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吉屋出租電影版--Rent

吉屋出租/吉屋出租

7 / 45,231人    135分鐘 | Philippines:138分鐘

導演: 克里斯哥倫布
演員: 安東尼瑞普 蘿莎莉道森 泰迪哥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ollymoss

2008-11-21 16:28:42

百老匯舞台上的波希米亞生活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20世紀末的紐約東村,是城市遊牧人、落魄的藝術家生活的地方。Rent的故事就在這裡發生。



故事:

Rent,和提到Rent就不得不提到義大利歌劇大師普契尼的《La Boheme》都是一本同源,來自法國小說家亨利•穆傑的小說《Scenes de la vie de Boheme》(《波西米亞人的生活剪影》)。《La Boheme》中的Rodolfo,Marcello,Musetta,Colline在《Rent》中,成為了Roger,Mark,Maureen和科林斯,Mimi乾脆就沒有改變名字。《La Boheme》中人物的職業,也和《Rent》的設置頗為吻合:Marcello是畫家,Colline是哲學家。而班尼在《La Boheme》中,則成了供養Mimi的子爵。

不過,在十分一致的情節安排之外,還是可以看到Johnthan Larson頗具匠心的地方。那個時代的肺病成了愛滋病這個會引來歧視和孤立的疾病,添加了瓊安和Angel,人物關係更豐富了,幾個主角身上波希米亞的邊緣特質也強化了。除此之外,結局也不同,Mimi沒有像《La Boheme》中的紡織女工一樣死去,而是以大團圓告終。

劇中的三位女主角各有特點,但是不知是否篇幅設置所限,每一個都略顯單薄。Maureen一味的任性、好鬥、不負責任,Mimi和瓊安則顯得非常普通。而男主角則更真實,更有光彩。

Roger在全劇中總是以一種搖擺和猶疑的姿態出現,他是八位主角當中人生態度最消極的一個。他對一切都是冷漠、懷疑和拒絕的態度。對科林斯的歸來,對愛滋病互助會的集會,對Mimi的愛情,對Mark的關心與勸告,對班尼的幫助,都顯得無動於衷,或是消極的懷疑。Mimi在Angel的葬禮後曾怒斥Roger,說Roger總是「run away, hit the road, don』t commit」,轉而和班尼傷心離去。

他的這種性格,來源於生活的困苦和不平的命運。他的女友April吸毒染上愛滋病,在浴室裡割腕自殺。自此之後他就變得自閉和懷疑。他在《One Song Glory》中一再重複他的理想——「只要寫出一首好歌,一首能給我帶來榮譽的歌」,然而他卻因為這個理想,忽略了身邊的愛情、友情、親情的美好。

直到全劇接近末尾的地方,他賣掉吉他,買了一輛車,離開了紐約。一年在外流浪,沒有朋友和戀人的生活,讓他開始明白,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真正靈感的源泉是什麼。於是他和Mark一起唱出了《What You Own》。於是他毅然回到紐約,贖回吉他,回到他們熟悉的東區和破舊的公寓。這一把失而復得的吉他,其實也像徵著他生活中一切溫情和美好的東西。只是這一次他開始懂得對一切充滿珍惜和感恩。


Angel和科林斯是這幾個人當中性格最直白、陽光和隨和的。他們倆是朋友圈中的粘合劑,是出現矛盾時和稀泥的角色。無論對Roger的古怪和冷漠,還是Maureen的恣意妄為,或者是班尼可惡的慈善家面孔,他們倆都能表現出友善和理解。Happy New Year中,班尼的出現引起了Maureen的不滿,造成了Roger和Mimi的爭吵。而面對這位在除夕之夜把他們鎖在門外的昔日朋友,這對情侶只是一會兒遞香檳酒,一會兒說笑話地緩和矛盾。

對比起Mimi和Roger的猶豫,Maureen和瓊安的分分合合,Angel和科林斯的愛情顯得肯定而和睦。科林斯生性寬厚,而Angel人如其名。Angel一死,整個家庭立刻土崩瓦解,也就不奇怪了。


班尼其實並不是個壞人,Angel的葬禮和陰宅都是他出資。但是大多數觀眾對他的印象卻極壞,大都源於他和Mimi的曖昧關係。但是仔細去想,Mimi可以從他那裡自由的離開,也就說明班尼並沒有逼迫她和他在一起。和Roger分開,和班尼在一起,一定程度上不過是Mimi一個十九歲的年輕女孩自己的選擇。是他送Mimi去了療養戒毒所。電影版本中更是添加了兩個細節,為班尼正名。一是Roger離去之後,骨瘦如柴的Mimi一個人坐在脫衣舞俱樂部的化妝間,蜷縮在椅子裡,淚流滿面。這時班尼出現了,傷心的Mimi拉住了他的手。二是班尼留言給Mark和Roger,說Mimi不知去向,讓朋友們一起去找她。

在一群人中,會有每天活在邊緣的藝術家,但是還是會有憂慮生活的現實者。班尼不過是後者。


Mark是全劇中最真實,我也最喜愛的人物。幾個好朋友中,科林斯和Angel雖然是性格最好的,Mark卻是反社會性最弱的一個。他沒有愛滋病,不吸毒,性傾向正常,有正常的家庭,之後還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在這一圈人中,雖然Mark和瓊安是情敵身份,兩個人彼此卻最像。
也正是因為他的背景「主流」,卻樂於和這樣一群邊緣的人生活在一起,每天過朝不保夕的生活,才顯得他的可愛。為Maureen整修機器,為了大家的生活接受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製作以朋友為主角的電影,Mark是這其中唯一一個沒有得到愛情的人,但是他比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更愛這個家。



歌曲:

音樂劇、歌劇、歌舞劇都有這樣的難題:是音樂讓位於劇情,還是劇情讓位於音樂。《Rent》在這一點上具有非凡的優勢。故事無疑是充滿衝突,轉折豐富的,而歌曲和劇情的結合又是如此緊密。劇中有大量的歌曲都是敘事的,即便是一些抒情性質的歌曲,裡面也含有大量的劇情資訊。比如Goodbye Love,用搖滾、宣敘、詠嘆和不斷重複的快速略顯慌亂的鋼琴小調旋律,描寫從爭吵、勸誡、道別,勾勒出一個朋友四散,親人早亡,情人分離的淒涼秋天。整首歌旋律連貫優美,隨著情緒的起伏而波動,卻不現突兀和刻意。

十週年紀念原版卡斯CD中,收錄了完整版本的Christmas Bells。這首六分鐘的作品中包含了許多別的歌曲的主題重現,包含了若干段劇情和對話,資訊量非常大,但是完整性卻驚人的好。七位無家可歸者和一個擦汽車玻璃的人,講述他們連溫飽都達不到的生活。這一段主題旋律在You Okay Honey等四首歌曲都出現了。Roger、Mark和Mimi的對話,科林斯和Angel挑選衣服,和賣家討價還價,Mimi購買毒品等等劇情,都壓縮在後三分鐘,以自己獨特的旋律融合到合唱之中。每一段都能分辨,但是組合在一起又相當和諧。

La Vie Boheme是全劇最熱鬧的一首歌曲,如果將La Vie Boheme A、B看成一個作品,那麼它是全劇人物最多,元素也最多的一首。事實上,La Vie Boheme A是整個音樂劇上史上也少有的多人歌曲,在場人數十幾個,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獨唱。念白,宣敘,說唱,教堂彌撒,嘻哈,通俗,節奏與布魯斯,都融合在這一首歌曲當中。最精彩的莫過於一系列的敬酒詞,被敬的對象貫穿了波希米亞藝術家們困苦生活的點滴,貫穿了整個二十世紀的文藝界,貫穿地球上的各個大洲,涵蓋了導演、詩人、樂隊、非法藥物、宗教,甚至物理學,還有各種對我們來說不堪入目的詞彙。唱到藝術家們血脈賁張,唱到班尼大呼「結帳」,和岳丈倉惶離場,唱到所有觀眾也拋掉了矜持和節制,台上台下一起將情緒推向沸點。

八位主角之中,Roger的歌曲難度最大,扮演他的是著名的音樂劇演員Adam Pascal,音域寬廣,音色豐富,時而蒼涼,時而溫暖,情感飽滿。Roger的歌曲除了一首與Mimi爭吵的Another Day和群體歌曲以外,基本都是抒情性的詠嘆調,如Your Eyes,I Should Tell You等等。其中以One Song Glory最為動聽和抒情。在這首歌中,Roger講述了他從前的戀情,他的疾病,他的理想和追求。歌曲的伴奏基本只有一把弦調得極松的電吉他,配合Adam略帶幾分嘶啞的寬廣嗓音,喚起了許多人心中強烈的共鳴和同情。由這首歌到Light My Candle的轉換安排得很有趣,前一首剛結束,就響起了應合節拍的敲門聲,電子樂的鍵盤彈出了恰恰的切分節奏。Roger前去應門,跳進來的正是手捧蠟燭的Mimi。

Tango Maureen則火熱激烈。兩首都很好聽,後者則簡直是神來之筆。
探戈舞曲本身就常常帶有一種緊張的氣氛,無論身體語言還是音樂旋律,都會滲透著一種對峙的氣氛。這種對峙可能是略帶挑逗的,也可能是極富敵意的。探戈舞曲中男女一般是相對力量均衡的,用到一對男女情敵上,既符合音樂舞蹈特點,又獨具創意,非常精彩。

《Rent》的音樂融合了搖滾、民謠、節奏與布魯斯、福音音樂、拉丁舞曲、重金屬、嘻哈。利用不同的音樂類型本身的特點,傳達出人物的多種情緒。就連打電話,都似吟似唱,充滿趣味。歌曲之間,情節之間,《Rent》銜接得流暢自然。歌曲本身不會誤導或者限制演員的表演,舞台上的人物精魂,通過一首首歌曲生動的呈現出來。一個音樂劇的音樂能做到這一點,作者就已經成功了大半。


作者:

《Rent》這個故事,雖然精神上昂揚向上,但情節從一開始就毫無希望,幾個人物中有罹患絕症的,有吸食毒品的,每個人都生活在邊緣上。然而Johnthan Larson為何給這個故事寫了一個大團圓結局呢。我初次觀看的時候,很不能接受Mimi莫名其妙地又醒過來——她明明有愛滋病,飽受毒品摧殘,又風餐露宿多天,大限將至是當然的。而且,如果揣測Mimi、Roger、科林斯等人的命運,這些人作為HIV攜帶者,也不會在這世界上存留太久。於是,我始終覺得作者改變《La Boheme》的結局是多此一舉。

後來了解到Larson的生平,我對他的改編理解了一些。作為一個如自己筆下人物一樣的年輕的波希米亞藝術家,Larson在創作《Rent》的時候用自己的美好願望,為故事創造了新的結局。這樣的結局雖然削弱了劇作本身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但它反映的是Larson對於生活的希望,是他在困苦之中仍然抱有的對世界的信任。試想,如果你筆下的人物幾乎就是你自己和你的朋友,那你怎麼還忍心對他們下毒手。

Larson和《Rent》帶來的是舞台劇的革命。在此之前,音樂劇舞台劇形式傳統,除了零星幾部不太賣座的小眾作品,幾乎沒有搖滾劇作。那時的很多人認為音樂劇幾十年沒有發展,一成不變,甚至不太願意進劇院。而《Rent》改變了這一切。
頹唐的紐約格林威治村,活潑的波希米亞藝術家,真摯的友誼,純潔的愛情。動感熱力的音樂和舞蹈,演員在率性為之的同時保持著高度的統一一致。這樣的一部劇目,是百老匯乃至世界都未曾見過的。
劇作家Larson用自己的生命向美國人宣告:相信你的夢想,執著你的夢想,實現你的夢想。他說:「我的音樂沒有格式,就像美國人的生活,我們只有需要,表達的需要、娛樂的需要,音樂是我的夢想,夢想的顏色就是我音樂的顏色,表達我們這一代美國人共同夢想的需要,就是我的音樂的需要,我用音樂表達生活的愛」。

這個有點悲傷的故事,在世界的舞台上連演十多年,贏得了觀眾的一致讚賞。雖然窮藝術家被房東驅逐,聖誕之夜飢寒交迫,幾對戀人中,職業和性傾向都不入主流,但是這個故事本身昂揚明亮。雖然是脫衣舞孃,同性戀,癮君子,罹患愛滋病,但它吟詠的是逆境中的愛與扶持。
《Rent》在外百老匯正式演出的那一天,演員們還是又唱又跳,熱鬧的「La Vie Boheme」之後,台上鴉雀無聲,演員們靜靜地坐在桌邊,不能再演下去。大約一分鐘後,每一個人異口同聲的說了一句話:
 「謝謝你,Jonanthan Larso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