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賭王之王--Rounders

赌王之王/天才游戏

7.3 / 160,442人    121分鐘

導演: 約翰戴爾
編劇: 大衛李維恩 布萊恩考波曼
演員: 麥特戴蒙 艾德華諾頓 約翰特托羅 Paul Cicero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湛藍

2008-11-30 11:02:37

我梭哈!!!


   如果說畫家,音樂家,律師因為在各自領域的專業,為自己創造財富,得到社會認可,那麼賭徒賭術如火純清是不是也能成為一項職業,為社會所尊重呢?這部片子講來講去其實就是一部賭徒成長史,帥哥馬特蒙達,經過賭場挫敗,戒賭,為幫老友還債,重操舊業,到重燃戰火,克服陰影,打敗了對手,最後向著夢想——拉斯維加斯進發。多麼的勵志啊!

   其實我不喜歡這片子,我也說不上來,看完此片給人種怪怪的感覺,不是故事不好,相反演這電影的是我最愛的兩個演員,愛德華若頓,馬特蒙達,要演技有演技,要相貌有相貌,情節也絕對不像香港賭片那樣誇張失實,對白台詞都無可挑剔,到底問題在哪裡呢?我思來想去才發現,其實說到底是我的思想品德課學的太好的緣故,看了部和主旋律不符的電影。從小老師家長就教育我們黃賭毒是我們「美好」的社會主義毒瘤,要杜絕要打擊。可是沒想到片中的蒙達兄,為了賭業,一開始傾家蕩產,然後被漂亮女友拋棄,最後放棄了法律學習這個看似很有前途的專業,義無反顧的投身光榮的賭徒生涯。這到底是為什麼?難道正如那位猶太教授說的,只因為太聰明了,明白太多看的太透,所以發現法律這種低級的玩意根本就不和自己胃口?如果人在某個方面有過人之處而不好好利用是不是太傻了?能贏為什麼要輸?蒙頓說「讓那些蠢貨守著錢才是不道德的」。蒙達只是想利用好他的天賦而已,無可厚非,只是我更佩服在賭場裡做監督的那位,他的水平絕不在蒙達之下,卻能為了家庭安定,戰勝誘惑,真的很難得。很多人都是藉著為了家庭過的更好的幌子去賭,其實只是把家變得更糟。
    
    《沉默的羔羊》里漢尼拔認為當人類超越了猴子,人類就不會再同情猴子的死,甚至以猴子為食。這是漢尼拔的超人哲學,於是乎,主角發現原來自己的超人哲學,自己天生就是賭博的料「只有賭才是我唯一的宿命」。也許吧!像我這種低智商的人也許永遠只能做猴子。
    
    「生活就是場賭局,這我們都知道,但是誰知道其實一開始我們已經輸了呢?」我看電影時就是這種感覺,因為我不是天才,智商不咋地,既不會出老千,在社會上也沒後門。不輸才怪?股票,期貨,基金,上司,老闆,老師,到處是賭局,到處是人壓人,人欺人。菁英都是少數,贏的就那麼幾個,我們不覺得自己輸了只是因為周圍都是輸家。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記住,無論仕途多麼艱險,對手有多麼強,我們到多麼勢單力薄的程度,有一點我們是可以辦到的——我們可以選擇不玩!

      蒙達之所以如此自信自己的賭術除了聰明的頭腦,還有個原因,就是他曾經和世界第一的賭王賭過一局,並且打敗了他,他是幸運的,有這麼個鼓舞人心的插曲,激勵他,有些人就是不同了,我記得我那裡有個撿垃圾的老人,每次他與其他人聊天時總會提到一件事,就是以前紅軍過延安時他和毛主席下過一盤象棋,還下贏了。這成了他一輩子的驕傲。只是那以後他在沒做過什麼豐功偉績了。其實我想說,我們贏一局很容易,因為博弈論中,勝負永遠都是相對的。但是如果你沒有電影裡蒙達那種智商,還是別被暫時的勝利衝昏頭腦的好,踏踏實實做事才是硬道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