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

花样年华/

8.1 / 170,498人    98分鐘 | Poland:94分鐘

導演: 王家衛
編劇: 王家衛
演員: 梁朝偉 張曼玉 潘迪華 Lai Chen Ping Lam Siu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兩疊時光

2008-12-09 22:31:07

綢緞上瀰散的光影


  本篇影評是曾是完成的老師佈置的作業,現在拿出來給大家分享.


《花樣年華》就好比一匹綢緞,在絲滑、細膩的布料上繡著圓月和開得正好的牡丹,而在光影的照耀下,它瀰散出淡淡柔光,則更讓人看得意亂情迷,給人以迷離夢幻般的蠱惑。
    影片講述著一段不被啟齒而又至純至真的婚外戀情。故事發生在60年代的香港。報館編輯周慕雲與妻子搬進了一棟上海人聚居的樓房裡,差不多時候搬進來的還有年輕美麗的陳太太蘇麗珍和她在日資公司工作的丈夫。周和蘇各自的伴侶不常在家,因此他兩有空便會到房東那兒聚腳,開始熟諳起來,後來兩人發覺各自的配偶有婚外情,而且對象就是彼此的配偶,因此,他兩的感情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一起寫作,一起談小說。然而最後各自的配偶均將回來,加上傳統道德的束縛,兩人終的沒能在一起。
    王家衛的電影渲染盡了人心的隔膜,所有的感情看起來觸手可及,其實卻是咫尺天涯。這部電影的題材其實是很獨特的,用婚外戀來反對婚外戀。然而著段婚外戀又較之於別的婚外戀顯得格外乾淨、美好。他將一種壓力變成了一種純美學的東西,讓觀眾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去欣賞,雖然是在看別人的故事,但看著看著不由得自己也會心痛起來。正如別人所說的,看王家衛的電影,主要看的不是故事情節,更多的是在於他給人的是一種觀念與感覺,那麼這種感覺是如何營造的呢?
    首先,精美的語言。電影開場字幕「他,沒有勇氣接近。她轉身走掉了。」無疑營造了一個很好的懸念,調動了觀眾的興趣,觀眾不禁會問「究竟是怎樣一個過錯?」直到最後,螢幕上呈現了一段極富詩意,極具悟性的結詞:「那些消逝了的歲月,彷彿擱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他一直在懷念著過去的一切。如果他能衝破那塊積著灰塵的玻璃,他會走回早以消逝了的歲月。」多美啊!王家衛的電影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是哲學家,裡面的台詞,字幕很多都像禪語,指東打西,高深莫測,看者看著會升出陣陣驚心的禪意。句中最經典的一句台詞「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跟我走嗎?」通過男女主角的重複,使它更具縈迴惋惜之感,被廣大都市男女所傳誦。還有蘇麗珍的上司何先生的一句台詞"總覺得(領帶)花了一點,還是原來的好。」這句話可以聽出其中另一層意思,也預示著影片結尾 ,也會成為原來的樣子。」《花》中的台詞並不多,但大多都十分精美凝練,意味深長,營造出一種沒的感受。
    其次,優雅的鏡頭。王家衛拍攝總很有自己的風格,他喜歡隔著障礙拍攝,或用鏡頭造成一種迷離夢幻之感,這種拍法很大程度上詮釋了男女主角之間的關係與感受。他們雖然走得很近,但受傳統道德的影響,兩人之間總保有著一段距離。然而,即使是這樣一種婚外戀,當兩人獨處在一間房間,也沒拍一些肉慾的東西,這樣是觀眾看起來覺得乾淨,不落俗套。他們這種有想愛,有不敢愛的氣氛,就用這樣的完美鏡頭呈現出來。
    導演還運用了大量的長鏡頭和重複鏡頭。印象最深的要數蘇麗珍在梯道上反覆行走的鏡頭。她穿著美麗的旗袍,纖細的腰肢、婀娜的身影,盡展了東方女人特有的美感,營造出了一種艷麗而又懷舊的氣氛。正是這樣的鏡頭,它表達了時間的過去,感情的濃郁,當然這樣的鏡頭在躲雨送傘時也能見到。
    有人說拍兩個人的故事是最難拍的,就像日本電影《遠山的呼喚》中除拍有男女主角外,還設置了另一個人物:女主角的兒子,才使得影片更有趣味,有助於情節的展開,而在《花》中,導演似乎想用一切鏡頭來表現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對其餘人物則是能省則省。對於男女主角各自的伴侶,導演只是簡單的交代了一下他們各自的關係,一個正面鏡頭也沒用。何先生僅僅是在蘇麗珍出現是才出現了幾次,就連余小姐,也僅是通過送領帶一節才知道的。
    導演這樣的拍攝手法也為影片營造出了那種簡單、濃郁、迷離、懷舊的感覺。
    再者,動情的細節。讓我們仔細想想女主角的形象:一個盤著頭髮,愛穿旗袍的女人。髮型不變,而旗袍則換了二十六件,其實髮型不變是一種一不變襯萬變的作用。其次我們從暗中看出在多變的服裝的條件下,不變的髮型其實也反映出了無論現在她的感情如何變,始終還是會回到最初。另外旗袍多變的顏色也正反映著他的心情,而且為什麼導演要安排女主角穿旗袍?難道僅僅為了一種懷舊感?其實我想導演還有另一層意思。旗袍是舊社會穿的東西,它們將女主角裹縛在裡面,其實正像徵著女主角在感情上難以擺脫傳統束縛吧!
    還有在光線的處理上,整部片子中的光線幾乎都特意造得很暗,其實導演這樣的安排,也是為了營造那種壓抑感。他們的住處很擁擠,在一個樓道進出,所以出去買糯米雞,換了雙鞋也常被人一眼看出,這樣,人心理上的壓力就自然而生。
    最後,感懷的音樂。影片中《In the mood for love》的主題曲幾乎貫穿與影片的始終。它僅僅是一首舒緩的曲子,沒有詞。但即使這樣,觀眾也能體察其中情懷,人物、正發生的細微變化。聽著聽著一顆心就倏然間覺得落寞,並且蒼涼起來,正如張藝謀所說:「王家衛的《花》中,只要音樂一響起,「花樣年華」的精神就出來了。」與徐靜蕾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琵琶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影片的質感就這樣自然而然的體現。另外,片中僅放了一遍的曲子《花樣的年華》也播得恰到好處,「花樣的年華,月樣的精神,冰雪樣的聰明,美麗的生活。」歌聲婉轉悠揚,唱出了當時那一代人的心理,唱活了影片的精神。
    總之,王家衛的電影,個人風格濃厚。在他片中所營造出的那種懷舊傷感壓抑等難以言喻的氣氛是國內絕無僅有的。他讓我們看到了一部有份量,有質感的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