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硬漢--The Underdog Knight

硬汉/TheUnderdogKnight/DragonBlood

6.1 / 492人    95分鐘

導演: 丁晟
編劇: 丁晟
演員: 黃秋生 劉燁 孫紅雷 於榮光 尤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蘇乏

2008-12-13 06:46:15

硬漢:除了名字都很準確


    終於盼來了王晶,但色調如此《見龍卸甲》是我始料未及的,小柯的名字和一根橫出巷子的長矛及口吃劉燁的出現讓我意猶未盡。就這樣,《硬漢》開始了。
    為了便於引用,我決定省略省略號若干。
    「我曾是一名海軍戰士,一名潛艇兵。我在家排行老三,所以大家都叫我老三,很少有人叫我大名。我最服的就是政委,他不單說話有道理,還能和我過幾招。」
    劉燁的口吃我很不適應,裝的就是裝的,在游泳池裡頭泡幾個鐘頭也比這種強調來得真實,我更為欣賞的還是姜武洗澡那份憨傻,而不是土鱉鵬哥哥那種做作的2B嘴臉。而劉老無論參照的是哪個版本,都顯得有些不那麼地道,甚至很憂鬱,有點幽默,怎麼看都像憋著事兒呢,都像《血色浪漫》里又一個小陰謀。
    這麼想並不厚道。劉的造型很有新意,栗子頭,乍一看還真有點吳鎮宇。相比之下尤勇不但有型還很俊朗,自從《赤壁》了之後,尤勇本是名警察的光輝形像在年輕大眾的記憶中有所改觀,但這齣又高調回歸,宿命啊,越發覺得是個好演員,純男,不多見。
    戰士應該用什麼槍?
    紅纓槍。
    老三這麼回答,在岳飛兵器的展覽廳。以及回想打倒混混時高速鏡頭呈現出的水池波紋,說那種感覺像艦艇歸航,果然有點意境,只可惜痕跡太重,琢磨起來倒像是為了配合這麼句台詞而精心設計的打鬥場景,比起徐克大漠黃沙上敘事的渾然天成卻又相去甚遠。
    影片有很多類似這樣的哏,說不上和王朔早期台詞哪個更高級,只是讓人頗感意外,琢磨起來很有些念想,是有追求了吧,亂世王晶還是有建樹的,即便不用想也知道大抵上和他也沒什麼大關係,呵呵。
    碼頭那場仗,對鏡自述,聞國歌而肅立,看得出片兒是有風骨的,雖說算不上熱血,但喜歡有風骨的電影,不用多講究,情感不能丟。小柯的音樂成功隱形於情節中,並未奪主,亦得詳略,還是喜歡。
    適應了老三的表演後,樂意看這段,因為有音樂有念想,文戲武戲都不差,更因為明奪那幾場戲不好看,純屬湊的,也照顧名角兒,不容易出彩,左右都是那麼點戲,聽聲也不會想差了。
    從女友那里落荒而逃後,老三面對鏡子,又成了一名英雄,他只能這樣正視自己,或者和一個聽不見的男孩說些原本只該說給自己的話。用這樣的方式迴避和女友間無法溝通的尷尬,斬斷旁枝雜念竊以為十分高級,接下來因為不服而擊倒健身教練的事件緊承,加劇了個人悲劇的籌碼,也為劇情急轉做好了量的積累,失聰朋友的疑問恰到好處地揭示了發生在老三身上問題的核心:
    你剛才打的是壞人嗎?
    到此為止,計時48分鐘,影片老三的部份已經完成了從外部事件的誘發到人物心理衝突的激化,前半部份的敘事明快,多變,饒有興味,節奏與情感都控制得恰如其分;尤勇的部份旁逸斜出,但也算含蓄;如果穿插起來的匪料能夠少些虛張聲勢,不顯散漫,少一些出鏡人物,至少筆墨有所強調或許就更好看了。
    跌爬滾打多年的黃秋生演起一個出爾反爾的無賴自不在話下,演戲不是草率的事,一舉一動都要三思,不然出來就是錯。健腦的核頭有一段時間我也常吃,記憶力衰退,好色呢,應該也吃點什麼。
    孫紅雷飾演小草的新男友,角色設定令人意外,有點小經典。
    被背叛的老三躺在鋪滿白色石料的過道上,地面忽然映出一塊塊海水的碎紋,也在這時我才明白影片開頭那段海的景觀所要表達的樸素柔情。舊船駛過銹跡斑斑的架橋,「新的一天開始了,一個偉大的愛情結束了,一個偉大的戰士復活了。」多麼有詩意,鑽過橋老三和他小朋友抬起頭,像唐吉坷德和桑丘一樣目視前方,勇往直前。
    從66分鐘開始,影片將進入高潮,前後銜接緊湊,沒有閒筆,每場戲都將潛台詞說盡。低頭,蹲下,繫鞋帶,老三仰頭看小孩,雖然沒有拍小孩的表情,但是可以判斷出他的視線在畫外,過了幾秒鐘,左側衝進畫面的警察將老三摁倒在地,架起雙臂,銬上手銬,緊接著下一個鏡頭蹦出的就是「為什麼!」非常出色的一組鏡頭,用最少的畫面完成了敘事,其間調足了胃口,聲音釋放得也很有節奏,不禁倒回去重看了一遍,精彩,給觀眾的徵兆。
    接下來一廂情願猜到事情真相的老三開始贖罪,很多鏡頭十分果斷,也很兇猛,比如說交換人質,小孩臨走臨走,回頭大著舌頭朝老三:「你是英雄。」話音剛落,就被人一把推出去,感覺有點小牛逼,換做別人,有百種拍法,但或許不會這麼哏。
    臨了老三成了英雄,兩個擔架,嫂子電話,讓我想起很多影片,後者是《李米》,前者是《證人》,至於為什麼,大概說了也沒有共鳴。
    丟水滸的結尾很有感覺,乾脆俐落,丁晟,以前沒聽說過這個導演,也不知道這部電影他的創作有多少比重,可能監製只是掛名,感覺還是有戲。
    很遺憾因為生病錯過了第一時間去影院看的機會,後來也興緻不大,但是感覺不錯。然而看到很多對這部電影的負面評論,罵得酣暢淋漓,讓我誤以為他們說的是《過界》,不是很理解。確實是一部剪輯上乘,技術上很有想法,拿捏準確的電影,為什麼被說得如此不堪?主旋律了?還是政治化了?還是票賣貴了?別扯了,都蹲家裡看的,還不知道你們,連盜版商都不給肥如今。估計是有很多毛病我沒挑出來,我才疏學淺,或者本身也在犯著,但是歸根結底我就覺得,除了名字「硬漢」有點愚蠢以外,挺好。

2008.12.12 佛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