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2 07:13:34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應該」感動、學會感動、感動而愛·戰爭就是災難
上個暑假裡下載了很多電影,一直沒機會看掉,佔著硬空間,是該把他們解決了。當然,等他們走了,自然會有新的替上。我可憐的20G空間不可能要浪費的。
選了看《再見螢火蟲》,知道看這電影應該會感動,於是期待被感動。
但看電影過程中,我很難集中。不知從何時起我有了寫影評的習慣,看電影寫影評成了我一件很愜意很享受的事。可是慢慢會發覺這不是件輕鬆的事,在看電影的過程,我要花更多的精神去想怎麼去寫這篇文章。看電影就是為了寫影評,這種目的刻意的感覺是種負擔,知道該返回自然的感覺。
另一方面說,沒有跌宕起伏,電影平平淡淡的劇情,抓不住我的心了。回過神來,會責怪自己,罵自己冷血,看這種悽慘的故事,居然不全神貫注,居然不感動。
…………
…………
誰說必需要感動的?!
是我自己看前就告訴自己「看這電影應該會感動」,更像是命令自己的……身不由己的感覺……很不舒服。
憑什麼要感動!?
從小到達的成長,明白了人要有同情心,要有情感,要有熱血,這是我自己慢慢形成的道德要求。等到成形,往往忘記為什麼要這麼做的原因,只是督促自己這麼做是「應該」的。(近期看了幾年前暢銷的《誰動了我的起士?》,後來又看到顛覆它的《我能動誰的起士?》,說《誰動了我的起士?》就是叫人們不要問為什麼。關於這兩本書先不多講。)
以前還考慮過為什麼要愛父母的問題。社會道德是這樣要求的,但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愛,就算是個愛父母的好孩子,也不是個真心真實的好孩子。
有一個確定的看法——
感動了,然後愛。
我用「應該愛父母」教育自己,儘管自己沒有發自內心被感動。儘管父母已經為我做了很多,多得應該足夠每個兒女感動,但遺憾的是我已經有把父母的付出當作是理所應當的習慣了,這種感動只是「應該」的,事實是我沒有感動。「應該愛父母」,這麼蒼白的話自然不能說服自己,我前面就講了,不自然的感覺很不舒服,我不喜歡。
覺得自己年紀像翻了幾番,喜歡想這些東西。發覺有喜歡「兩個自己在講話「的本能,顯得語無倫次,思緒混亂。
的確冷血,為什麼不會感動。
記得CCTV導視訊道:「數字飆榜」提到《仙劍》遊戲的教育意義就是——學會感動。感動是需要學習的,不是生來就會的。也許我的情感還是太單調了,感動仍然是我尚未掌握的本領。
感動,我還有待學習。
愛父母,不過對我來說,奶奶才是我的父母的,我一定會去愛的。
回到電影,看完電影,我慶幸我記住了妹妹發現罐子裡沒有果汁糖時的哭泣,記住了哥哥敲擊罐子後又有糖轉動聲音時妹妹的微笑——我喜歡的畫面,來之不易的微笑——簡陋的溫馨。
最早知道《再見螢火蟲》,也是在CCTV導視訊道:「數字飆榜」,它在十大最有特點的戰爭電影中排第一——最反思。
反思的是戰爭帶來的災難。反覆傳來空襲的警報,飛來敵國(對日本來說)的戰機,強調這災難是別國帶來。反思僅到這種地步嗎?作為中國人,我只看到這些,顯然是不滿意的。我本以為宮崎駿會站在全人類的角度反思災難的元兇是日本自己。但大師到底是日本人,他沒道理考慮阿泰父親的軍艦駛去的方向,沒道理考慮阿泰父親的軍艦炮火下消失的生靈。所以只能說「反戰」,沒達到我心目中「反思」的程度——反過來思考日本自己犯的錯誤。
我不想說什麼「有侷限性之類」的話,國家的概念是我們不經意間加上的。別想國家的事,「戰爭就是災難」這絕對是不變的真理。宮崎駿反戰,也絕對是正確的事。正確就夠了,憑什麼還有把每個角度都考慮到呢?
阿泰和小節終究是可憐的人,不管他們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