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請問總統先生--Frost/ Nixon

对话尼克松/福斯特对话尼克松/惊世真言

7.7 / 112,657人    122分鐘

導演: 朗霍華
編劇: 彼得摩根
演員: 法蘭克藍吉拉 麥可辛 山姆洛克威爾 凱文貝肯 馬修麥費狄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子亱閒讀

2009-01-06 21:17:29

《言傳難盡,意會已然-觀電影「對話尼克森」》


昨日夜裡看了《對話尼克森(Frost / Nixon)》,2008年上映的片子,2009年才觀看,是否遲了點。
兩個小時零五分鐘裡,法蘭克•蘭格拉(Frank Langella),整個兒就是尼克森了,豈但似乎,端的直追神似,舉手投足之間,言傳難盡,意會已然。
《對話尼克森(Frost / Nixon)》,以1977年英國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衛•福斯特(David Frost)與尼克森的訪談為內容,僅僅通過再現這一個題材,要在螢幕上突顯尼克森,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因為,美國非但有當過電影演員的總統-雷根,也有極具表演天份的、簡直完全可以當演員的總統,這一個尼克森便是了,那麼,飾演尼克森,自然,談何容易。
當年還祇是美國副總統的尼克森,與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在1959年有過一次著名的「廚房辯論」,面對這一個能夠將皮鞋甩上聯合國講壇胡亂敲打的前蘇聯領導人,尼克森毫不示弱,爭辯到激烈之處,尼克森的一根手指頭居然直接捅到了赫魯雪夫的胸前,全然不顧公眾場合裡的眾目睽睽,這一對潑辣貨色,就這樣成就了一幅精彩之極的新聞攝影作品,流傳至今,簡直難能有再,你能說尼克森沒有表演天份嚒?
(圖片:http://www.douban.com/note/24565172/)
不能像電影《巴頓將軍》那樣藉助吉普坦克渲染場景,不能像電影《教父》那樣藉助左輪匕首誇張情節,這一位擅長政治題材拍攝的導演―前不久剛剛拍攝了《女王(The Queen)》的朗•霍華德(Ron Howard),這一次賭上了法蘭克•蘭格拉(Frank Langella),相信他絕對不是單單看上了法蘭克•蘭格拉(Frank Langella)那一個酷似尼克森的大鼻子,面對尼克森這麼一個人物,電影不可能去梗概他的整個兒一生,全面記錄他政治生涯的《六次危機》,說一句實在話,尼克森的「水門事件」也早已經被報刊雜誌披露得鋪天蓋地了,2008年再拍攝,也許,看頭真不怎麼大了。
所以,導演朗•霍華德(Ron Howard)著眼於尼克森的性情,請法蘭克•蘭格拉(Frank Langella)這一位年歲已屆68歲的性格本色老演員來作性情演出。
(圖片:http://www.douban.com/note/24565172/)
可以說,憑著法蘭克•蘭格拉(Frank Langella)台上深厚的功底,台下仔細的功課,他確實是將這一個美國前總統飾演得淋漓盡致,激憤、木吶、遲疑、狡黠、固執、落寞,儘量意圖掩飾的哽咽,還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些微懺悔,螢幕上的尼克森,種種表情,莫不被法蘭克•蘭格拉(Frank Langella)刻畫得入木三分,傳情恰如,使得這一部以對白為主、劇情簡單的政治事件電影,被拍攝得引人唏噓不已,感慨再三。
同時,電影《對話尼克森(Frost / Nixon)》的成功,也改變了舞台劇要改編成電影,必須增添場景、情節、動作的偏見,在電影上映以前,《對話尼克森(Frost / Nixon)》在倫敦、紐約的話劇舞台上,的確已經演出了好幾百場了。
性格本色演員,性情本色演出,時下不多。有些演員,祇想到要上台演,卻是一點兒也不入戱,更別說演好角色了,哭得台下觀眾直笑,笑得台下觀眾欲哭,這種故事,時下不少。規勸那些個有戱本子在手裡的電影演員,不妨去仔細多看幾遍法蘭克•蘭格拉(Frank Langella)出演的《對話尼克森(Frost / Nixon)》,不失為觀摩學習,其眼神口吻種種,亦頗值探究,因為,這的確是一部讓人能夠享受到表演藝術的電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