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 [1997]

美丽人生/一个快乐的传说(港)/

8.6 / 743,900人    116分鐘 | Italy:122分鐘 (first release)

導演: 羅貝托貝里尼
編劇: Vincenzo Cerami and 羅貝托貝里尼
演員: 羅貝托貝里尼 妮珂塔布拉斯奇 Giustino Durano Sergio Bini Bustric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nina

2008-12-21 04:35:33

悲情的喜劇——《美麗人生》


    當人們都在看《梅蘭芳》《葉問》的時候,我看97年的《美麗人生》,是不願意追風,也是因為最近一直被一種回憶所籠罩,看些老電影,體驗那種曾感到很多人的畫面,這種感覺,挺妙不可言。好電影是經得起時間的洗滌的,好電影是會讓人過目不忘的。

   《美麗人生》這部電影究竟是悲劇還是喜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可導演自己卻說,不希望看到人們看完這部電影后流淚,換言之,導演願意把它當做一齣喜劇。可我跟大多數人一樣,看完這部電影還是流淚了,不管它的拍攝手法再怎麼喜劇化,我還是哭了。為爸爸跟兒子玩的遊戲,為爸爸最後走過箱子時的表演,為最後緩緩而來的那輛坦克。

    故事發生在二戰的時代,整個世界都被一種陰霾所掩蓋,到處是硝煙,哭泣,死亡。可是導演卻始終沒有將鏡頭直視戰爭的殘酷。而是將鏡頭下的人生演變成快樂幸福而又充滿情感的。

    從一開始,主人公奎多就喜遇從天而降的女主角朵拉,接著便是一次次的巧遇,一次次啼笑皆非的經歷,奎多用從好朋友那學來的叔本華的意識理論讓朵拉一次次的張口結舌,最後更是在一次宴會上騎一匹綠色大馬帶走了朵拉。一直到這裡,整個故事都洋溢著快樂。

    奎多帶朵拉來到了住所,他們進了一個充滿鮮花的房間,緊接著,鏡頭一轉,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從房間裡走了出來。這已經是5年後的世界了,爸爸,媽媽,可愛的兒子,他們擁有自己的書店,擁有自己最快樂的與世無爭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長。鏡頭接著一轉,還是那個原來充滿歡聲笑語的房子,此時,卻已一片狼藉。因為奎多的猶太血統,他和兒子都被抓走,送去集中營。

   什麼東西越多就越看不見?——黑暗

    奎多不願告訴兒子真相讓他過早接受苦悶的人生,設了一個最大的騙局,告訴兒子這僅僅只是個遊戲,而遊戲的獎勵就是,誰最先得到1000分就會獲得一輛全新的坦克。

    在接下來苦悶,甚至殘酷的日子裡,奎多一直在兒子面前樂觀,微笑。他跟兒子捉迷藏,帶著兒子跟德國小孩混在一起吃餅乾,把納粹種種殘酷的迫害猶太人的手段當做遊戲規則告訴兒子:搬東西,做苦力,毒氣浴,焚燒......這種種殘酷與黑暗都被奎多巧妙的謊言所掩蓋,兒子一直快樂的成長,一直不知道自己所處的是一個多麼惡劣的時代。

    什麼東西越多就越看不見?答案是黑暗。殘酷,迫害,死亡,每天都在發生,據統計,二戰期間,納粹殺害了約600萬歐洲猶太人,其中包括150萬兒童。

整個二戰中,大約580萬歐裔猶太人被納粹德國殺死,是歐洲猶太人人口的三份之二.

 

    多麼一個龐大的數據,多麼觸目驚心的歷史,在當時的歐洲,法西斯的黑暗籠罩一切。而因為兒子,因為有愛,因為有希望,偉大的父親把這種種黑暗都巧妙的化成了遊戲,化成了光明。人是偉大的,正義是不朽的,叔本華說,意志的作用是偉大的,因為我們有了這意志,便克服的了一切黑暗。

   什麼東西一提起便會消失?——沉默

    正在玩捉迷藏的父子倆被德軍發現了,分別前,父子一再告訴兒子要沉默,並讓兒子發誓。只要兒子一開口,就會暴露自己是猶太人的身份。父親所做的這個讓兒子沉默的決定是一種保護,也是一種無奈。因為沉默,兒子逃過了屠殺。

    影片的最後,父親再次讓兒子沉默,讓他躲進小鐵箱,並且一直不能出來,直到外面一個人都沒有。當德軍押著奎多走向死亡的時候,經過兒子藏身小鐵箱的時候,父親滑稽的走過,為兒子做了最後的一次鬼臉。父親被帶到了一個角落。槍聲響起了,我們還是只聽到了聲音,沒有見到奎多最後被射死的畫面,這也是一個巧妙的安排,我們沒有親眼見到父親的死,我們沒有生在那個戰亂的年代,我們沒有經歷過迫害,屠殺。但是即使沒有親眼所見,我們卻都知道那段歷史,那些酷刑沒有被遺忘,那些歷史也沒有被遺忘。什麼東西一提起便會消失?答案是沉默。

    最後,法西斯失敗了,納粹黨流竄逃跑了,美國人的坦克開了進來,沉默,一經提起便會消失,人民用反抗代替了沉默,正義最終取得勝利。父親用自己殘酷的犧牲換來了對兒子的承諾——一輛嶄新的坦克。

    導演不把這部影片當做悲劇,是因他想讓人們看到希望,看到快樂。曾聽人說,成熟不是在你遇到悲傷的時候不哭,而是你心裡在哭,臉上卻在微笑。我想,這是一個哲理,更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面臨的難題。

    人生本就苦悶,內心愉悅並且懷著希望,即是最大的勝利。


轉自本人部落格narcissustt.blogbus.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