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功夫皇帝方世玉--The Legend of Fong Sai-Yuk

方世玉/功夫皇帝方世玉/FongSaiYuk

7.1 / 8,065人    100分鐘 | 95分鐘 (USA)

導演: 元奎
編劇: 蔡康永 劉鎮偉
演員: 李連杰 蕭芳芳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子 。非年

2008-12-11 01:18:47

文化一覦


小時候對語文課本的印像是枯燥和說教,所以我記得的不多,但其中『豐碑』和『金色的魚鉤』兩篇課文卻令我至今難忘感動不已。


中國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和不光彩的歷史,我們曾經革新求變,五四運動,新文化主義,德先生和賽先生,批林批孔,全盤否定中華文化,泱泱中華文化,有其精華但也一定有被統治階級利用來欺騙奴化人民的糟粕。


在那個時代的全盤否定是有它的革命意義在,但事後矯枉過正的效果是導致我們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一切向西方看齊,原因是其經濟發達。沒有錯,某種意義上將科技興國遠比文化興國更為有效,但文化和科學畢竟是兩個統籌。


是的,世界工業革命的時候我們的國家正忙著勾心鬥角搜刮行賄,有氣節有能力的仁義之士要嘛遇害屍骨不得保全,要嘛隱居雲遊事不關己。
大部份人把所有精力都用在邪念上。弱肉強食,烏煙瘴氣,邪氣衝天。
文化中華的概念也早被專制多年的封建統治搞臭了。而夜郎自大輕視科技的結果更成為國防不堪一擊的原因之一。


亡國的是封建文化下導致的連鎖反應。但是封建文化和中華文化是兩個概念,人們卻往往誤入以偏蓋全的誤區。


任何事情都應當分開看,經濟上歐美,日韓是比我們強大先進,我們理應學習。但並不代表我們文化落後,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時下最為流行的民主的理念。而很多西方提出被我們頂禮膜拜奉為聖旨的理論其實都可以在中華歷史古籍上找出類似的根據。


世界上四大文化發源地只有我們的文化根基是一直傳承的,有太多瑰寶遺珠等待挖掘品玩,可是卻被刻意迴避。在新一代的眼裡,愛國就像道德一樣不被待見,是陳規陋習假仁假義迂腐之極的別稱,嬉笑怒罵,崇洋媚外其實都是內心自卑刻意迴避的寫照。


中國正處於變革和重造的年代,很多人缺乏耐心和信心,覺得它鄉月亮圓,擠破頭都想取得一張美國的綠卡,去日本遊玩的機票,即使表面上把美利堅小日本罵的狗血噴頭,但大多其實也是無法擺脫後的酸葡萄心理作祟。口是心非表里不一,不是礙於輿論道德就的壓力就是僅存的羞恥之心作用。


但如果有一線希望能夠脫離與這個『窮髒亂差』國度的聯繫,便都會不遺餘力,絞盡腦汁,那個時候要嘛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作為粉飾自己的遮羞布,要嘛直接撕破臉皮連羞恥之心都不要了。


魯迅批判中國人的國民性用了『奴顏媚骨』這個詞兒。幾千年的封建等級統治讓中國人做奴才做慣了,一時也改變不來。


台灣娛樂圈就是很好的鏡子,雖然外表光鮮話題大膽開放,標榜革民主的他們其實私第下卻遵守著嚴重的尊卑等級秩序。屬模特界尤甚。
整體隸屬低智商動物卻做著掌握話語權影響下一代的傳播事業。
追逐金錢地位,時尚名牌,炫耀攀比的自信表面下是一顆自卑的內心。這是資本主義制度下追逐利益浮躁淺薄的文化共性。


西化,日化的台灣又何嘗不是部份內地各地審美的風向標。

我們為什麼要如此自卑?雖說經濟是文化的基石,但要知道文化和理念才是凝聚力的前提。否則將沒有原則,人心渙散,再炫目的外表也掩飾不了奴性暴露的醜態,如同浮萍一樣沒有根基一吹即散。


經濟上的脆弱不代表文花上的貧窮。
我們盛讚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市場的運作但沒必要文化也跟風膜拜被一種媚骨蒙蔽雙眼窮極自卑以他們作為標準,因為追隨者,即使做的再好,也只是第二、


文化中國和經濟中國就像兩個國度。在文化中國國度裡的我們理應徜徉其中,引以為傲。並且文化中國和經濟中國相符相承,並且締造屬於我們文化中的經濟。


西方文化發展歷史決定它們比起我們的厚重是淺薄浮躁的。


資本主義下的文化就像陳建州拍的短片鼓勵『國片』一樣,掛著藝術之名卻做著商人的勾當。


為了拍電影而拍電影。發心動念也是因為人家成名的誘惑(插一句,海角7號的成名就像一夜暴富的3流歌星),為錢為名而不是有心而發。


真正的藝術是創作人內心的感悟與流露,而一個絲毫不懂什麼是藝術的人把創作藝術當便秘憋屎一樣。夜郎自大,更愚蠢的是眾人卻捧屎為金。可見經濟下的藝術,功利心和目的性決定了它不夠優雅,浮躁可見一斑。


而千年厚重積澱下的中華文化浩如煙海,只要我們學會欣賞,有所分辨,去粗取精,那麼小我的富強,就是天下大我的和諧融融也未嘗不可。


不用說那麼大,因為關懷自己就是關懷人類,其實很簡單。


經濟是能保持我們物質的富足,但人終究是活個念想,就像有人說,世界本身是虛無的,繁華是另一重。

人活著就是為了開心和滿足。就算體驗痛苦也是為了更好的感受和找到幸福。人的慾念是無底洞,人類常常犯了本末倒置的誤區。

中華文化讓我們即便窮也快樂,互相有愛,這不是人生追求的終極奧義麼。不再是單靠物質來不斷刺激那顆空虛的心用以消耗生命的虛無過程。

當然,這不是安貧樂道而是更加平和自如的應對得失,理性思考,不浪費時間做困獸之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灑脫自在,關照內心。

中華文化下的指導打破迷障直至人心。

既可以指導藝術上淡定從容自然流露,指導經濟遊刃有餘從容不迫。

人生得意須盡歡
笑看紅塵蒼生世

這個世界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二元世界,而是一個陰陽平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

資產社會追逐利益的浮躁導致文化下的浮躁,這是文化界的弊端。

而我們的文化中國雖然被封建文化荼毒但卻沒有被資本主義文化腐蝕,這是我們的幸運。

在文花上我們分擔不能自卑還要創作和發揚我們的特色。

每當方世玉的爸爸念到,美人卷珠簾身當蹙額眉時,那種俠骨柔腸躍然螢幕。涉及英雄俠義,兒女情長。這些都是具有中國特色的。

小時候很喜歡看方世玉,黃飛鴻,陳真,因為儘管在那樣一段不光彩的歷史中,他們也依然能夠一身傲骨和正氣。不媚俗不薄情,不見風使舵。而不是任何優良傳統都可以摒棄,包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狗腿。

人在亂世中可以抱有氣節,卻往往容易在溫床中被侵沒。

中國電影近幾年來,賣座的都是些見錢眼開的大製作,得獎的大多是一些散播不滿情緒展現醜陋現狀的影片,比如賈樟柯,比如黑煤窯。前者俗的要命,塗有外表沒有靈魂,後者不夠優雅,國民形象劇損。

為什麼沒有一些發自內心,漂亮優雅,又給人希望產生愛意的影片出現呢?

中國又那麼多感人肺腑呼喚大家凝聚力的故事,海瑞,文天祥,包括抗戰故事如渣滓洞,黃繼光為什麼偏偏炒冷飯拍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呢。

即使是集結號也不過是以追求名利作為結尾,真是如今導演的寫照。

所以,在繼續膜拜歐美,消費日韓,西化日化金錢利益下的作品不斷。卻沒有如同90年代如此之多的真正闡釋中國內涵的作品問世。那麼,作為中華文化嫡系傳人的驕傲與自信恐怕會因為『奴顏媚骨』而消逝在空中了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