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08-12-07 23:21:28

被逼的青春


  蘇格蘭風笛,總有些沉思在裡面。,鐵達尼號上的浪漫在這裡原是青春傷痕的起源。直到最後一秒,我仍然堅持等候片頭那段管風琴的聲音,但是卻以失望告終,有點遺憾。
  里那群愚蠢的渡渡鳥「Right,right。Left,left••••」那段搞怪的台詞好耳熟啊,可是任由你是誰,感覺都不是一樣的。在基汀老師讓大家在校院裡選擇自己走路的方向時,陶德,那個自始至終給我男一號感覺的最羞怯的男孩,說了一句「我也有選擇不走的權利」,突然讓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是轉瞬即逝。後來我想,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或許,我還有救,或許,我已經錯過了機會。
  年長以後,或許你會功成身就,也可能一事無成,但在某一年的某一天,你張開惺忪睡眼,仰頭望著天花板時,學生時代的氛圍在腦海瀰漫開來,回憶受到驅使。那時風光與失落,美麗與醜陋,甜蜜與陳殤••••••象牙塔,美好的殘忍。而我,倍受的煎熬又加倍。
  醫藥,法律,商業,工程 ,這些都是高貴的理想,並且是維生的必需條件 。但是詩歌,美,浪漫與愛,這才是我們生存的原因。沒有人說自己可以為這群學生遙遠的未來負責,他們的父母,老師都是在為他們的當下在服務甚至說努力,可悲的是,每個人都在按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行動,可喜的是,怒海狂波里竟然有一隻小船,儘管他看起來是那麼的孤單。當他駛向你們時,人生,命運突然有了轉機。在若干年後的你們或者當時的另外一個空間的別人都會知道,這份可貴的希冀幾經波折後會安靜的離開。但是終究,他讓你們了解了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在以後不用惋惜萬分地說:「我還沒老,因為我本就沒有年輕過。」
  但是我還在想,是不是基汀老師的出現對於每個人都是春風化雨呢?對於尼爾又算什麼呢?對於那些在基汀離開時沒有站在桌子上高呼「Oh,caption,my caption」的學生們呢?是不是會像讓井底之蛙扒著井沿看一眼天空和外面的世界,然後再把它們推下去這樣的殘酷呢?加之尼爾的命運做前車之鑑,就更加不得而知了。也許導演不曾考慮過這個問題,或者認為這個問題不值得考慮,但沉默並不代表不存在,這個問題留給觀眾思索。
不得不提另外的一處讓我也是讓所有觀眾心痛的地方陶德在面對尼爾之死後悲傷欲絕的那個雪地鏡頭。片中並未過多強調兩人的友情,但卻是無招勝有招,一開始的同宿相遇,一個外向,一個內斂,誰都知道這將會有故事發生,而後果不其然。除了基汀老師,尼爾應該是第二個讓本來灰色的陶德的天空變得有色彩的人,他為他灌注了激情與友情,卻沒有說聲再見就走了,這對一個感情豐富的內向的人來說不是命運嚴酷的苛責又是什麼?我們都被生活所傷過,才了解這不會只是一時的傷心。說到這裡,我還是感覺陶德在片中原本是男一號的可能,男一號原本就應該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看完全劇,這種感覺一直沒有消失過。
。。。。。。。
《死亡詩社》讓我想起了另外兩部片子-----《聞香識女人》和《放牛班的春天》,前兩者相似之處在於英倫風格的學校,壓抑的教育,一開始懦弱的學生,相比之下,《聞香識女人》更像勵志片;《放牛班的春天》是我在基汀告別時,大家站在桌子上集體喊出「Oh,caption,my caption」時想到的,對,就是像那個紙飛機紛紛下落的鏡頭,一樣的原因,一樣的感動。而在現實批判上做的文章,《死亡詩社》自然不用說,個人感覺《聞香識女人》似是有意無意,《放牛班的春天》就更加弱化了。也許這樣的比較未免太顯俗氣,我在向現實低頭,我也是迫不得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