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2009-01-16 08:41:26
一部很好看的電影
如果說[赤壁]的上集是暑期時的甜點,那麼下集則稱得上一道新年大餐。這道大餐不完美,也未必偉大,但是意外的好吃。如梁朝偉的笑談,他扮演周瑜就是在扮演吳宇森導演本人,導演的氣質和情懷比上集更好地貫徹於整部影片。
吳宇森導演離不開在早期作品中無數次表現過的,義薄雲天卻簡單的友情,但是放在三國背景下的重新詮釋"自然而然"地遭到了諸多詬病。三國早已經被打上了波譎雲詭爾虞我詐的烙印,用真誠的理想主義去置換實用的現實主義,用"喋血雙雄"化約大兵團作戰往往會被貶斥為幼稚和輕浮。頗有代表性的是影片編劇之一蘆葦先生的痛陳:"他最大的問題是無法把握赤壁之戰的精神實質,他讓[赤壁]變成了一部卡通片……曹操卻輕易地被一個女人'搞定,就像個弱智'。"
"精神實質"問題里有個具有自明性的斷言——《赤壁》不能是一部卡通片。經歷了不勝枚舉的以"天下"為己任的宏大敘事後,恐怕這個論斷只能由"厚重"退化到幽默了。好歹此間孔明是靠農業知識預測天象,真正的卡通三國(蔡志忠先生的漫畫作品)裡面臥龍先生靠的可是天氣預報和衛星雲圖!其實不論從影片數目龐大的歷史顧問,還是從在台詞與精神上體現的向先民的致敬,都可以看出吳宇森導演在努力拍出一部有中國風度的"中國大片"。而這一處確實做的妥貼並且實在。在多個國家參與製作,"媚俗傾向嚴重"(仍是蘆葦先生語)的大片中這種堅持實在殊為不易。
說到"弱智",就牽扯到個"子非魚"的問題。在大場面大陣仗時,恐怕只有出來打醬油的觀眾真正能做到英明神武處變不驚。史家曰,"不是英雄,不讀三國;若是英雄怎麼能不懂寂寞"。饒是豪傑,曹相爺也是個實實在在的人,誰都是實實在在的人,普通人有的優點缺點他們照樣有理由擁有。需要強調的是,說"別鬧" 的,乃至把曹操放掉再加上頗有反戰意味的"沒有勝者"的,是此岸的的吳宇森,而不是彼岸的羅貫中。強迫一個生活在現代的有頭腦的人,想古人之所能想,做古人之所不能做,不是忒殘酷了嗎?老羅做的有多好呢?聽說有人找碴說他忠於史實無懈可擊的大作"多智而近妖"呢?再者,古人就不許沒事找個樂嗎?《笑林廣記》裡的葷段子之低俗,定然教七部委的童子們「不堪入目」。
在烈焰中魂歸天際的戰士,躊躇滿志的相爺,夜空中的點點孔明燈,這一段落如神來之筆,將殘酷、豪邁和浪漫完美融合於山雨欲來當中。驚鴻一瞥如影片之縮影,來自於導演的能力與情懷,也是他賴以成名的暴力美學的展示。幸運的是,這種情懷由始至終都停留在影片當中。相對於此前一票總為"大"所累的國產大片,這一點有理由算上巨大的改觀。值得注意的細節是,殉職的武師蘆燕青並沒有被忘記,影片結尾的字幕中有表達對他的紀念。這或許並不是多麼獨特的做法,卻也註解了影片中所強調的"信義"。
不能否定影片中的各種瑕疵,搞笑的尺度,戰爭的呈現等等問題都值得考量。無論深沉,抑或戲謔,批評起來有根有據就是"知無不言"。但是正所謂"萬法唯心,心外無法",不說一腦子穢物了,倘使抱定這部影片鐵定胡說八道、一無可取的心理,橫豎看不出一點閃光之處就不奇怪了,關鍵實乃是個人問題。
http://www.mtime.com/my/underground1984/blog/1634206/