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逃殺--Battle Royale 3D

7.5 / 196,756人    114分鐘 | South Korea:120分鐘 | 122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深作欣二
演員: 北野武 藤原龍也 安藤政信 柴崎幸 栗山千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蜉蝣

2008-10-17 22:39:22

成人世界的殘酷洗禮


 《大逃殺》的情節其實很簡單,在一個經濟崩潰的國家,失業率飈升,成人喪失了自己的權威,成為未成年人鄙視的對象,全國有80萬中學生抵制教育制度,拒絕上課。惱羞成怒的統治階級制定了一個有史以來最無厘頭的法案:每年挑選一個國中畢業班,強迫學生用各種武器進行自相殘殺,只能有一個人存活,這就是大逃殺。

  我一向討厭看血腥的電影,可以晚上一個人看《午夜凶鈴》,卻不敢在陽光明媚的下午和一堆人一起看殺人狂之類,但這部電影卻深深吸引了我,在暴力的背後其實掩藏了深刻的對於人性的批判與解讀。

  面對四十二分之一的生存機會,你是否也會變成野獸,只為了最原始的生存權力而去殺戮,而不管面前的是好友,或是曾經愛過的人。每個人身上都有潛在的獸性,在文明的環境中被道德或法律約束而蟄伏,而在影片中的這個荒島,一切外界的約束都不存在了,人也只能蛻變為野獸。

   這部影片其實並非只是暴力那麼膚淺,它影寓了從學生進入成人社會從必須經歷的殘酷洗禮,從而去適應成人世界的生存法則:不要相信任何人,想活下去就必須冷酷無情。正如片中的班主任北野所說:盡情地去殺吧,活下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大人。無疑把人類社會溫情中所掩蓋下的叢林法則赤裸裸地展現了出來。

   兩個發誓要做一輩子好朋友的女生(我實在是記不住這些奇怪的日本名字),最後是自相殘殺而死。燈塔上的幾個女生說一定要想辦法一起逃出來,卻由於女人間的妒忌和猜疑最終也是自相殘殺而死。冷酷無情的相馬光子,殺人如割草,一個大概是好學生的男生被嚇得精神錯亂,殺人時候嘴裡還在背著公式。。。其實現實世界中出現的種種不如意與困境,有時會比死更可怕,我相信在有些東西面前,人們會寧願像電影中一樣拿著武器,憑自己的實力或是運氣一決生死,而不是在現實中像陷入沼澤一樣慢慢被絞殺。

影片中有幾個場景或者是人物頗讓人值得玩味與欣賞:
男主角七原秋野,小時候母親出走,上國中的第一天父親上吊自殺,從此在孤兒院生活,性格溫和軟弱,但最終在血與火的洗禮中長大,最後殺死了北野。並要保護典子直到永遠。
女主角中川典子:毫無疑問地是導演對她的偏愛,也許是用她來表現人類最後的良知,天使般的面容,溫柔的舉止,導演自始自終沒有讓她的手沾上血腥,即使是北野用槍指著她,說要讓她陪葬的時候也沒有開槍的勇氣,從開始到結束她都是一個美麗善良,需要被人呵護的柔弱女子,也許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女性形象吧,北野一定也想讓她活下去,在他畫的一幅畫中,只有典子一個人活著,滿是聖潔的光輝
川田章吾:上一屆的勝利者,為了解開自己心中的謎和為慶子報仇而再次參賽,是個全能型的傢伙,精通醫藥,烹飪和槍械(17歲的蘭博?!),儘管一再告誡不要相信任何人,但還是幫助了七原和中川逃過了各種危險,在最後的一戰中殺死桐山和雄,和男女主角一起逃出荒島,最後因傷重而死,但已無憾。
殺人狂桐山和雄:一個型男,沒有一句台詞,只是不停地殺殺殺,是個因為覺得好玩而自願參加的瘋子,如果不是在最後的爆炸中瞎了眼睛,和川田的對決鹿死誰手還很難說,十分地酷。(導演應該拍個前傳叫《殺死桐山》一定會有很多HC女追捧的)
三村信史:電腦高手,在叔叔的影響下學到了很多軍事方面的知識,成功的黑掉了軍方的電腦,做了炸彈準備去炸掉軍方的總部,卻在最後關頭功虧一潰,被桐山殺死的同伴刺激下引爆了炸彈,廢掉了桐山的眼睛。
小島櫻:除了女殺手相馬光子外印象最深刻的女生,外柔內剛與山本相愛,一開始就明確表示自己不會參加這個變態的遊戲,武器也沒要,從容與山本跳海殉情,誰說這不是大無畏的勇氣呢
但有幾個情節覺得真是無厘頭與莫名其妙,也許是對日本文化不了解吧:北野出現在叢林中,給了典子一把傘,說不要感冐。面對馬上就會被殺死的危險,典子最關心的卻是七原有沒有吃她做的餅乾。真是讓我覺得很囧

   影片結束了,七原和典子輕快地奔向遠方,但等待他們的是全國通緝:我們身上永遠會帶著武器,說不定什麼時候會用得著。遊戲結束了,我們進入了成人世界,但惡夢並沒有結束。在殘酷的世界,只能遵循冰冷的叢林法則。

這樣的片子無疑只會出現在亞洲,片中對於成人對未成年人的恐懼和以此引發的大逃殺的荒唐法令,反映在父權喪失的社會人們對於年輕一代的強烈不信任與敵意,與中國對於80後90後的批判和妖魔化簡直如出一轍。在網際網路下長大的一代人,對於知識與資訊有著無比快捷的來源渠道,而與父輩相比,他們更加藐視權威,更注重自我的感受,在東方文化中的「父親」的權威被嚴重削弱,而接受傳統教育的「父親」們對於這樣的變化自然會覺得怒不可遏,進而認為大逆不道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他們對於青年的各種流言,其實只是源於自身的不安。

P.S.後來美國也拍了一部《死囚大逃殺》,同樣自相殘殺只能活一個的故事,卻把人物換成了死囚,而始作俑者也變成了想靠獨家新聞大賺一把的資本家,最後的結果大家也猜得出來,勝利者是聯邦調查局的探員,不但贏了比賽,而且摧毀了幕後黑手。整個一俗氣的英雄片。畢竟美國的歷史太短,建國者又都是當時的菁英,沒有經歷過黑暗時代,對人性的認識比起日本和歐洲來明顯膚淺。曾聽說如果《拯救大兵瑞恩》是歐洲人拍的話一定會讓瑞恩在最後一戰時和戰友一起掛掉,這樣他們才覺得真實深刻。但美國人不這麼認為,這樣的話犧牲就沒有了意義,兩種孰優孰劣,又如何判斷呢。《大逃殺》揭示了人性的黑暗,血肉豐滿且真實,難免讓人對現實失望。《死囚大逃殺》描寫邪不勝正,雖然俗氣並且不真實,但能讓人對社會產生希望。從這個角度來看,誰又更好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