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沉默之海 [1949]--The Silence of the Sea [1949]

海的沉默/沉静如海/海之沉默

7.6 / 5,471人    87分鐘

導演: 尚皮耶梅爾維爾
編劇: 尚皮耶梅爾維爾
原著: Vercors
演員: Howard Vernon Jean-Marie Robain Ami Aaroe Georges Patrix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蘇七七

2008-09-17 05:57:59

文字與鏡頭




文字與鏡頭
  
  片名:《海的沉默》
  導演:讓-皮埃爾•梅爾維爾
  國別/年份:法國/1949
  
  《海的沉默》根據一個短篇小說改編。這個原著很有名,作者維爾高是午夜出版社的創始人:1941年,為了出版抵抗運動書籍,他創立了午夜出版社,並出版了這個小說。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導演(只拍過一個短片),梅爾維爾花了兩年的時間修繕劇本並與原作者溝通——最後維爾高被他打動了,不僅同意了影片的拍攝,還將自己的住所作為拍攝場地。
  
  在二戰期間,一個德國軍官住進了一個法國老人的鄉間家裡,他和他的侄女無法拒絕與對抗這個「入侵者」,只能以沉默來捍衛自身的尊嚴。德國軍官愛慕著法國文化,他的表達法是富於詩意的:「裡的天氣算不了什麼。法國的冬天是一個溫和的季節。我們那兒的冬天才算得上冷,非常冷。樹木儘是冷衫樹,一座座森林擠得緊緊的,樹上的積雪沉甸甸的。這裡的樹木纖細柔弱,上面的雪純粹是鑲的花邊。我們那裡的情景令人聯想到一頭公牛,粗壯強健,為了生存它需要它的力量。這兒卻是靈魂,洞察入微的詩歌的思想。」這個謙恭有禮的,舉止得度的房客甚至贏得房東的好感,令老人因為必需性的沉默而感到不安,永遠在做針線活的侄女子乎從沒正眼直視過這個軍官,但他的話語,他的琴聲明顯已經讓她的內心起了波瀾。
  
  然而對於維爾高來說,塑造這樣一個融「仰慕者」與「侵略者」於一身的軍官形象,與其說是為了體現一種人性的豐富,不如說是為了一個更簡單的目的——揭露這種豐富性遠不能抵一種簡單粗暴的權力感。軍官的巴黎之行,起點似乎是文花上的朝聖,結果卻是他幽微婉轉的親法情懷那麼容易地被打消了,——雖然表現得好像也頗為痛苦。但侵略者的「痛苦」毫無意義,對於被侵略者而言,所要領起的只有更強大的警惕與抵抗。
  
  電影將第一人稱的小說敘事轉化為電影的話外音,形成了一種對話。在這種對話中,德國軍官的聲音是強勢的,他有邏輯,也有感情,滔滔不絕的話語形成了一個話語場,老人的話外音顯得衰老,軟弱,過度有教養,他的沉默有好幾次都顯得難以堅持。但是他總算堅持住了,在某種程度上,侄女的沉默與他互相扶持。她的沉默是更徹底的沉默,因為她連「內心獨白」都沒有,只能以優美的頸部線條,以一個堅韌的站姿或坐姿,以一次偶遇與逃避,來表達她的反抗,她的期望與她的失落。對於愛情成份的極為節制的敘述,使這個電影不流於俗。
  
  在這個電影裡,有些鏡頭語言的修辭顯得太簡單了:比如用仰角度拍軍官,用俯角度拍老人與侄女,燈光的運用也並不自然。但整體而言,它並不追求一種「自然」的效果,而追求一種節制中的思想與激情。在這方面的表達上,電影似乎比小說猶勝一籌。對侄女的鏡頭描寫大多數是主觀鏡頭,是從軍官的角度出發的讚許與審美,但在電影的最後部份,在軍官陳述他的痛苦抉擇時,是一個對侄女的正面特寫。這個正面特寫的強度與台詞的強度形成了一種力量上的平衡,成為一種存在與對抗,她不再是一個審美對象,而在這個特寫里成為「主體」。這是聲畫對位的一個有才華的處理,是電影語言的獨特修辭。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