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鹽湖城校園事件--DARK MATTER

暗物质/流星/暗物质

6.1 / 3,053人    88分鐘

導演: 陳士爭
編劇: Billy Shebar
演員: 劉燁 梅莉史翠普 艾登昆恩 Sina Amedson Erick Avari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亨利

2009-01-09 06:35:38

暗物質


今日去看了劉燁的新片《Dark Matter》(暗物質),在今天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點,這部電影並不是特意貶低或者醜化中國人的電影,這只能說是一部反應真正的其中一種留學生的
處境的故事,反應一個留美的中國博士生scholar如何走向校園槍殺案兇手的過程。
 
劉燁的角色盧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中國留學生。有以下幾個特質在大多數留學生中都或可發現。
 
首先,家境貧窮。盧星的父親是國有煤礦工人,母親彷彿是一個紡織廠或者洗衣廠的工人,總之,雙親都是具有典型代表的中國國有企業工人。父母都把未來好生活的希望寄託在這個獨生兒子身上,甚至連食物也不忘寄給美國的兒子。父母的關照和對兒子的無限希望是很多中國家庭的縮影。
 
其次,盧星在美國的地位。他是一個著名教授旗下的研究員,或者說在讀博士生。可以說這樣的中國人不僅在美國各大學校,在整個世界都比比皆是。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實驗室裡都有中國博士生的身影,他們以讀書研究為生計,以獲得博士文憑為目的。十分典型的外貌特徵就是長期不打理的頭髮下掛著一幅厚厚的眼鏡,擋住一雙執著而專注的眼睛,一件很少熨過的素色衣服加上牛仔褲。這也是電影中一堆中國博士生們比較統一的特徵。當然,還有一個讓我們有些慚愧的特徵,見著教堂的免費食物就搶,什麼事情一窩蜂衝上去生怕落在別人後面等等,這些都是典型的中國人(或者說華人)的特徵,但絕對不應該被稱為孽根性。
 
對於劉燁所扮演的盧星,其實這個角色本人的性格比較值得探討。
 
這個人本來是一個按中國說法是「書獃子」的人。潛心研究自己的課題,按時完成教授的任務,對教授禮儀上的尊敬等都是傳統中國觀念的體現。而無論自己狀況的好壞,在家書里只報平安的做法也不只是一兩個中國留學生所為,可以說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但是發展到極限,就變成了背上沉重包袱,處事極度偏執的人了。這個包袱可以說是他父母加的,也可以說是他自己加的。聯繫到電影的名字,也可以說是暗中的一種觀念所強加給一個人的。
 
梅里斯翠普在這部電影裡只能算一個女配角,我並沒有看出太多她和盧星之間太多的互動,更多的只是透過她折射中盧星的狀態而以吧。
 
我想電影想要表達的可能還有關於夢想和現實的取捨問題。盧星的夢想(理想)是他的執著研究,但是在現實面前,總有那麼多的不完美或者人為因素阻礙前進,由於他的偏執,在開始的時候他沒有放棄研究暗物質,在沒有拿到博士文憑後他沒有選擇回國進中科院工作,也沒有選擇通過Joanna的幫助去公司工作,這幾次救他自己救所有人的機會都因為他的偏執他的低不下頭而失去。當然這只是電影,而現實的生活更遠比電影複雜。人們在追尋簡單的生活的同時,一定要適度把握好夢想和現實的取捨。
 
暗物質,存在於星系,星系團中以及也許在星系團之間的,不能被直接觀測到的膽識能用它的引力效應檢測到的物質。以這樣一種課題的研究作為這部電影的主線實在是別有用心。我們的生活一定是被一些看不到的東西影響到的,或者驅使你走向成功,抑或壓迫你走向滅亡。主觀的,可以是人的慾望,客觀的,可以是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之間的互動。雖然這不是真正意義上宇宙學研究的暗物質,然電影卻藉助了這個定義表達出各個事物之間的關係。只能說,我們生活在複雜的世界裡,任何事物都不是單一存在,而是互相影響互相依存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