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遠離非洲--Out of Africa

走出非洲/非洲之旅/远离非洲

7.1 / 86,429人    161分鐘

導演: 薛尼波拉克
編劇: Isak Dinesen Kurt Luedtke
演員: 梅莉史翠普 勞勃瑞福 克勞斯瑪麗亞布蘭道 Michael Kitche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No Logo

2008-09-28 22:36:24

再看《走出非洲》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第一次看《走出非洲》是在1989年的澳洲,看完後的奇妙感覺歷歷在目,仿如自己在夜晚的海邊,天空中有無數的流星,煙火一般向你撒來,浪漫混合著典雅,無奈參雜著深情,傷感交匯著壯麗。我看到了Woman at her toughest, man in his best and colonial society at its worst.

昨晚又看了一遍《走出非洲》,已經是距第一次看本片的近二十年後在上海的家,優美的電影配樂,壯麗的非洲景色,Meryl Streep (Karen) 的堅毅,Robert Redford(Denys) 的不羈,Sydney Pollack的智慧和藝術才華讓《走出非洲》的神奇魅力再次令我感慨不已。我明白了為什麼片名叫Out of Africa, 我更明白了自己這二十年的經歷,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不停地在In or Out 之間苦苦掙扎。

電影的開場有這麼一段女主人公Karen的自述:…he gave me an incredible gift. A glimpse of the world through God’s eye… and I thought: 「Yes, I see. This is the way it was intended.」 (…他給了我另外一樣不可思議的禮物。從上帝的眼中窺探這個世界…然後我想:「對啊,我明白了。這才是上帝希望的啊。」)這些話不僅僅從Karen的口中帶出了電影男主人公的非比尋常的影子,同時,無疑是電影深入的主題,也是導演讓觀眾去發現Karen明白的到底是什麼?上帝希望的又是什麼?

女主人公Karen 所處的時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那時二十五,六歲還是單身女性是不為歐洲上流社會所接受的。在忍受不了她的貴族情人的怠慢之下,毅然以一種反叛的方式,提議和她情人的哥哥結婚,到非洲去另創一片天地。
Karen 是怎樣的一個女人?Sydney Pollack 在Karen 剛到非洲結婚當晚和她伯爵丈夫發生爭執的一場戲中有細膩的有關Karen 個性的描述。Karen 除了美麗富有之外,更重要的,她是一個個性堅強,極具反抗精神,同時,又是一個佔有慾非常強烈的「現代西方女性」。Karen 不僅要得到婚姻,還要得到夢寐以求的貴族頭銜和她所理想的家庭生活。Possession和obligation 這對矛盾,在Karen 的人生軌跡中充滿了鬥爭的腳印。明白這一點對於電影的深入進展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來到非洲,她帶去了水晶和瓷器,她給她的非洲傭人戴上了歐洲侍從的白手套,她希望莊園的河水可以改道,她要用英語去教育非洲部落的小孩,她不停地想讓原始非洲通過她的努力變成一個她所想見到的歐式非洲。於是,男主人公以一種完全相反的理唸出現的時候,電影的魅力和趣味油然而生,也為她在電影結束時所有她擁有的(Possessed)東西的一一失去埋下了令人深思的伏筆。

男主人公Denys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個羈驁不訓,風度翩翩的浪漫主義人物,我覺得他不光如此,他之所以吸引Karen, 並且影響她一生的是他有著非比尋常的價值觀,他是一個真正自由的人,他不以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任何人,也不迎合任何人的意志而喪失自己的自由,即使因此付出的代價是孤獨和貧困。


在聖誕晚宴的舞會上有關Karen給非洲小孩英語教育的話題中有這樣一段對白:
Denys: 你很會搞事。他們說要讀書的時候是怎麼表達的呢?他們知道說他們要讀迪更斯嗎?
Karen: 你不認為他們應該學會讀書嗎?
Denys: 我認為最好你先問問他們的意願。
Karen: 你小時候被問過嗎?難道讀故事有害於他們嗎?
Denys: 他們有自己的故事,只是從不寫下來。
Karen: 你為什麼寧願他們是無知的呢?
Denys: 他們絕不無知。我不願見到的是把他們變成一個個小英國人!
西方人總以為自己的文明優越過別人。即使是Karen 那樣心地善良的女性,依然以為把自己的文化和道德強加於完全不同的種族是出於一種善舉。因為在她的心目中,非洲人是無知的。當英國的戰艦強佔了滿清的國土,當八國聯軍的烽火燒盡了圓明園, 當日本的鐵蹄踐踏了中華的江山,當美國的戰火蔓延了雅魯藏布江…直到當幾個月前,奧運的聖火依然遭到歐美的污辱,所有的這些的背後,只有一個邏輯,那就是非西方的價值和觀念都是無知的表現,即使使用武力去改變這些價值和觀念在很多西方人的心裡,也是一種善舉。Denys 的非比尋常就是近一百年前,他就看到了依然是今天世界矛盾的根源。他對非洲深深的熱愛使他明白到幾百年來狂妄的西方文明到今天都不明白的道理。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閃光點遠遠超出了他的風度,優雅和浪漫。
Karen 第一次受到了和她的價值體系所形成的道德觀念相對立的衝擊, 而那種對立的價值在她眼裡是模糊的, 於是她疑惑地問Denys: Is life really so damn simple for you? (難道生活對你真的那樣簡單嗎?)
We are not owners here, we are just passing through(在非洲我們不是主人, 我們只是過客。 Denis 語). Denis 就像他說的是非洲的一個過客,他何嘗不是一個人生的過客。他不需要Out of Africa, 他本來就沒有In to Africa, 其實,當你心裡根本就沒有In or Out的困擾的時候,何處來In or Out的問題?人生應該是簡單的:本無明鏡台, 何處惹塵埃?

回首自己,從離開家鄉到重回故地,從心高氣傲到意氣闌珊,所有經歷過的起起伏伏,得得失失,哪一樣不是因為心中有太多的In and Out而引起的反反覆覆,沉沉落落?

在他們一起去Safari 的一幕中,夜晚在空曠的非洲草原上,在營火的燃燒聲和野獸的叫喚聲中,在一種有聲勝無聲的寂靜中,在Karen 心裡產生了不可迴避的震盪,而這種震盪在Denys 的心中得到了迴響.Denys 用那台留聲機播放出一曲叫做「Let the rest of the world go by…,讓其餘的世界都離開」,多麼恰如其分的可以形容男主人公的歌名啊!Denys 一生的追求是遠離一個人為構建的社會,遠離按別人的意志循規蹈矩。他們浪漫地在燭光下跳舞,在香檳的芬芳下談笑,在黑夜的寂靜中相愛…
兩個人的結合暫時自然完美,然而,就像電影中原始的非洲平原已經顯現現代西方文明的各種痕跡,一種西方工業文明帶來的不和諧正以各種形式在非洲的原野展開。

Denys 和Karen 是兩個互相吸引卻完全不同的人,他們的衝突也是不可避免。雖然Karen 在她人生的未來認識到Denys 所堅持的正是她經過所有的困難之後想要尋求的,然而他們的衝突遠在她認識到這點之前。終於,她想要擁有的,或者她擁有的,一樣一樣地從她身邊離開,她的丈夫, 她的愛人,她想要留住的河水,她努力經營的農場,她的所有一切…


電影最為感人的場景是Denys帶Karen 在飛機上看非洲原野的壯闊和美麗,Karen 真正領略到非洲原野自然風光的震懾和感人,一幅幅盪氣迴腸的自然圖景, 一聲聲動人心魄的野性呼噢,人其實是那麼渺小,一切的名利慾望在非洲神奇的天空中,比不上過眼雲煙。這些是女主人公在非洲才明白和醒悟的,也是她在開場所說的是上帝希望的:非洲之所以是非洲,是因為它獨特的風格和個性,就像她的俑人不會帶伺從的白手套,流淌的溪水不願更改它們的河道,故事代代相傳卻不用文字,遼闊和壯麗的土壤不喜歡工業革命帶來的味道。因為只有非洲,才是非洲。如果一切都按Karen原來希望的改變,何必有非洲?John Berry 的原創音樂更是帶有一種宗教般的神聖。我這時明白電影為什麼叫Out of Africa, 這不是僅僅講述一個女人在非洲有個農場最後一無所有而離開非洲的故事,這是講述一個心靈,在物慾橫流的社會,如何拋棄沉重的精神枷鎖,踏上一條尋求自身解放的頌歌。舊約中有猶太人出埃及紀,Out of the Egypt, 難道不也是講述古代以色列入,離開奴役自己的埃及,解救自己再次獲得自由和家園的故事嗎?

《走出非洲》在我眼裡有不可思議的現實意義, 今天我們要讓中國變成什麼樣的中國?西方文明在大行其事的今天,我們想沒有想過,到底是什麼樣的文明我們需要走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