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手機 [2003]--CELL PHONE

手机/CellPhone

7 / 1,539人    107分鐘

導演: 馮小剛
編劇: 劉震雲
演員: 葛優 徐帆 張國立 范冰冰 范偉 趙奎娥 楊欣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xiaogs

2009-01-05 02:32:59

太過接近現實的幽默,少用


    03年,《手機》上映。
    那個時候,在學校的電腦中心東邊有個康納酒吧,被改造成了影吧。有一個個的小隔間,裡面是DVD和沙發,多是情侶在那帶著耳機看電影,一小時一塊錢。尤其在冬天,很是受歡迎。
    現在已經沒了,那裡成了報銷醫藥費的地方。

    《手機》是不適合當賀歲片看的,更不適合一對情侶或夫妻看。看完第一遍時,感覺有點沉重,還有點恐怖。裡面的情節太真實了,真實到熟悉。估計不少人在看後都會聯想到身邊的點點滴滴,然後對號入座。
    有了手機,恐怕沒有幾個人沒對著手機撒過慌。只不過有的慌小,有的慌大,有的只是為了一個糖塊,有的卻是丟了原則。最常見的就是接到應酬電話,「啊?真不巧,我在外地出差呢。下次一定一定,我坐莊。」不用面對面,不用擔心臉紅,說句假話會變得如此容易。

    既然每個人都不是那麼坦蕩,太過接近現實的諷刺幽默就會讓人不知所措。這不同於《大腕》,在那裡大家是旁觀者,看別人笑話,在這裡大家是參與者,有可能看到自己的笑話。
    說謊的原因形色萬千,但說謊的方法卻大同小異。馮導在《手機》裡做了一個公開展示,很多人對此表示不滿。你會發現昨晚和同事出去喝酒,席間接到老婆電話時敷衍,竟然和嚴守一的台詞如此相似。不同的是嚴守一犯了原則性錯誤,而你只是圖一時的嘴饞...
    作為未婚一族,還沒有太多感觸,看網上曾有這樣的討論:敢帶老婆去看《手機》嗎?
    就像前面的例子,雖然你沒犯大錯,雖然你只是背著老婆和幾個哥們喝了頓小酒,但你還是說謊了。謊言一旦被揭穿,那說謊的原因就會被充分放大,並插上想像的翅膀。若在十多個喝酒的哥們中,還有一個女同事,哪怕你不認識,一段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也會立馬成型。而且,無數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往往說謊者的解釋都是蒼白的、無力的、自殺式的。馮導又在《手機》裡告訴老婆們,證人的作用是該忽略的...

    不管看不看《手機》,都要堅持一個原則,做人要對得起良心。用費老的話說,做人要厚道。但,一旦雙方有了誤解和不信任,一旦開始打個電話去試探,那就出裂痕了。
    套用著名思想家魯迅先生的話,本就沒有事,想得多了,就有了事。

    扯遠了。個人是比較喜歡這部電影的,如果不是打著賀歲片旗號的話,那就更好了。至於商業味太濃,那個本是無所謂的事,也是很正常的事,拍電影掙錢很應當,國家的四萬億注資里又沒有補貼導演的。況且,這是讓導演在乎觀眾想法,在乎觀眾是否接受的最好方法。本就該這樣。

    開場那個小調,找到了馮導的影子。

    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婦叫呂桂花,呂桂花讓問一問,最近你還回來嗎?

    博:http://xiaogs.org/2009/01/04/320.html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