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四百擊 The 400 Blows

四百击/四百下/胡作非为

8.1 / 129,274人    99分鐘

導演: 法蘭索瓦楚浮
編劇: 法蘭索瓦楚浮 Marcel Moussy
演員: 尚皮耶李奧 Claire Maurier Albert Rem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荒袁夢貘

2008-12-31 05:30:34

自由? -----《四百下》非專業影片分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四百下,法國民諺,意為在頑童的屁股上要打上四百下才能使之改邪歸正,走上正道,在我看來有兩層含義:一、斷章取義地看,法國人認同的教子觀看來與國人無異(聯想自己幼年遭遇,心中平衡坦然了一些)。二、經驗上出發,面對頑皮的孩子最簡便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一字要訣:打。
    本片為特呂弗自傳體電影,開篇點名獻給亦兄亦父的巴贊,長鏡頭調度得行雲流水。處女作一出即與戈達爾的《筋疲力盡》一起掀開了法國新浪潮的歷史,「作者電影」從他開始發端。
    同樣是開山之作。同樣是至親與子,令人想起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偷自行車的人》,《偷》一片中,追找偷車賊的父親打了兒子一耳光,這點與《四百下》裡的橋段頗像。《偷》中,兒子哭訴:為什麼打我?父一句:因為你惹我生氣了。而四百下里父親的一巴掌從教室外打到子無語的離開,背景音是父與老師的議論,「他太出格了,這是父母的責任」「今晚回家解決!」兩者比較,前者真誠地道出父打子並非為教育什麼,而是父親氣急無處發洩時的持強凌弱,而後者天神般降臨,身披「教化」的聖衣如恩賜般慷慨伸手,所謂「恨鐵不成鋼」打你為了你好。我認為,與其說《偷》一片表達得真誠些,不如說《四》對「教化」的諷刺更辛辣,更何況定名為《四百下》,是對這種虛偽莫大的嘲諷。
    以上,是一個「過來人」對電影立意的理解。
    影片單看一半,劇情似是一個兒童片,故事會像《邋遢大王遇險記》那樣把壞孩子變成好人。故事講完了安東尼的三次逃跑,直到片尾著名的長鏡頭落在孩子欣喜的臉上,「Fin」打上去的時候,初觀本片的我才悟出導演的追求。
    那便是自由。
    孩子的天性,有與生俱來的的無拘束,然後通過上學、工作,思想被看不見的牆一堵堵圍將起來,一步步地被體制化。頑童之劣,不在於他逃了課、離了家、越了獄,而在於他試圖衝破強者的管制,這種劣,在「過來人」看來,毫不值得同情,身上的枷鎖都是理所當然的。帶著鐐銬的舞蹈,自欺欺人的「自由」。上有「民主政權」下有「言論自由」,我們的生活像花園啊。
    同樣是講體制化,《飛越瘋人院》、《發條橙》、《看上去很美》皆給出悲觀的答案,《四百下》卻開出沒有悲喜的空頭支票。貧窮沒有使孩子感到任何窘迫,他不介意套上睡袋躺在狹小的角落,因為他有家,這是很幸福的。他不介意因屢屢挨批同學輕視的目光,因為他有好朋友,這勝過做好每個人的好好先生。他介意自己是否被認可,可老師對他的模仿作最辛辣的嘲諷和侮辱,他介意自己是否是被愛的,父母用管制學校逃避自己的責任。電影中孩子在與同伴說出了自己出走後的夢想:「我還沒看過大海」,結局時他真的逃到了海邊,一望無際是他的自由在形式上的充分體現,是海市蜃樓一樣的,現實問題仍將擺在「Fin」的後面,這個理想主義者必定會有一天妥協。
    特呂弗設下的局,一如所有好電影的局那樣難解,好萊塢的方式是敷衍上一個主角的死或者大團圓,能讓觀眾心滿意足地離開影院,而特呂弗的電影,是一個問號,永遠拷問觀者的思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