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遇見好男孩--Latter Days

闪亮的日子/传道同志/遇见好男孩

7.1 / 15,807人    107分鐘

導演: 西傑考克
編劇: 西傑考克
演員: 史提夫山佛斯 威士雷姆西 羅布卡強森 賈桂琳貝茜 喬瑟夫高登李維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stelle

2008-12-28 13:05:15

當魔鬼遇見天使:閃亮的日子/Latter Days


電影講述2個彼此相愛的男孩由於身份特殊(其中一位男主是摩門教徒),在特定的圈子裡不被認同和突破禁錮的故事。

  

酒吧侍者Chris是名同性戀,天性奔放熱情從不遮掩獨特的性傾向,在他看來,性愛跟握手一般同屬家常便飯,不過是件普通生理需要而已。偶然發現曾有一面之緣的Aarron成為他的新鄰居。金髮T衫,微笑暖如陽光的Aarron對Chris而言先是50美元的賭注獵物,Chris詫異這個世界居然有人能有人抗拒他的熱情,於是在朋友的唆使下想盡辦法套近乎,使出翩翩魅力俘虜Aarron,最終被Aarron感動領悟到愛的真諦。

  

會選中這部電影源於海報本身設定得溫暖宜人,散發著清香的氣息,猶如果汁茶清淡爽口,別有一番滋味。事實證明該電影在The Fifty Greatest Gay Movies的50部經典GAY片中獲得殿軍(第4名)的票選,直讓人感嘆導演選角的正確。青春、SEX、愛情、人性的探討、關懷、友誼……本身就集中了構成電影的觀賞因素,加上2大男主的傾情突破尺度演出做為賣點,青春容顏、光滑肌膚和明快寬鬆的氛圍無一處不吸引關注GAY情感世界的人們。大多數的GAY片因為涉及到人性深處,限於真實環境和主流社會以及負面花邊而發出陰暗萎靡的氣息,容易使人沉眠而陷入壓抑絕望。平心而論,此片做為GAY片入門實在是上上之選。它拂去了一些顫慄的騷動,製造文化衝突,在情感碰撞下散發著七彩的光,訴說人生中最大的教育:是發現愛的意義和對人性的寬容。

  

Chris是名副其實的魔鬼,連探望女友走錯門的陌生直男都能被他勾搭折彎。情場上屢戰屢勝的Chris,熱情奔放的Chris,英俊迷人的Chris,就是自己人生領域裡的國王,向著一個又一個目標堡壘進攻,所向披靡。因此他才執著地想從Aarron那裡得到貼身衣物扭轉自己勾男史上唯一的敗績。而傳教士Aarron,有著靦腆笑容的Aarron,不善表達情感的Aarron,天使一般樂於助人Aarron,第一次從自己單純的白色世界裡發現了這個世界裡彩色的魅力,在張揚的Chris身上,足夠讓青澀的Aarron迷失。那份戀戀情深對感情的直白強烈表達通過慾望的索取足以讓Aarron沉淪。如果這個故事老套到描寫小羊羔被大灰狼吃得連皮帶骨一渣不剩,或是天使成功救贖魔鬼脫離地獄重獲新生,未免太過於絕對和理想化,失去了故事本身想要表達的意義。畢竟說到底寬容和愛總歸是雙向的,是一個交流和被交流,理解和被理解的過程。所以電影本身也採用了取巧的方式,選擇Aarron陷入地獄失去了自己的榮耀卻贏得了Chris發自內心的真愛這樣一個結局。

  

說到影片的重點摩門教,它的真實稱呼為「基督後期聖徒教會」(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該教派允許一夫多妻,避諱墮胎、同性戀,由於傳統的摩門教徒經常穿著白襯衫打黑領帶騎著自行車四處傳教,再由於上門傳教的組成部份里大部份是年輕的男孩(影片自己也說,不允許女性傳教的= =),肩負著教義里普渡他人感化他人的重擔,年紀青青的男孩們自己尚處在人性探究的十字路口舉步維艱,開放而光怪異離的世界本身對他們而言就是一種不小的誘惑,年輕人的活潑和個性追逐在他們身上體現得不多(影片自己還說,他們被限制很多事情),不同文化衝突、青少年個性的壓制、世俗觀念的衝擊,而讓這個看起來神秘的教派顯得曲高和寡和不近人情。(摩門教差不多在生活和影像中妖魔化,該信仰中心鹽湖城就是USA犯罪率和離婚率最低的大城市,礙於對思想的壓制和人性自由的雙重限制使它看起來確實不那麼可愛。)電影選擇這樣的一個背景,特別是Aarron違背教義愛上Chris宣告成為同性戀後,家庭的不理解和教會的判絕對一個徬徨人生選擇的年輕人來說,近乎於災難性的打擊。當然毀滅性的打擊是Aarron得知Chris是為了一個50美元的賭注才親近自己,失去愛情的支撐才讓他選擇了割腕自殺來結束生不由己的命運。(還好電影最後給了他一個HAPPY END,不但挽救了他的性命和 Chris低落的情緒,還讓觀眾對人生充滿希望起來)

  

基於以上種種,和史蒂夫 Sandvoss 驚為天人的演出,做為一部同志片,尚屬佳片,推薦觀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