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亞歷山大帝--Alexander

亚历山大大帝/

5.6 / 176,599人    175分鐘 | 167分鐘 (director's cut) | 214分鐘 (final cut) | 206分鐘 (Ultimate Cut)

導演: 奧立佛史東
編劇: 奧立佛史東
演員: 柯林法洛 方基墨 安東尼霍普金斯 傑瑞德雷托 蘿莎莉道森 強納森萊斯梅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imp

2008-12-07 13:01:59

簡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時隔若干年把final cut版又看了幾遍後,我還是比較推薦原來的版本。導演剪輯版增添了不少細節、把情節按講故事的辦法重新組合;但(1)史詩片還是按時間順序來脈絡清晰;(2)有些細節靠聯想比較有韻味;(3)3個多小時太長了啦……
------------------------------------------
以下還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候的感受,後來找來了瑪莉 Renault的小說,再後來又收了Olive Stone的重新剪輯版,現在回頭來看到當時這些感受,說不清到底有多少震撼是電影帶來的,多少是源於這段恢弘歷史的本身,至少感謝這部電影,為我打開了一道罅縫,窺見宏大的古希臘歷史舞台的一角。

------------

電影的前半部份講了幼年和少年時的亞歷山大成長,以及他擊敗大流士征服波斯成為萬邦之王的最輝煌的歷程;後半段則講述了他繼續向東方征戰,卻經歷自然環境、與蠻族的戰爭、軍心漸漸背離等種種殘酷試煉,終於在險些戰死沙場後回到巴比倫,短暫而輝煌的一生在那裡走向盡頭。

-- Eagle & snake

影片裡兩個像徵性的形象時時出現,一是鷹,一是蛇。

雄鷹是亞歷山大自身的象徵,是他征服世界的雄心,是睥睨群山、沙漠與大洋的夢想,是傲然接受不同種族不同膚色人民仰視與愛戴的王者之風,是超越父親 Philip、直追神話英雄們如阿喀琉斯、赫拉克勒斯和普羅米修斯的氣魄。雄鷹起飛於馴服愛馬的故鄉馬其頓草原,展翅盤旋在對陣大流士的 Gaugamela平原,在Hindu Kush的高峰上,亞歷山大也輕輕地自問:Where has our eagle gone? 說實話,關於亞歷山大的政治理想,影片裡面多多少少摻雜了典型的美國式的自由主義、種族平等之類的自大的說教。確如影片裡面描繪,亞歷山大力排眾議娶異族女子為後,接受馬其頓軍人們的波斯混血兒子進入自己的隊伍,在其民族政策上有著相當開明的一面,但把他描述成希臘文明的傳教士顯然是不恰當的,相形之下他更接近一個探險家:亞里士多德的地理課上,小小的心靈裡面大概就埋下了一個夢想,那就是到達導師所指示的世界之盡頭,並將其納入自己為名的版圖之下。

如果說那隻雄鷹是大帝心中最燦爛光明的一面,那麼蛇就是沉重的另一面,一種叫做「恐懼」的、亞歷山大一生都在鬥爭的敵人。種下這顆種子的主要是妖艷而野心勃勃的女巫般的母親Olympias,而父親PhilipII 亦有不能推卸的責任。Olympias出身於Epirus不是馬其頓貴族出身,所以大概不太受Philip II的親睞,懷著報復的心理,一心要把兒子扶上最高的寶座,讓亞歷山大大帝成為歷史上最光輝最鼓舞人心的名字,甚至不惜自己作這光明之下的陰影。 Olympias一邊逗弄著蟒蛇,一邊微笑著說,人和它們一樣,愛再久也會背叛——這也許就是在亞歷山大幼小的心靈里投下的第一道咒符;而Philip舉著火把講述岩畫上那些有著不朽和光榮的名字的英雄們所承受的痛苦,則把伴隨著光榮的陰影深深的鐫刻在了亞歷山大的心裡。而事實上,短暫的一生里雖然沒有經歷過戰場上的失敗,他卻一一體會到了神話英雄們所承受的苦痛,恐懼永遠撕扯著他的心,稍一倦怠便要侵蝕他無邊的勇氣:

——父親遭暗殺登上王座,面對母親安然甚至得意的神情,不得不照著母親的劇本剷除異己的亞歷山大,或許可以體會到俄狄浦斯刺瞎雙目時的心情;

——Philotas的暗殺行動,雖然不成功,卻使亞歷山大心中叫做信任的一座城牆產生了裂紋,母親在幼年所下的咒符揭開了封印;

——與Craterus產生衝突、暴怒中刺死了這自父親征戰的時代最忠實可靠的男人;在印度雨林中經歷與死神擦身而過的激戰,此時的亞歷山大身心俱疲,大約他已經體會到赫拉克勒斯一般的光榮與偉大也無法戰勝的怒氣和死亡;

——至於失去最親密的戰友及愛人Hephaistion,自己最終也被設計在病榻彌留之時,亞歷山大的眼中只有一隻鷹,不過那應該不是飛越地中海、Gaugamela與Hindu Kash的雄鷹,而是每日啄食普羅米修斯肝臟的那隻,命運之無情的鷹。

這兩個像徵在Olympias得到兒子死訊時得到了最清楚的闡釋:鷹抓住蛇高飛而來,鬆開利爪毒蛇墜地的一刻,雄鷹也因蛇毒發作而支持不住健美的身軀跌落下來。

-- Illusion of love

影片以亞歷山大軍的將軍、後來埃及的統治者托勒密晚年追憶為線索。托勒密轉述了這樣一段話:I remember the remark of Bagoas once that love illuded Alexander as much, if not more, as finding end of the world…這段話,包括片中的亞歷山大的感情故事,估計有導演編劇自由發揮的成份在裡面,據說也因此得了當時評論界的一片批評。我倒覺得還是挺不錯的故事,至於有多少正史野史支持以後再慢慢考證好了,就電影論電影吧。

其實僅就這部電影看嘛,亞歷山大的愛情故事倒沒多少幻影可言哪,簡單概括就是Hephaistion、Bogoas和Roxana。

亞歷山大心中最愛的無疑是Hephaistion。說是柏拉圖式的也好,說是超越愛情的友誼也罷,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說法——或者導演大人借亞里士多德之口:…when men lie together and knowledge and virtue are passed between them, that is pure and excellent; when they compete to bring out the good, the best in each other, that is the love between men that can build us city state and lift us from our frogpond…那個將亞歷山大當作太陽一般敬愛的男子,與主君把酒共話巴比倫的未來和王國的未來,含著淚微笑著祝福愛人有幸福的婚姻和偉大的子嗣,在戰場上永遠追隨著英雄浴血奮鬥,也因此成為亞歷山大唯一信任與深愛的人。Hephaistion之於亞歷山大,如同一點燭光,點亮和溫暖了因為恐懼、疲憊而晦暗的心靈;遠征回到巴比倫後,這盞燈熄滅了,亞歷山大隨之而去也就不完全是個偶然了。

不過飾演Hephaistion的演員不能令人滿意。我對此人第一印像是磕了藥的搖滾歌手,這倒沒什麼;亞歷山大婚禮後,他滿含深情的那個眼神我承認很不錯;但是,總的來說——太gay了吧!!!(雖說本來演的就是gay…)Hephaistion決不是個扭扭捏捏的男子呀,戰場上也好,戰場外也罷,他應當有著和亞歷山大一樣敏捷有力的身手,一樣堅定果敢的語調才是啊!

再說Bagoas(終於說到Bagoas了~),美艷的波斯男孩,自從亞歷山大攻佔巴比倫後就一直默默地跟在他身後,半垂著頭,從沒開口說過什麼(唯一一句還是托勒密轉述),有些幽怨的溫柔眼神卻從沒離開過這位英雄,一直到英雄臨終的那一刻。據說有部小說里,在亞歷山大死後他說:「我之所以沒有自殺是因為我知道,在冥河對岸等著他的是誰」(出自瑪莉 Renault大媽亞歷山大三部曲最後一部:Funeral Games)。即便是虛構,但是這份明知自己在那個太陽一般的男子的世界裡沒有自己的位置,仍然用溫柔默默守候的心情,還是感到的。Bagoas之於亞歷山大,好像一個枕頭,唯一可以不用考慮政治、軍事、陰謀、整個帝國的責任,安心休憩的地方。枕頭和燭光的比喻,在亞歷山大狂怒之下殺了克雷塔斯之後最明白不過了,為悔恨自責所侵蝕的國王,在Bagoas懷裡痛哭之後,終於還是在 Hephaistion的鼓勵下,繼續踏上征程。在Hindu Kush山顛,亞歷山大自嘲地對托勒密說,女人讓男人有家的感覺,我卻感覺不到。這一方面當然是頭疼老媽老婆,另一方面,沒有說出來的,即使有,也許只因為那個他敢於當眾親吻的波斯男孩罷。

飾演Bagoas的演員(Francisco Bosch,據說是中國和西班牙混血,本業是跳舞的)我覺得算是所有人物裡面最大的亮點了。一共出場時間加起來也沒幾分鐘,一句台詞也沒有,但是幾乎每個鏡頭都是讓人屏住呼吸的驚艷效果(害我暫停好幾次……好吧我承認我花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