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

奇幻人生/口白人生(台)/离奇过小说(港)

7.5 / 237,036人    113分鐘

導演: 馬克佛斯特
演員: 威爾法洛 瑪姬葛倫霍 艾瑪湯普遜 昆琳拉提法 達斯汀霍夫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J.

2008-09-15 10:39:16

Happy Ending. Or not


the end determines everything. 結局,關乎一個善良的人是繼續或者還是死去,關乎一本書可以成為一本好書或者一本絕世精品。整部電影的懸念設置圍繞這個「英雄必死」的結局展開,作者創作的過程和主人公的生活這兩條線有條不紊的前行著,直到主人公根據IRS的職務便利查到了作者的電話住址,於是兩條線交匯,作者受到了主人公,這個原本應該是虛幻的存在於作品中的人物的影響,殺掉一個好人,還是成就一本佳作?主人公在失落,痛苦之後坦然的選擇了他的命運:死掉,不是去成就一部佳作,而失去挽救一條幼小的生命。他的所作所為讓作者不忍心親手殺死他,改寫了已經完成草稿的結局,happy ending。

悲劇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遠高於喜劇,在西方文學史中戲劇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古希臘,產出了甚多優秀的悲喜劇,埃斯庫羅斯的《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歐力比德斯的《美狄亞》只要是稍微有點文學常識的人,基本都能說出個故事概要來。而喜劇大師阿里斯托芬的傳世之作,比較耳熟能詳的只有《鳥》,而大多數人只是在歷史課本中背到過,卻不知其所以然。同樣,兩一個西方文化史上的里程碑,莎士比亞,寫出了讓人耳熟能詳的《威尼斯少人》,《仲夏夜之夢》等喜劇,但真正成就莎翁地位的卻是他的悲劇《羅密歐與茱莉雅》,《漢姆雷特》,《麥克白》。

向來觀影小眾們最嗤之以鼻的就是大團圓結局,其實搞大團圓結局的導演自己也不喜歡大團圓,但還迫於投資方的壓力,不得不妥協。為什麼?平衡和諧是東方哲學意義上的美,但從來不是藝術的最高境界,不朽之作獨臂的維納斯把藝術的缺憾之美體現到極致。悲劇就天然有這種殘缺美,不過不同的是,維納斯的斷臂之美是留白,成就了人類想像中的無窮可能性之美。而悲劇的殘缺之美卻純粹的因為其的不完美。人追求完美,但是正是不完美的故事結局才能讓人長期詠嘆:「伊阿宋怎麼就能拋棄美狄亞呢?」「要是假死中的羅密歐的能夠早五分鐘回復,那該多好!」「威廉華萊士怎麼就死了,唉」……

於是,我就在想,本片的happy ending是否是個敗筆呢?如果全片在威爾法瑞爾被車撞倒的一瞬間閉眼歸西,留下作者躺在她空蕩蕩的房間的地板上抓狂,懊惱,然後立刻出字幕,是否就是最佳結局呢?很遺憾,我對此持肯定態度。就像《性愛101》最後維諾拉賴德最後沒有和男主人公同歸於盡一樣是個敗筆。兩部片子同樣在忽悠觀眾將近95%之後來個溫馨大結局。哈囉,這裡是好萊塢,畢竟還是逃脫不了俗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