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巴黎夜未眠--Hunting And Gathering

只要在一起/巴黎夜未眠/在一起就好

6.8 / 10,795人    Germany:97分鐘 (European Film Market)

導演: 克勞迪‧貝里
編劇: 克勞迪‧貝里 Anna Gavalda
演員: 奧黛莉朵杜 吉翁卡列 Laurent Stocker Francoise Berti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ishbone

2008-12-23 18:21:50

巴黎夜未眠◎冷漠之下是溫情


這是關於愛情、友情、親情和夢想的一個半小時,

在印象中,巴黎的夜色是濃重的,奢華的
在書本里,巴黎的生活是創意的,浪漫的
在電影裡,巴黎的故事卻是冷靜的,淡調的
那是一種對生活最簡單的敘述,
於是此中的愛情可以不被過度的著色,
而被我們閱讀到與現實的同等體會。

看慣了晴朗的天空,
久而久之,
我就戀上了陰霾的巴黎。
自從看了某位姐姐的部落格
我看的電影也開始「巴黎」起來,
閱讀,看電影,尋找一些細節感受,想讓生活可以有趣一點,充實一點
其中的原因是坐在早上的公交車裡給琢磨出來的
是的,我還沒有想好要怎麼去接受一些「東西」。

雖然嗜電影成好,
但對於電影的感受力就和我對生活的感受力一樣匱乏,
我想經歷的是我必須跳出去以後才可已經歷的生活,
有一句話說的好:「人因恐懼而錯失了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
可是我們永遠不知道當時的勇敢會又換來什麼樣的結局。
如果只要在一起就好,
那是什麼可以讓我們相信永遠在一起?

看「巴黎夜未眠」的最後,
哭了,
非關浪漫的囈語,
而是溫暖。
從來鄙視無病呻吟者的可憐模樣,
可是自己卻無法抵禦住內心該死的情感氾濫。
這就是為什麼想寫下感受的緣頭。
因為我看到了城市生活中的冷暖色調。

『我們可以很近,也可以很遠』
一個城市每天來來往往的人群中,除了有空氣的傳播,一切的交流都被阻隔在心靈的外面。如果我和你面對面相遇,我也可以確定你眼神裡的迷離與冷漠,這是因為我們都不認識。如果心裡確定了這麼一種狀態,那麼生活在一幢樓裡的居民,互不相識是自然的。但只要有一個人打破了這種心理阻隔,一切就會完全不一樣。
影片中三個主人公同住在一幢公寓樓里:卡蜜爾獨來獨往,居住在簡陋的公寓頂樓。她微笑始終是溫暖的,但生活給予她的不安全感讓她覺得寒冷。她熱愛繪畫,做著清潔的工作,與母親疏遠,卻和同事很親近。菲立貝是一位在博物館外面買明信片的工作人員,夢想當一名演員,卻因生性內向,易於口吃,而無法跨出第一步。至於法蘭克是一名小餐館的廚師,每月還要負擔外婆的養老醫藥費,生活的壓力和對外婆的愛相衝撞著,讓他風流成性。

每個人都有一層表面的保護色,用來掩蓋內心的狀態,有些保護色過濃就會給人一種冷漠的錯覺。我相信只要遇到正確的人這層保護色就會消失。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就可以很近。

『最初的夢想,你還記得嗎?』
林清玄說過:「曾以尋死的心活著,被迫超越,也曾主動超越,不管夢是否實現,有夢總是最美的。」菲立貝為了實現當一個演員的夢想,勇敢的邁出了第一步,不管一開始會有嘲笑,會有困難,會有失望,但是努力會幫你預見希望,一路堅定不移的走下去。這就是一個夢想最原始的力量。
有很長一段時間,「夢想」二字一直掛在心裡,放在嘴邊。一年前一直聽范瑋琪的「最初的夢想」,一年後卻不敢再聽,因為所有努力都被積壓在這首歌裡面,在還沒有實現夢想的時候,我大概是不會再聽了。這種心裡感受也使我第一次知道有些想法是膽小的。我不可以因為可能出現的傷害,而不去經歷和選擇,即使會有傷害,我也要學著去經歷。
所以,無論如何請記著最初的夢想。

『愛不說出口,就會錯過』
卡蜜爾和法蘭克的愛情萌芽在於不安全感的錯位。首先是不安全感衝突期,當生活被介入時,被干擾時,我們的第一反應是捍衛。其實卡蜜爾和法蘭克對生活都有不安全感,是對情感的不安全。不願說出來是因為恐懼失去,寧願保持原狀,維持現在的感覺。可是當隨性成慣的法蘭克想要永久的時候,卡蜜爾的不安全感卻沒有復位。於是法蘭克選擇離開,卡蜜爾內心想挽留,但卻始終不是那句法蘭克想要的。
但是,最終還是說出來了。。。說出來就好,只要在一起就好。

我無法認同愛情的無原則和缺乏責任感,這就是在聽到有些老外說不能承擔責任和家庭時,我感到困惑的。當然無所謂對和錯,大概有些人就是缺乏安全感,害怕承受後果,所以就令人感到毫無責任感吧。

『愛情,不能承受之輕』
這部電影讓我想到,初讀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時,我是痛苦的。我無法讀懂裡面的性愛和政治(雖然昆德拉說他的小說無關政治),即使現在我也無法認清。但是有一點,我開始肯定,如果逃避一段感情,那就說明你的內心和靈魂遊離了。你無承受現實和不現實的距離,覺得無法同時擁有情感和自己的生活,也就是你的愛情和你自己分離了,你無法把他們結合在一起。一方面你是愛的,一方面你有無法認同對方的生活,所以不願意負擔。

朋友對我說:「碰什麼別碰愛情。」對嗎?的確,愛情傷人,但也正是愛情給予了無數人希望,夢想是美好的,即使它不能夠如願以償。
這讓我有聯想到「藍莓之夜」的結局,也許會受傷害,以後還會受傷害,但關鍵是要相信愛的永恆性,如果不這樣,愛情之於信仰也就毫無意義。信仰不比嗑藥上癮,不是物質依賴而是精神依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