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發條兔子

2008-11-16 02:23:02

傳奇之死


    事實證明,一個傳奇有如兩情相悅時立下的海誓山盟那般經不起推敲。
    傑西是個擁有一身好槍法的「江洋大盜」。明明是「盜」不是「俠」,但在福特心中,他卻是一個完美的「羅賓漢」再現。在福特20年百無聊賴、枯燥煩悶的少年成長階段,劫富濟貧這檔子事無異於傳奇一般在坊間極具「殺傷力」,惹來眾人艷羨仰慕的目光。加上美國當地報社的一味吹捧和杜撰,傑西兄弟儼然已成為那個時代的「國民偶像」。如此的大肆吹噓,讓福特漸漸產生一種角色認同感,他理所當然的開始膜拜起這個從未謀面的傳奇大盜。
    一盒子的有關於「偶像」的故事畫本。
    一段從未言語過的同性情愫,綿長地與影片旁白一起暈染開來。
    當內心的焦躁堆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福特渴望著能像傑西那樣續寫一個傳奇。他迫不及待的去約見傑西兄弟。表面上他字斟句酌,冷靜而委婉,可眉宇間透露出的誇誇其談和幼稚的吹噓暴露了他的實際年齡,20歲,正是剛學會義無反顧去體驗人情冷暖的年紀,他憧憬著追隨自己的「偶像」一同出生入死,幹一番大業。
    他就這麼穿戴整齊的,向傑西兄弟發表了滔滔不絕的演說,幼稚、自大、不可信。幸好的是,傑西似乎心情不錯,將其攬入門下。他順利地邁出身為追隨者的第一步。於是,他像傑西那樣壓低了帽舌,學他走路時翩翩的風度,觀察他談生意時的自信、遊刃有餘。福特深深地迷戀其中,不能自拔。這一階段可謂是兩人的「蜜月期」。
    直到傑西漸漸看出鮑伯青澀外表下的隱忍和野心,以及非凡的克制力,充滿陽光的日子走到盡頭。之後的日子裡,傑西本身暴戾無常的性格開始發作,他開始有意無意的挖苦和恐嚇昔日的合作夥伴。目的或許只是為了滿足自我膨脹的自尊心和權威感。傑西變得越來越乖戾,一方面平靜的近乎冷酷殺害手下,只因些許「莫須有」的罪名。另一方面他的情緒失落得接近失控,將臉深埋在馬背上嚎啕大哭。這種間歇性失常的性格令周圍的人開始懼怕起他,其中也包括羅伯特.福特。
    而在另一條故事主線里,傑西的一干手下也不甘寂寞,鼓搗出偷雞摸狗的損事,以致同室操戈。福特為了救自己兄弟無奈槍殺了傑西的表弟。於是乎,故事開始像戲劇化的方向走了,福特天天擔心傑西的質問,他忍受不了終有一天,曾經被自己膜拜過的男人向自己報仇。
    他走投無路,也無路可走,於是他想到了配在自己腰間的槍。
    狗逼急了都會咬人呢,沒有人願意日復一日地生活在死神的恐嚇下。
    他聞了聞傑西的衣物,觸摸了傑西睡過的枕套,像是對「偶像」戀戀不捨的訣別,福特硬下心腸,無視傑西似有似無的委屈又無辜的眼神。
    背後轟鳴而過的一槍,福特親手結果了心目中的英雄,那個持槍戎馬的神槍俠曾經真實地躍過福特心坎里最富青春最富有理想主義的峽谷。揮手遠去時,留給福特一個真實而又殘酷的世界。
    福特開始一次又一次地走上舞台,重複著最後一個開槍的動作,神情越發陰鶩,他用與生俱來的戲劇天賦欲蓋彌彰,可台下的觀眾卻愈發沉默,直到有人站起來罵他「懦夫!」福特才理解傑西生前對自己所說的:「那一切都是假的。」世界在福特眼中混沌起來,當他最後扭頭直面那烏黑的槍管,他臉上散發的憂鬱和委屈一如神槍俠——傑西。
    故事就這麼落下了帷幕,布拉德.皮特憑藉本片斬獲威尼斯影帝,小阿弗萊克的表演也可謂精彩之極。電影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杜撰,所謂的傳奇和英雄在片中被消解成一場人格弱點的集中展示。正如同身處這個黑色的社會必定需要一套睿智的生存哲學,江湖險惡,人心惶惶,傳奇不過是供人避世消愁的童話罷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