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聽見天堂--Red Like the Sky

听见天堂/红色天空/RedLiketheSky

7.7 / 1,979人    96分鐘

導演: 克里斯提諾波頓
編劇: 克里斯提諾波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火棘果子

2008-12-15 04:03:26

聽見天堂


    在看這個影片之前,我好像在豆瓣的哪裡看到說它可比《放牛班的春天》,等我看完再去找這句話時,卻怎麼也找不到了。

    我想,如果要拿《放牛班的春天》與這個影片相比的話,我會覺得這個影片比《放》更好。因為,在我看來,那部影片突出的是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而這部影片強調的是,學生的自主性。

    《放牛班的春天》說的是一個音樂老師改變了被教育者們乃至社會所放棄的一群孩子。是他首先把那些被稱作「人渣」的孩子們當做「人」去發現、培養,才有了後來自信自強、令人自豪的孩子們。毫無疑問,這是一部讓任何懷有「教育夢想」的人們熱血沸騰的影片,它使人們相信,世上沒有「壞」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而《聽見春天》則完全不同。它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性。老師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導、呵護學生們的成長(比如,在米可無法適應自己是個盲人的事即時,是唐老師告訴他,「人有五個感官,你不過是眼睛看不見了,為什麼要放棄別的感官呢?」;比如,在米可屢次被校長打擊時,唐老師總是適時地出現,並肯定他),而學生們則是自主的找到自己的方向,甚至成長為能夠影響老師的力量。(米可是自己想出的用聲音來表現四季變換,甚至是幻想中的世界。也是米可將被校長開除的事刺激了唐老師,唐老師才決定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而不是服從於校長。——我相信,大家應該也同意,沒有這件起因,也不會有學校阿姨點醒唐老師這一幕吧。)我認為這才是更正確的教育態度。

    記得以前學教育學時,有種觀點說,孩子是白紙,隨便人們在上面抹上什麼樣的畫。甚至有個教育家說,(不記得是哪個了)給我100個嬰兒,我會將他們培養成任何人才。(大概是這個意思吧)我一點也不同意這個觀點。這種觀點片面地誇張了教育的作用,而忽視了孩子的主體性。孩子不是白紙,他生來就有他自己的優缺點,只是看你能不能找到正確的方向而已——比如,一個天生對數字敏感的人,培養起來肯定會比缺乏這方面神經的人事半功倍得多。想想,如果《放》里那個老師遇到的是一群五音不全的學生,又哪來的教育靈感!

    當然,我不是否認教育的力量,如果沒有唐老師的點醒,也許米可就這麼自暴自棄下去了也不一定。可以說,《放牛班的春天》的成功,在於正確的老師遇到了正確的學生,而《聽見天堂》則是,正確的學生遇到了正確的老師。

    教育是施教者與被教者的互動,忽視任何一方而強調另一方都是不對的。然而現在的教育其實更多的傾向於填鴨式教育(也就是把孩子當白紙,隨便塗都無所謂的觀點)、壓長棄短式的平庸教育(就是壓制另類的放棄太差的),不知教得出幾個人才!!喊了這麼久的教育改革,卻依舊如此多病態之教,枉費千年前孔子大人早已以四字教之後人:因材施教!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