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洞頻率--Frequency

黑洞频率/隔世救未来/生死频率

7.4 / 116,291人    118分鐘

導演: 奎葛利霍里
編劇: 陶比艾瑪李奇
演員: 丹尼斯奎德 吉姆卡維佐 安德魯布瑞格 Elizabeth Mitchell (Ⅰ) 諾亞艾莫瑞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也園

2009-01-14 07:17:54

親情+謀殺+時空穿越——我看《黑洞頻率》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很少對一個電影百看不厭,甚至很少將一個電影看上兩遍。不過,《黑洞頻率》卻是例外。我都看了四五次了。幾乎每次看,我都會受到感動,覺得精彩。

其實我很喜歡科幻片,《回到未來》三部曲可謂科幻片中的上乘之作。而《黑洞頻率》確有借鑑其對時空穿越的看法——即若過去改變,那麼現在和未來也會隨之改變。人可以回到過去的某個時空,但是不可能回到未來的同一具體時空。——因為未來是不確定的,是隨時可能改觀的。人的未來也是不確定,將要發生的事情也是不確定的。這和《終結者》中所體現的看法不一樣。《終結者》將未來視為具體的,特定的,過去基本上無法改變未來。

《蝴蝶效應》和《黑洞頻率》多少有點類似,但是《蝴蝶效應》更加詭異,而且加入了虐童的情節——讓人覺得很陰暗。至少我不太喜歡那種風格的影片。《黑洞頻率》則特別溫馨,充滿親情。

因為我喜歡裡面的父親和兒子,也喜歡裡面父母親之間的甜蜜愛情,我似乎覺得一家人就應該這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由於這是一部商業片,因此片中加入了謀殺的情節——這無疑是商業操作的結果。謀殺總是能扣人心弦,更何況,通過一個無線電將過去和現在聯繫起來,一同對抗死亡,一同對抗犯罪分子的故事,讓人覺得情節離奇,卻又讓人充滿了探究的慾望。

好萊塢的影片基本上都是大團圓結局,一貫迎合觀眾喜歡好人戰勝壞人的模式。當然,這部影片也不例外,最終來了一個大團圓,父子聯手將罪犯殺死——一家人終於幸福生活在一起,沒有死亡,也沒有肺癌。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本片的細節處理上絲絲入扣,你能從父親在火中救人時選擇道路,兒子手中的杯子掉落,感受到當時父親對抗死亡的時刻。甚至你可以從父親將煙揉成一團的細節,暗示了讀者他擺脫肺癌的可能。還有,你可以在醫院中,從他的母親無意中救下一名病人的險惡表情中看到鋪墊。如果你仔細點,你可以發現「小隊長」約翰兩次出入罪犯的父母家時發生的差異。第一次去的時候,罪犯父母都健在,並稱他們的兒子是個優秀的警察,很早就因公而死。後來再去的時候,罪犯的母親被謀殺了,父親很落寞,而真正謀殺母親的罪犯正是他們的兒子。

這部影片的情節相當精彩——但是,我在質疑一點,就是作者將過去和將來的聯繫過於簡單化,而且僅僅是把他們一家人的命運與一個殺人犯緊緊聯繫在了一起,似乎改變的只有家人和罪犯的命運。顯然,我個人認為這種聯繫略顯得牽強。

本片的賣點:親情、謀殺和時空穿越。

本片的好看之處,一則是兩個帥男,父親和兒子演出極為精彩。兩人認同對方身份之後有一段長長的對話,談論棒球等,他們都不想關掉無線電,害怕再也無法連線。

二則是一些從過去和現在的聯繫的處理上很巧妙,比如,桌子上的著火立馬在另外的時空中燒出一個黑洞;再如將罪犯的指紋取給未來的兒子的做法;還有在桌子上用電烙鐵刻字;以及罪犯中槍的手一點一點消失的情況;尤其是父親在最後的及時的一槍,居然在現在的時空裡出現——這讓觀眾詫異的同時,也覺得按照作者的邏輯推斷,這樣的出場也不無道理。

三者是棒球比賽的插入,並不是說棒球比賽是看點。或許對一些棒球愛好者來說,的確也是吸引他們看的理由。但是我只是覺得比賽幾乎是科幻片中常用的招數——像《回到未來》就用了一本體育年鑑來預示所有比賽的情況,並依靠未來的體育年鑑去買彩票而致富。而《黑洞頻率》幾乎是照抄了這樣的安排,認為未來認為是歷史的東西是不會改變的,因此未來的人能說出比賽的結局,那麼在一定程度上就讓人確信他們是未來的人了。甚至包括「雅虎」股票的暗示,其實正是《回到未來》的彩票一樣的含義,預示了夥伴後來的發達。

剛剛突然想起在BBS上看到的一個笑話,發帖的人說自己發現證明時間機器不可能的證據,原因是他寫了一字條,大致意思是:「我的第N代子孫,我是你的祖先XXX,出生在XXXX年,我留下這張紙的時間是XXX年……」信中最後明確提出要子孫坐時間機器回來看自己,並補充道:「如果你們那個年代還沒發明時間機器,請繼續封存這封信」。發帖人說:「如果用一個絕對可靠的保險箱把這封信存起來,保證幾百年後你的子孫必然會看到;如果一切順利,幾分鐘之內你就可以看到你的子孫坐著時間機器,轟然而來……」

其實這個笑話似乎一點也不好笑,因為已經有很多科幻片都用了時間機器,或者過去和未來的即時交流的做法。只是我們沒有碰到任何開著時間機器來到的未來人而已。過去和未來的即時交流是人類的一種幻想。而這個奇特幻想是科幻片的永恆主題,甚至動畫片中也常用。從早年動畫片《機器貓》中就有時間機器到現在的《喜羊羊和灰太狼》中也有時間機器。我們這種生活在「時間機器」的話題中人們對此永遠保有一份好奇和熱烈的期盼。

與未來和過去的即時交流媒介究竟會是什麼呢?《黑洞頻率》用的是無線電,《回到未來》是用的時間機器,《蝴蝶效應》用的是日記,帶有科幻色彩的愛情片《觸不到的戀人》用的則是一個老舊的信箱……科幻作者們總是能找出無窮的媒介來達成他們回到過去或者進入未來的願望。不管模式究竟是否翻新,但是能將親情、謀殺和時空交錯結合起來的《黑洞頻率》確實值得一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