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敵當前--Enemy at the Gates

兵临城下/决战中的较量/大敌当前

7.5 / 278,109人    131分鐘

導演: 尚傑克‧安諾
編劇: 尚傑克‧安諾 Alain Godard
演員: 約瑟夫范恩斯 裘德洛 瑞秋懷茲 鮑伯霍金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耗子

2008-10-18 07:14:51

愛情能不能按需分配?


考研歸來,慣聽了輔導班裡頭的扯淡,又經過真實陣仗的洗禮,本人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確實大有長進。這番屁話權且作為下邊屁話的頭響。
錢鍾書在《圍城》里寫道:「方鴻漸從此死心不敢妄想,開始讀叔本華,常聰明地對同學們說:『世間哪有戀愛?壓根兒是生殖衝動。』」這句話放到今天,只消稍微想想無比繁榮卻不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流行歌曲、肥皂劇、言情小說……都是建立在什麼樣的生理基礎之上,再濫情的人也無妨深情慨嘆:我們正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花花世界裡,根底下流淌著臭不可聞的東西,並且底下愈加污穢不堪,頂上就愈加花開爛漫。
讀書界完全懂得要用正確的分析態度去研讀這些思想,汲取其對我有用的精華,剔除其不合時宜的糟粕,這一點也無需我們多說;但慣見了世間被情慾所塑造的崇高與渺小,再清心寡慾的人也不由想探探 「愛情驅動生活」的品質,於是便有了亞當夏娃的現實映射、於是便有了「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酸腐夢囈、於是便有了錢鍾書關於圍城內外的不朽思辨。
我看《兵臨城下》,最深的震撼來自於丹尼洛夫政委犧牲前說的一段話,其中的緊要之處摘錄如下:"Man will always be man. There is no new man. We tried so hard to create a society that was equal, where there'd be nothing to envy your neighbor. But there's always something to envy. A smile... a friendship. Something you don't have and want to appropriate. In this world--even a Soviet one--there will always be rich and poor. Rich in gifts... poor in gifts... rich in love... poor in love."
假如生活在communist社會裡,我愛的女孩卻不愛我,自己還會是「具有極高思想覺悟的communist new man」嗎?如果這也算一個矛盾,那麼根據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觀點,這不失為推動communist社會不斷進步的動力之一。
說起「愛情」就不得不提及「人口生產」這詞。(大家千萬不要緊張,以為接下來我會介紹廣泛流傳於大學男生宿舍裡的AV見聞。我不是那種善於調動感官的人才。)所謂的「人口生產」在其最主要的方面應該是指把蒙昧的嬰孩加工成可以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人的系統工程,這其中包含了個體成長的養育成本與文明開化的教育成本等,在商品經濟中它們構成了勞動力價值的前期投入。生產人口的能力也是一種生產力。社會物質財富生產力越高,個人分工就越加細化,以致無暇包辦後代成長所需的一切工藝流程,是以人口生產也愈發社會化。在現階段,人口生產社會化就表現為涉及孩童撫育的家政服務與迅速發展的教育產業;但限於社會物質財富生產力,這些還遠沒到「社會化大生產」的程度,絕大部份生產過程還是由被生產人口的直系親屬以家庭為單位獨立完成,
愛情有利於維持人口生產者關係的穩定,於是作為一種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很好地促進了生產力的進步。簡言之,愛情是對應於人口生產力的一種生產關係。
我不知道往後頭走,烏托邦小說中描述的情況會不會出現;但在這後工業化時代已然浮現出來的社會現象就是,愛情所維繫的家庭屢屢出現裂痕。
當年蔣中正公一頭把兒子送蘇聯學習,一頭痛罵「共產共妻」;若果如輔導班裡的「京城名師」所言,「蔣經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比在座的哪一位都高」,想來蔣公也是看到了一些端倪。
顧名思義,屁話的特點就是雲裡霧裡;好比沒經過愛情滋潤的毛頭小子闊論愛情能按需分配、愛情不能按需分配,繞來繞去結果發現這都會成為偽命題。但願這番雲霧能為旁觀之慧眼所消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