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ir

放牛班的春天/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

7.8 / 68,021人    97分鐘

導演: 克里斯巴哈蒂
編劇: 克里斯巴哈蒂
演員: 法藍柯波蘭德 尚巴堤莫里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ichelle

2008-10-07 07:14:04

池塘底的孩子的春天


100分鐘的電影換來的是內心長久的愉悅和恬靜,程度和遠方度假相當。尤其是最後佩皮諾的堅持,馬修把他帶走,巴士行駛在春日的林間,音樂流暢綿長。

如果說大學時代看的電影《死亡詩社》將教育的批判重錘最後落在了尼爾的自盡上,硬生生將電影寓意植根深厚,謝幕後心情沉重,那麼《放牛班的春天》則將教育的意義深遠化,大愛化。所以在電影的風格上前者始終是出自好萊塢的,而我更青睞法國電影,似乎是曾經的一首曲子一部電影開始的。

一位代課老師,走進「池塘底教養院」面對一群問題種種的孩子,他們之間發生了一段故事。其實孩子是上帝的天使,看著他們的眼睛,除了將他們自己的內心暴露無疑外,還給了我們鼓勵。如果不是孩子的頑皮相信馬修的五線譜永遠停留在某個休止符上,會隨著時間變色,音樂也會黯淡,正是孩子的頑劣打開了他的手提包,也激發了他溫暖的愛的教育的理念,其實在他心中沒有明確的教育模式,對孩子的愛,馬修從心底開始。他將這些參差不齊的孩子用音樂的形式組成唱詩班,將迷路的他們拉回到原來出發的方向。

成為老師,可以是課堂上上百雙眼睛的聚焦點,可以是學生崇拜的對象,那都是自我滿足的形式,那麼,適當放下身段,真正用對待天使般的情態去對待那些迷路的孩子。馬修是助推潔淨靈魂的人,用音樂將這些陷身於池塘之底的孩子感受到春天的明媚樣子。

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在這一路途上的影子,那些惡作劇,那些話語,我們也不曾是一眼看到的春天。我們也會憶起那些馬修老師。我不懂法文,但是影片時常若影若現的原聲音樂決不辜負音樂無國界的定義。聽得懂,而且溫暖心靈。

雅克•貝漢說:「飛逝的歡笑和無法抑制的淚水都已成為過去,卻永遠不能忘懷。如果是由一段音樂,一首歌或是一組合唱連接起這遙遠的回聲,那麼它們所打下的烙印就更加深刻。可能是由於這個緣故,當我看到一群反叛的寄宿學校的孩子們被召集在一個合唱團里,譜寫出他們動人的孩提樂章時,我被深深地打動了。」

法國人正是用這樣一群唱詩班的孩子扣開了中法交流年的大門,誰會拒絕清澈流暢的童聲和沒有事故的眼睛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