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不設防城市--Open City [1945]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罗马不设防/Rome,OpenCity

8.1 / 19,337人    103分鐘

導演: 羅伯托羅塞里尼
編劇: 塞吉歐阿米迪 費里尼 羅伯托羅塞里尼 Alberto Consiglio
演員: 艾多‧費布里茲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雁渡寒潭

2008-12-09 00:56:51

來自侵略者的反思



    據說,《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是電影新現實主義流派的開山之作,也許當年它的意義深遠,如今看來確是沒什麼亮點。情節很類似於中國解放初期的革命英雄主義影片,再加上譯製片感覺的配音,就更像了。

    有點意思的是影片在歌頌義大利革命者寧死不屈的英雄主義和刻畫德國法西斯殘暴的時候,也加入了一些更人性化的探討:關於侵略心理的探討,侵略者關於自己行為的反思。
    話題是由討論革命者會不會招供引起的,引出了一個德意志老軍官對德國法西斯侵略行為的深刻反思。
    「他一定會招的!」
    「他要不招呢,不招,要是真的不招,那就是說一個義大利人並不比我們德國人差。」「那就是說奴隸民族的血液和優秀民族的血液之間並沒有什麼區別。」「我們發動戰爭還有什麼意義呢?」
    「25年前,在法國,我執行過一次槍決。我是一個年輕軍官。我也以為我們是一個優秀的民族,可是法國的愛國分子寧願死也不肯招。我們的國人就是不明白,人們要自有的活著。」
    「我每天喝醉就是為了想糊塗一點,可是越來越明白,我們沒有別的,就是殺、殺、殺,我們把屍首撒遍了歐洲,從這些墳墓里滋長出來仇恨。仇恨,到處是仇恨,我們終究要被這仇恨撕得粉碎......毫無希望,毫無希望地死去......毫無希望」

    來看看發動侵略戰爭的心理吧,也許也是「拯救奴隸民族」之類的,是一種盲目膨脹的民族感情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後果。可是他們不明白民族有差異,卻沒有優劣,每個民族都有權利自由地選擇自己生存的方式,旁人無權干涉。

    這種反思在我國那些革命影片裡是看不到了,倒是為這部片子增加了一些層次。

    還有一段神父的話也值得體會:「上帝沒看到嗎?上帝怎麼會看不到,你總是問上帝有沒有看到,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符合上帝指出的道路呢?」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