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有你真好--The Way Home

爱回家/外婆的家/回家路上

7.9 / 4,432人    80分鐘 | Argentina:89分鐘 (Mar del Plata Film Festival) | Canada:85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


演員: 金乙粉 俞承豪 導演: 李廷香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ozma

2008-10-07 21:16:05

The Way Home


 暑假時,媽媽因為要上班無暇照顧7歲的兒子尚宇,於是把尚宇從漢城送到鄉下婆婆家,請婆婆代為照顧。婆婆已經78歲了,背駝得厲害,不識字而且又聾又啞,一個人居住在一間簡陋的房子裡。從大都市突然來到這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小山村,尚宇非常不習慣。於是他把氣都撒到婆婆身上,故意把她整理好的東西搞亂,把她僅有的一雙舊鞋子扔掉,為了買遊戲機的電池,趁婆婆睡著時偷偷摘下她髮簪上的銀釵拿去賣----婆婆對於淘氣的孫子毫無怨言,她默默地為他做著一切事情。尚宇要吃雞,婆婆就把僅剩的一點錢拿去換來一隻雞,尚宇一看做出來的水煮雞並非他想要的肯德基便大哭大鬧,婆婆不知如何是好;婆婆帶尚宇去鎮上趕集,用賣掉一點土產品的錢給他換蛋糕派,回來時尚宇卻不願和婆婆同車,怕在小朋友面前丟臉,婆婆為了省錢,竟然走著回家----尚宇愧疚了,他開始懂事地幫助婆婆做事,但當開始適應鄉村的生活時,暑假也快過完了,媽媽來接他回去。尚宇給婆婆畫了幾幅畫,告訴婆婆如果婆婆生病了,就把畫她躺在床上的那幅畫給他送去;如果婆婆想他了,就把打電話的那幅畫寄去,這樣尚宇就知道婆婆的情況了。尚宇和媽媽坐車回家時,他故意沒有表現出傷心的樣子,但在車裡,他一再的回頭觀望,拄著枴杖的婆婆像一座塑像一樣站在路口,一直目送汽車遠去。風,吹亂了她雪白的頭髮----
印象白描:
    這是一部情節非常簡單的電影,人物沒有幾個,孩子和啞巴婆婆的兩人世界裡幾乎沒什麼語言交流,所以,影片所要做的一切幾乎都是為了渲染一種濃濃的親情,婆孫之間由隔閡走向融洽,從陌生變為親密。影片的小故事一環扣一環,都是為了表現這種情感。這是一部從城市回歸鄉村的影片,同時也是一部講述精神回歸的影片,如此簡單的影片竟在2002年名列韓國電影票房收入第二名,可見韓國人在尋找心靈依託上和這部電影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導演在片頭大了一行字——「獻給天下所有的婆婆」。在城市化進度日益加快的韓國,每個人都在為生計奔波,誰曾關心過窮苦山村里孤獨生活著的老人?生活在城市裡的人以為世界就是這樣的,但走在偏遠的山村,那裡的一切都是那麼落後,人們生活得那麼窮苦。但正是這些貧瘠的土地,養育了很多日後在城市裡打拼的人,他們的下一代,卻已經完全忘記了這片土地,據說導演李廷香拍這部電影,就是為了呼喚現代人多關心一下養育自己的老人,呼喚現代人的鄉土意識。
    影片對白極少有時甚至給人很沉悶的感覺,但所謂愈無聲愈有力量,愈平淡愈深厚。這使得觀眾把注意力放在了情緒的體味上,而不是視聽的衝擊上,也正是這類注重內心情感的電影能夠從心靈深處打動人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所在。影片拍攝了6個月的時間,在拍攝質量上非常講究,青山、霧靄甚至簡陋的房子所拍攝出來的畫面都給人以美感,色彩、角度、用光的精緻更讓影片有一種油畫般聖潔的光彩。扮演婆婆的金乙粉和扮演尚宇的劉承皓都是非職業演員,他們的氣質正好符合影片自然的風格。特別是金乙粉的婆婆形象悲苦,滿臉褶皺,頭髮花白,歷盡歲月滄桑,她所有的情感都通過動作和眼神來表達,比如她佝僂著身子赤著腳走山路,為了省點錢從白天走到天黑才回到家;孫子大哭時她著急又無能為力的眼神,雖然沒有任何煽情的語言,但卻觸動了人們內心最溫柔的那根心弦。韓國人表現親情的影片和國內影片有很大不同,比如國產片《我的兄弟姐妹》、《暖春》都屬於親情片,但卻喜歡最大程度地煽情,演員門奔流而下的眼淚、聲嘶力竭的哭喊、生離死別的場景都成為催人淚下的強效催淚彈,但韓國片則喜歡用無聲的語言、動作等靜態的內心情感戲來製造效果。兩廂比較,似乎後者給人留下的回味跟雋永一些,觸動更長久一些。
經典語錄:
   婆婆到鎮上趕集,於是順便看一個賣雜貨的老朋友,把一隻老南瓜送給她,那個婆婆也抓了一大把尚宇要的蛋糕派送給婆婆。婆婆臨走時那個婆婆說:「我腿腳不方便,你要多來看我呦。多來看我,趁我倆都還活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