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李米的猜想--The Equation of Love and Death

李米的猜想/爱失偿(港)/李米的遭遇

6.9 / 1,492人    China:96分鐘

導演: 曹保平
編劇: 曹保平
演員: 周迅 張涵予 鄧超 王寶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傑瑞

2008-09-26 00:52:25

《李米的猜想》:其實愛並未遠離


《李米的猜想》:其實愛並未遠離

    看完《李米》,被這個擰吧的故事折磨得不行,好像周迅在電影裡歇斯底里呼出的煙,在身邊繚繞糾結散不去一樣,可伸手想抓住些什麼,卻發現墮入虛空,只是手指間有些淡淡惆悵的菸草香。愛與被愛淡化了影片表面上記述的黑色題材,在一個純女性視角的複雜體驗中,觸碰了隱含在人們思想情愛中的一根脆弱的弦。

    影片是近年來打著商業旗號的文藝片偏好的主題:尋找。電影一開場就在周迅莫名其妙叨念的一連串數字中,讓觀眾感知了李米,那在歷數著的等待的日子中盲目卻執著尋找男友的幾近瘋狂的心態。這種偏執的愛和追尋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觀眾的好奇心,不免讓我們隨著李米一起「猜想」:鄧超扮演的李米男友方文去哪裡了?為什麼寄了這麼多信回來人卻消失四年不見?他為什麼走?又為什麼不回來?他在做什麼?……

    然而隨著那個「詩人」在誦完讓人摸不清頭腦又窮酸可笑的「遺作」,轟得一聲墜落到方文的車上時,觀眾的所用猜想都被這隨即而來的緊張刺激的劇情給打散了。其實電影《李米的猜想》的故事源於一個新聞線索,說的是兩個歹徒綁架了一個女出租司機,在她的百般求饒下,歹徒最終答應只要她不檢舉、不報案就放了她。但女出租司機逃出虎口後,卻還是報了案……影片將這個斷章的故事進行了源頭和發展上的豐富,並藉由王寶強、王硯輝扮演的兩個身體攜毒的民工的精彩表現和周迅超強的演技,讓這個本身就驚險刺激的情節,在幾度張弛中更加扣人心弦。比如加油站周迅用流血的手指在車體上寫下「110」那場戲,再比如王寶強難敵樸實天性放走周迅那場戲,她的車打不著,著實讓觀眾揪心緊張。可以說導演曹保平在拿捏觀眾心理、剪切畫面等方面做的相當到位。

    然而正如曹保平曾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的一樣,他不想讓這部電影停留在緊張刺激上,希望觀眾能夠透過人物感受更多的東西。他也的確這樣做著。曹保平為電影中的每個人的行為本身都賦予了一層「愛」的源動力,王寶強之所以甘冒販毒的風險是為了他的「小香」,王硯輝也是為了能夠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家,包括貫穿影片始終的「李米」和「方文」的尋找與躲避,都是「愛」的使然。導演用「愛」為每個人物渲染上了一抹悲情色彩。販毒這種嚴重的犯罪行為被導演在行為動力上尋求了某種悲劇意味,雖然面對公正的法律,無法脫責,但卻顯示了導演的悲憫情懷和側面教化的目的。

    隨後,影片伴隨著李米在警局與化名為馬冰的方文遇見後,使得影片的視角重新被拉回到「猜想」程式中。除了之前周迅在被劫持那場戲中表現出得淋漓盡致的緊張害怕的情緒,帶給觀眾深深的波動之外,周迅這個影后的高超演技在此時與方文戲劇化的糾纏中展現的一覽無餘。伴隨著李米的歇斯底里、悲切苦痛、絕望幻滅等一系列情感的全方位外泄,我們在這種強大的感性力量的引領下,逐漸發現了事情的全部原委,原來兩個人因為方文的沒出息和李米家人的反對而被迫分開,原來方文在尋求強大的過程中被迫誤入歧途,開始了販毒的勾當,原來他的心像他的信一樣一直沒有離開過李米,原來,他對李米的愛並未遠離……

    影片在最後的那盤錄影帶中,將糾結於二人之間,糾結於慘澹現實與執著愛情之間的全部張力,通過鄧超清淡卻悲切的訣別和他始終不曾離開的對李米關注的視線,洶湧的釋放出來,讓觀眾頗為動容。特別是最後的最後,用DV視角黑白畫面訪問李米她和方文的最初的愛情時,如果聯想到後來發生在兩人身上這些有些荒誕、有些無奈、有些宿命的故事,難免不會隨著哽嚥著別過臉去的李米一起,傷心流淚。

    導演就是用了這樣一個集中而戲劇性的故事,透視了一個女人複雜而奇特的心理。這樣一個以愛為中心的女人,在歷經等待、寂寞、找尋不得等憋郁的情緒後,精神與行為都在向癲狂靠近。然而不得不說的是,導演曹保平用一種男性意識的揣度在一定程度上畸形化了女性情感,使得其既倔強又脆弱。好在周迅的表現並不單薄,而且真正陷入愛情的人又如何保有清醒的認識和理智的情態呢?尤其是在這份愛經歷著死亡的威脅時,便更難把持了。所以影片的英文名《The Equation of Love & Death》,(愛與死亡的等式)便透露出一份更深的思索。「哥德巴赫猜想」驗證最簡單的1+1=2,「李米的猜想」也許想要藉由這個女人的脆弱敏感的神經去考量「愛」與「死亡」這兩個人類永恆的命題。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