23 8:07

 

 
人對於人的需要永遠大於人對於物質的需要。
物質的幸福是相對的,而感情的幸福是絕對的。

http://blog.sina.com.cn/xiaoxiaolin1981
 
興奮的點與點得興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