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reeblue

2008-11-17 08:34:37

This is the reality, and we must move on


  在馬鈴薯上看罷Kissing Jesscia Stein的最後一節,見到評論者紛紛抱怨這個吞蒼蠅的結局,我卻以為這樣的結尾恰到好處。我很高興這不是另一本慘絕人寰的題材片,這本來也不是性傾向的問題,而關乎現代人要如何成長為獨立堅強的個體——引用ziye同學的話,即是「風生水起」四字。大齡女青年傑西卡 Stein供職於雜誌社,眼看七步成詩的昔日戀人淪落成牢騷滿腹的編輯,她自己的境況當然也不很妙:常年小姑獨處,老媽的嘮叨自然少不了;相親的男子如走馬燈般更換,但在她眼裡他們奇形怪狀,只夠當個笑話;傑西卡小姐本人的性格,台灣人叫「龜毛」,也就是上海人說的「疙瘩」,羞澀壓抑卻又愛挑剔,大有spinster潛質。說到這裡,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如人窺鏡,暗暗心驚。然而換一種角度,你會嗅到沉睡的美麗與激情,馥郁芳香,質地溫潤,一經呵護誘導,也許是要牡丹怒放的。這才是動人之處。

  一邊是傑西卡壓抑得來苦悶,一邊則是Helen放縱得來空虛,兩人相遇而為彼此創造出契機,理所當然。那些美式喜劇的小詼諧,輕輕點過幾筆,會心一笑間,那些初次嘗試者的尷尬笨拙,也成為傑西卡小姐的魅力所在。

  我很能理解許多人對影片結局的鄙夷:眼看著母親深明大義噙著淚花安慰女兒說其實那姑娘不錯,眼看著一對佳人手拖手下天台如此美景點亮滿天星辰,末了還是不能「公主和公主過著幸福的生活」,說分手就分手,最後還要「再見亦是朋友」,坐在露天咖啡座處互通有無交流八卦,這實在是有拿觀眾開涮的嫌疑。然而現實總是要拿人開涮的,一瞬間電光石火併不確保日後生活的長治久安,缺乏共同的價值理念,審美眼光相悖,生活習慣不合,或者單單是sex上不相諧,任何一樣都足以成為deal breaker。這是現實,而我們必須繼續前行。

  朋友上次寫信跟我說,他們美國人之所以整天滿眼放亮歡欣鼓舞,是因為美國文化並不待見憤世嫉俗或悲觀主義者,換句話說,they are under pressure to be cheerful,很有趣的說法。他們似乎也不愛「心頭上一顆硃砂痣」這樣千迴百轉的戲碼,一段段感情多是輕裝上陣,見好就收,除稍嫌輕巧外,卻也不失積極意義。在陽光燦爛的大好週末,看High Art就太過沉重一些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