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李米的猜想--The Equation of Love and Death

李米的猜想/爱失偿(港)/李米的遭遇

6.9 / 1,492人    China:96分鐘

導演: 曹保平
編劇: 曹保平
演員: 周迅 張涵予 鄧超 王寶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左手就是一刀

2008-10-25 00:43:07

一個小人物的愛情悲劇/轉發


前些天一位左翼影評人向我推薦電影《李米的猜想》,說拍出了點東西,不是媚俗也不是討好西方的電影。今天在馬鈴薯網看了此電影。感覺最後一段李米的獨白挺感人的:「我們學習都不好,都沒考上大學,我們不顯眼,沒人注意我們」。現實中這樣的小人物很多,人命像螞蟻一樣卑賤,沒有人在乎失敗者的眼淚,競爭永遠是殘酷的,誰都只關心自己,就這樣沒頭蒼蠅一樣的在世間闖蕩,彼此猜忌、妒忌、攀比、陷害,直至死亡。

    其實生活在當代中國的青年是非常悲哀的,文化造就了崇尚自我的性格,而現實的殘酷往往導致自我的失落,每個人都拼命想把自己的人生演成喜劇,可終究逃不開時代的陷阱,一個從30年前就註定的結局,沒有人真正快樂、幸福,大家都行色匆匆、憂心忡忡,人生的戰場,註定沒有贏家,究其根源,就是誰都不想輸。由於現實的殘酷和拜金主義文化的侵蝕,在現代中國的青年眼裡,唯一值得追求和感動的就是愛情了,中國電影就迎合了青年人的這種口味。愛情確實是偉大的,但愛情如果僅侷限於二人世界的小圈子,其後果往往是悲劇的,因為生活太艱辛了。《李米的猜想》向我們講述的就是一個小人物的愛情悲劇,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

    自從張藝謀把中國電影引向迎合西方審美的歧途之後,中國電影就徹底墮落為自我扭曲的眾生相。其中最突出的表現是把人世間無數複雜的感情簡化為愛情,而愛情往往又以性愛為主導。中國電影最愛表達的主題就是人性,在大部份中國電影中,人性都是壓抑和扭曲的,中國電影向西方人展示的就是在體制重壓下變態的中國人。在中國導演眼中,只有自私和性是人性,其他都是反人性。所以愛國女青年愛上漢奸是人性,如果把國家民族利益置於愛情之上就是反人性;兩軍對壘時當逃兵是人性,而捨生取義就是反人性。照這種文化邏輯延伸下去,那麼為了抗日而英勇犧牲的烈士都是沒有人性的,或者他們是由於受某個反人性的組織蠱惑而白白丟掉了性命。可以想像,在這種文化薰陶下長大的青年,他們的人生將會多麼的黯淡無光和缺乏想像力,而我們國家的未來又是多麼的岌岌可危。《李米的猜想》告訴我們,在現實中國中生活的青年,人生的選擇只有死亡。其實我這麼立意已經拔高了這部作品,但無論如何,它還是值得一看的,特別是主人公李米的扮演者周迅的表演,是非常感人和具有爆發力的。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2/200810/55345.html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