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赱馬觀♣

2008-10-26 19:25:51

天梯!!


坦白說,本片所要講述的故事主題並沒有抓住我。影片一開始,戰機中彈行將墜毀時大衛尼文扮演的英國飛行員與塔台美國女通訊員之間的愛的呼噢,放在今天的電影當中很可能會引發出一段浪漫愛情往事的閃回。可是在本片中它只不過就是傳統敘事的引子而已。至始至終我們不知道男女主人公因何擦出愛的火花,進而也就無法對後面時空凝結時女主人公的眼淚,和她最後關頭捨身為愛的行為投入更多的同情。後面的重頭戲——天庭聽證會,似乎也沒有在製造移情上投入更多的關注。其核心議題頗為詭異地從男女主人公的橫跨大西洋的結合是否可以美滿持久,變成了關於英美兩代帝國地位更迭的口舌之爭。而控辯雙方的律師也轉而成為捍衛各自國家文化傳統、民主理念的代言人。

然而劇情方面的些許問題卻不影響本人對於此片的推崇,因為它製造出了影史上最具有震撼力的視覺效果之一——天梯。墜機後沒有能打開降落傘的大衛尼文卻奇蹟般生還,且毫髮無傷。原來是天堂方面出現了數百年才一遇的技術故障。既然是故障,就必需要被糾正。只不過人性化的上蒼沒有粗暴行使生殺予奪的大權,而是派一名特使與「死者」進行溝通。在經歷了與使者兩次離奇遭遇後,尼文終於了解到自己目前的危機狀況。他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在極其有限時間內找一位能夠在天堂替自己爭取生的權利的律師。而這一幕就發生在天梯之上。

艾伯特在他的影評中說:「今天的電影沉迷於特技效果,但通常它們只是去製造一些人們容易想像到的東西:諸如撞車、爆炸、太空大戰之類。而『天梯』中的特效卻是創造出了本片問世前根本就不曾有過的世界。驚世奇觀源於它的獨創性!」

而這種觀點在他《浮士德》的影評中得到了進一步強化:「像所有默片導演一樣,茂瑙鍾情於那種非寫實化的特級效果。黑暗天使那龐碩羽翼遮蔽下的小鎮明顯就是個模型。角色們在陡峭的街道上爬行,稜角分明的屋舍以及後面的輪廓都不夠真實。但奇怪地是,此種方式所營造出的效果反而要比追求真實來的更好。我常常覺得,在一個被CGI專家所主宰的時代,人們看到太多的脫離了藝術靈感和想像力而單純依賴於技術的東西。《浮士德》所要展現的不是真實世界,而是一種噩夢中的奇景。」

人們看到太多的脫離了藝術靈感和想像力而單純依賴於技術的東西。確實如此!我們在評論電影特效常說的一句話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而實際情況呢,大量好萊塢電影中特效僅僅停留在「大家都想的到,只是我能做出來」的層面上。比如大白鯊裡的鯊魚,侏羅紀中的恐龍,視覺效果上的確都夠震撼。可這些東西在史匹柏電影問世之前,在我們的腦海里就應該已經有了比較清晰的概念呀!它們只是受限於技術而沒法更早地呈現在螢幕上罷了。再比如,1997版本的哥斯拉肆虐紐約的場景為什麼比奧特曼里震撼的多?是美國人比日本人更具想像力嗎?恐怕僅僅是因為前者擁有著更雄厚的資金更先進的電腦特效技術將那怪獸做的更大更逼真吧!

儘管講述的是一個生死攸關的故事,但本片從風格上看卻比P&P的很多其他作品都要輕鬆許多。而這主要來源與導演對天堂的別開生面的描繪。例如開場部份陣亡將士簽到的天堂登記處的設計,便是一種英國式戲謔崇高神聖的幽默。而隨後出現的那位操著怪異的英語發音的法國裔天堂的特使,更為影片後半段越發沉重的故事融入不少的喜劇氛圍。

本片雖然這不是一部以邏輯推理為核心的驚悚電影,但卻依然具有相當嚴謹的敘事。鄉村大夫最終成為大衛尼文的天堂律師是因為一場雨夜車禍,而這場車禍的發生並不是憑空而來。影片早早就對通過此人的飆車嗜好——他駕駛摩托車風馳電掣同時也是險象環生地超越一輛軍用吉普車——進行了鋪墊。反觀一些新片,即使與影片核心情節密切相關的行為動機邏輯關係都不能交代清楚,常常還要靠依靠一些鐵桿粉絲擁躉去幫其自圓其說。編劇當到這個份上也太舒服了吧?

帶圖:http://www.mtime.com/my/hitchitsch/blog/1508237/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